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主升浪启动前后每日量价变化情况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0日 15:29 聚源数据

  聚源数据研究所 钟杰 黄翔 邓海

  [摘要]:根据对主升浪前后10个交易日中三种类型个股不同量价关系的研究和分析,我们为广大投资者更加详细的揭示出通过量价变化特征,研究分析和把握主升浪的的方法和要点,希望对广大投资者指导投资有所帮助。

  在前期一系列对主升浪的研究文章中,聚源数据研究所(www.gildata.com.cn)为广大投资者揭示了众多从行情量价特征中分析和研究主升浪的方法和策略,得到了不少热心投资者的积极关注和回应。通过之前的研究与探讨我们认为,对主升浪的研究从深度和指导性上考虑,还有必要将个股按其主升浪大致行情特征做更加有针对性的具体分析,而这其中主升浪启动前后一段交易日内的量价变化规律对于广大投资者研究和判断行情走势和实际投资操作中把握市场机会则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为此聚源数据研究所将1184家样本公司按其主升浪持续时间长短划分为急速拉升型、一般型和慢牛型三种类别,并对每一种类型的主升浪启动前后相同排序交易日做逐日量价分析。

  1、行情启动前换手率保持相对活跃,涨跌幅略有震荡下行趋势

  数据显示,启动前10个交易日三种类型的主升浪个股平均换手均一直保持2%以上的水平,按照前期量价分析结果,我们认为个股较长时期保持2%以上的换手应当视为换手保持相对活跃状态。对于这样一段换手相对活跃且维持较好的时期,我们的看法如下:行情来临前成交水平的温和持续往往是行情的一个蓄势的过程。因为主升浪行情背后一般都有某种类型机构的介入,根据我们长期的市场经验,机构在启动股价前,一般都会有一个洗盘或是震仓的过程,而从数据来看,换手保持相对活跃而涨跌幅有小幅震荡下行的趋势,这些特征都正好与机构一般的做法相符。

  表一 启动前10个交易日逐日换手率与涨跌幅表现情况

平均换手率 %

启动前第 10 个交易日

启动前第 9 个交易日

启动前第 8 个交易日

启动前第 7 个交易日

启动前第 6 个交易日

启动前第 5 个交易日

启动前第 4 个交易日

启动前第 3 个交易日

启动前第 2 个交易日

启动前第 1 个交易日

急速拉升型

2.50

2.62

2.55

2.72

3.00

2.95

2.98

2.66

2.59

2.34

一般型

2.79

2.87

2.75

2.74

2.79

2.72

2.60

2.53

2.45

2.26

慢牛型

2.30

2.33

2.31

2.25

2.26

2.27

2.13

2.27

2.19

2.41

平均涨跌幅 %

启动前第 10 个交易日

启动前第 9 个交易日

启动前第 8 个交易日

启动前第 7 个交易日

启动前第 6 个交易日

启动前第 5 个交易日

启动前第 4 个交易日

启动前第 3 个交易日

启动前第 2 个交易日

启动前第 1 个交易日

急速拉升型

0.36

1.05

0.55

0.10

-0.01

0.17

-1.23

-0.50

-0.12

-1.67

一般型

0.44

0.33

-0.03

-0.09

-0.53

-0.56

-1.16

-0.57

-0.39

-1.65

慢牛型

0.30

0.04

0.17

0.01

-0.04

-0.21

-0.19

-0.02

-0.37

-0.34

  资料来源:聚源e财讯 聚源数据制表(www.gildata.com.cn/)

  从不同类型的主升浪启动前的具体表现来看,计算得知,急速拉升型、一般型和慢牛型换手率与涨跌幅相关系数分别为0.05、0.79和0.19,三种类型中一般型最早进入调整阶段,其换手率与涨跌幅的相关性也最大,这说明占公司家数最多,比例为59.30%的一般型公司量价变化情况联动性较高,接近0.8的高相关系数使得我们可以直接从换手率的变化趋势中判断其股价走势,而换手率最大差值仅0.61%清楚的告诉了我们尽管在行情启动前会有一定的下跌趋势,但幅度不会很大。这其中特别是在行情启动前的第1个交易日中,一般型与急速拉升型平均跌幅分别达到了-1.67%和-1.65%,此时投资者若仅从股价变化来看甚至有加速下跌的趋势,往往会选择卖出。但如果明确量在价先的原则,首先从换手率的变化中正确认识到换手率水平持续维持和股价不寻常的下跌是量价的背离,是行情将会出现拐点的标志,前期的换手微减和股价的震荡下行将出现反方向的改变,那么投资者忍耐一时则可以成功熬过主力机构的洗盘顺利进入主升浪盈利期。

  同时我们发现急速拉升型、一般型和慢牛型换手率在行情启动前10个交易日内的平均水平分别为2.96%、2.65%和2.27%。三种类型随主升浪持续时间的长短依次有续的递减。这说明后期行情到来的猛烈程度与之前的蓄势有相当的关系,行情来的越猛前期蓄势的力度就要求越大,换手吸筹和洗筹也

越剧烈,而后期行情较舒缓则前期换手就相对温和。这其中占公司家数30.59%的慢牛型公司表现较为明显,慢牛型公司主升浪持续时间至少在6个交易周以上,行情上呈现股价缓慢爬升的过程,而这些个股在行情启动前10个交易日内正是换手率变化最小的,同时涨跌幅呈下降趋势也是三种类型中最小的,尽管两者之间0.19的相关系数在数量表明并不具有多大的相关性,但趋势的平缓和一致是我们从图形中可以最为直观发现的。

  总的来说在行情来临之前,市场量价规律已经向我们传递了某种暗示,从以上分析并结合前期研究的成果,我们总结认为:投资者应该首先正确认识市场大环境和变化趋势,在分析认为存在出现主升浪这样大行情的宏观背景下,可以通过观察哪些个股存在以上我们分析中表现出的量价变化特征,作为可能有大行情的个股。这其中需要注意两点,一是首先要明确量在价先的原则,量为主价为辅,不要过多的纠缠于价,应当明确价的变化只是量的一种配合而已;二是应当根据换手率的变化情况和个股历史上换手率的一个综合表现判断从个股如果出现主升浪将会是什么类型,这样才能对后面的行情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2、启动后换手表现规则,涨跌幅走出分歧

  数据显示,进入主升浪行情期以后,较为明显的个股换手率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三种类型的个股在主升浪启动的第一天平均换手率均跨过了3%的门槛,按照我们前期研究的结论,我们认为一般而言3%以上的换手表明个股进入一个交投活跃时期,同期交投的活跃程度是行情有所发动的基础,这也是量在价先原则的表现。

  平均涨跌幅方面在进入主升浪之后一般型和慢牛型个股相较急速拉升型在主升浪前期表现出涨幅偏小的特点但在进入第5个交易日之后急速拉升型个股平均涨跌幅出现了明显的拐点,虽然此时高达5.93%的平均日涨幅远高于其他两种类型个股涨幅,但到第10个交易日时已出现平均下跌0.44%的情况,而此时一般型和慢牛型分别保持了1.95%和1.24%的涨幅,急速拉升型行情的快速退潮近一步向我们揭示了急速拉升型的风险。

  表二 启动后10个交易日逐日换手率与涨跌幅表现情况

平均换手率 %

启动第

1

启动第

2

启动第

3

启动第

4

启动第

5

启动第

6

启动第

7

启动第

8

启动第

9

启动第

10

急速拉升型

3.76

4.41

4.97

6.39

7.62

7.78

8.11

8.09

7.48

6.69

一般型

3.04

4.01

4.65

5.09

5.53

5.78

6.10

5.97

5.67

5.75

慢牛型

3.18

4.10

4.15

4.33

4.59

4.41

4.54

4.82

4.66

4.60

平均涨跌幅 %

启动第 1 日

启动第 2 日

启动第 3 日

启动第 4 日

启动第 5 日

启动第 6 日

启动第 7 日

启动第 8 日

启动第 9 日

启动第 10 日

急速拉升型

4.22

4.84

4.74

4.26

5.93

4.90

3.82

2.06

1.25

-0.44

一般型

3.11

3.41

2.85

2.24

2.60

3.18

1.79

1.77

2.55

1.95

慢牛型

2.96

3.12

2.09

1.60

1.73

2.16

1.57

1.35

1.26

1.24

  具体从三种类型个股进入主升浪行情以后来看,首先从换手率上急速拉升型表现继续强于其他两种类型,在行情启动首日即放大到平均3.76%,高出前一交易日1.42%,随后一路走高,到第7个交易日时达到8.11%的高点,而此时其他两种类型只分别为6.10%和4.54%。但是我们同时需要注意到,急速拉升型涨跌幅与换手率从第5个交易日起换手继续增加但涨幅已出现明显的下降,这是严重的量价背离状况,是明显的卖出信号,果然仅过三个交易日急速拉升型已出现下跌0.44%,行情结束。

  其次一般型与慢牛型换手保持相对稳定的上升,尽管涨跌幅有震荡下行的趋势,但总的来说量价配合依然紧密,量价关系保持良好,因此即使是在进入行情第10个交易日急速拉升型已下跌的情况下,两者仍能保持温和上涨继续行情的演绎。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如果说行情开始之前的跟踪研究要求过高,难以把握和分析的话,那么行情启动之后依照我们的分析思路将个股行情类型先做判断划分,再依据不同类型主升浪量价表现情况选择、判断买点和卖点应该依然收获不匪,同时我们认为以上量价分析的结论尽管是来源于主升浪行情的研究,但任何一次规模上涨又何尝不是一个个缩小版的主升浪呢。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操作中依然应该而且是理所应当的将以上量价分析的思路贯穿其中。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