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科大智能:广阔市场空间推动业绩高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1日 10:08  中证网

  新浪提示:本文属于研究报告栏目,仅为分析人士对一只股票的个人观点和看法,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新浪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1.配电自动化市场空间明确,塑造公司业绩高成长性。

  公司成立于2002年,从事配电自动化系统、用电自动化系统软硬件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中压配电载波通信系统、配电自动化监控终端、用电自动化管理终端。

  2010年公司中压配电载波、用电侧终端产品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分别达32.32%、37.81%,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其中,中压配电载波通信系统为公司的优势产品,市场占有率为40-50%之间。

  2.载波技术研发先行者,尽享差异化市场空间。

  2.1载波通讯成本优势明显,非主网领域具不可替代性。

  当前,配电专网通信方式主要包括载波、光纤、无线三种方式。无线通信方式由于受天气等因素影响较大且传输速率很低,已逐步被载波、光纤通信方式取代。从实际运用规划来看,国网未来将载波、光纤技术作为主要通信方式,两者对站点的占有量或将各达50%。

  成本方面,载波与光纤通信系统设备价格相近,但光纤土建成本较高,载波通信方式只需在电缆出进线处加装耦合装置即可。以此,中压载波通信系统综合成本是光纤投资的30%-40%。传输速率方面,光纤传输速率最高可达10Gb/s,远高于载波通信方式。

  结合成本及传输性能,我们认为载波、光纤通信方式并不具相互替代性。主干网领域,载波方式传输量有限制约其在该领域的使用,而光纤基于其高速、大数据容量的性能特点,适用于主干网的数据传输。各监控点领域,数据容量一般仅几十字节,光纤通信的性能优势无法体现,而载波通信方式综合成本低,性能符合传输要求使其在该领域的运用不具可替代性。

  2.2载波技术研发先行者,拥有自主核心算法。

  中压配电通信系统需要具备高度实时性、传输半径长(一般5公里)等性能特点。厂商需要在强干扰情况下,通过反复试验提炼数据以提升产品性能。国内厂商多借鉴或者二次开发国外技术,该类技术多基于欧洲、北美电网架构研制,由于网络架构决定配电网物理层特性,因此借鉴、二次开发国外技术需要进行大量技术改进与性能检测试验。

  而公司技术研发具备独立、先发性优势。公司由2001年进行技术研发,在国网未设用电可靠性考核的政策背景下,公司进行了大量的停电环境实验,对产品性能进行检测。由此形成自有的强调有效信号和噪声(离散噪声、白噪声)间差值,运用噪声抵消技术的核心算法。

  2.3避免南瑞、许继直面竞争,尽享差异化市场。

  配用电自动化市场中,公司与南瑞、许继的业务各有侧重,并不形成直接竞争。

  南瑞、许继在主站领域技术成熟,具备绝对市场竞争力。而两家公司载波技术尚处起步阶段,由于配用电技术由起步至成熟需要进行数年的性能检测及改进,因此系统内公司在载波领域的技术不成熟为科大智能留下广阔市场空间。

  我们判断,基于技术的先发、独立性,载波业务未来将支撑公司未来两年50%以上的业绩增速。

  3.区域扩张进行时,外延扩张期待中,推动业绩高增长。

  3.1电网高度渗透,推动业绩高增长。

  2009-2010年,公司中标了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配电网自动化试点工程中的通信信道部分。依托市场先发及技术优势,2011年上半年公司中标数个省级配电自动化试点,中标产品以中压载波通信系统和监控终端为主,各点中标金额在百万至千万不等。2011年国网、南网配电自动化二批试点行将招标,我们预计19个项目能够开建,预计公司能够拿到5个以上项目。

  此外,农网试点方面,目前农网共8个配电自动化试点,公司已拿下安徽肥西项目,供应主站、终端、载波成套设备。

  我们保守估计2011年底公司含税在手订单将至少达3.5亿元。由于公司订单周期一般在3个月左右,我们预计2011年能够实现营业收入2.4亿,同比增长74%。

  3.2立足沪、广、皖市场,区域扩张进程可期。

  公司与安徽省网、上海市电网、四川省电网、东北电网等地方电网具有密切联系,目前上海、广州为公司主要市场,但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公司业务区域化扩张进程加快,沪广两地业务份额占比出现下降。目前公司将重点开拓安徽市场,力争占据安徽省配用电自动化一半以上市场份额。除以外,公司亦将在四川电网领域获得较大业务突破。

  3.3期待载波产品外延扩张。

  除电网配电领域以外,中压载波系统还可用于油田、水源管理、电厂控制、水电站控制等领域,产品运用具有良好的外延性。

  以油田为例,由于采油机间距较大、采油机可能随时移位且油田风速较大,光纤、无线传输方式在油田中均不适用,载波方式为较为合适的油田信号传输系统。

  我们认为,除电网配电领域外,公司也可以向油田等其他领域扩展,有利于提升公司未来业务体量、丰富产品线,规避销售渠道过于单一的风险。

  4.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2011-2013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1.28元、1.82元和2.22元。结合公司显著技术优势、市场拓展先发性以及同业估值水平,给予公司30-35倍市盈率,合理价值区间38.40-44.80元,我们首次给予“买入”的投资评级。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