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平安在底部加大杠杆

  新浪提示:本文属于研究报告栏目,仅为分析人士对一只股票的个人观点和看法,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新浪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徐怡丹/文

  中国平安1月份保费超预期增长并不偶然,其保费增速有望持续带来惊喜。代理人扩充、银保渠道扩张、万能险结算利率高企,这三大因素将为其逆势扩张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和太保人寿首月保费分别为366亿元、133亿元和70亿元,同比增长19.5%、23%和-14.2%。太保因停售万能险导致同比负增长,中国人寿则继续以分红险主导。

  据业内人士透露,从寿险估值中枢个险来看,平安个险新单增速上稳中有升,而国寿和太保则出现了负增长,这更凸显了平安资产结构的优异。

  从保单结构来看,平安在银保渠道呈现明显的进攻态势,1月份,银保新单增速接近100%,2月份则可能超过150%。银保新单占比将从去年12月的30%左右上升到40%以上。中国人寿2008年银保新单占比约60%。

  利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保单吸引力增加积极揽入更多资产,待市场好转后,可以获取超额收益。平安逆势扩张的策略,相当于加大杠杆,只要进入加息周期,投资收益率上升,目前在底部加仓将获得收益爆发式增长。

  解构增长

  2009年1月,全国寿险保费收入增速仅为个位数,逊于去年同期30.5%的增长率,但还是超出了市场预期。

  而在“开门红”的背后,却存在着明显的结构分化。国寿和平安占据了市场份额的一半。一位接近保监会人士透露,市场份额占比前六名的寿险公司中,国寿、平安和新华人寿为正增长,太保、泰康和太平人寿都出现同比负增长。

  对于大部分公司的负增长,上述人士并未表现出过于担忧,据悉去年下半年,各家公司已在保监会的要求下进行了负增长的压力测试,基本上可以防范和化解负增长可能带来的负现金流风险。实际上,负增长的背后,也与一些公司主动控制业务规模有关。如中国太保,出于对业务机构和质量的调整主动收缩了银保并停售了个别利润率低的产品。

  东方证券的王小罡认为,在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调的背景下,如果说 2008 年寿险行业保费激增是因为保单吸引力超过了股票,受益于“资金回流”,那么 2009年寿险行业开门红则是因为保单吸引力超过了银行存款,受益于“储蓄分流”。对于寿险产品来说,一方面,由于客户风险厌恶的转向以及收入预期的下滑,投资型产品保费收入有下降趋势;另一方面,由于疲弱的经济前景提高了居民的风险意识和投保意识,储蓄类保险产品的保费收入反而有上涨的动力,这种反周期性使得危机时期变为寿险展业的好时期。

  此外,就业的低迷有利于保险公司低成本的招揽代理人增强公司的销售能力,推动个险业务的持续增长,就代理人规模而言,各公司正在持续增长中。国寿从2008年初的63.8万人增长到2009年初的70万人,并计划在三年内达到100万人。平安从2008年初的30万人增长到2009年初的35-36万人,增幅约为20%。

  全速前进

  “加强寿险业务的发展,进一步扩大在寿险业上的优势,为长期发展打下基础”这是平安对2009年发展最主要的方针。

  平安的保费增长主要体现在个险保费和银代保费两个方面。今年的1月份,平安的个险首年保费同比增幅达到40%左右,远高于市场同期水平,同时个险渠道在总保费结构中占比仍然保持在70%以上,这部分保费的含金量很高,对于维持公司良好的业务结构至关重要。

  对于这部分增长的可持续性,业内普遍比较看好,这源于平安高产能的代理人队伍。截至去年年底,平安的个人代理人队伍人数大约为 35 万人,同时其人均产能在业内也是名列前茅,以广东地区为例,今年1月份平安的人均产能大约在 2.5 万左右,国寿在 2.0 万左右,太保大约为 1.4 万,新华人寿大约为 1.7万左右,友邦大约为 1.3万左右,泰康为 1.4万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在今年其他公司收缩银保业务的同时逆势发力银保渠道。一位接近平安的人士表示,公司认为银保业务虽然利润低一些,但仍然在对公司创造为正的价值,另外很多归结为银保渠道的保费收入实际上是个险保单,产品缴费期限也在拉长。

  国内某大型保险公司的业务负责人对记者表示,1月份国寿在银保方面并没有明显下降,而平安却上升明显。国寿适度维持银保的增速主要是为了利用保住市场份额。而平安银保的基数小,现在主动扩张银保是希望更多的积累资产和客户。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为平安银行做客户储备。

  与积极扩张策略相匹配的是平安高居不下的万能险结算利率。虽然在最近一次的调整中平安将结算利率从5.25%下调至个险万能5%和银保万能4.7%,但仍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目前中国人寿和太保人寿的万能结算利率为3.85%。据了解,平安之所以可以维持较高的结算利率与其对于万能险所采用的策略有关,即每年从其管理的账户资产余额中按照一个比例提取一笔利差作为自己的利润,大概为150-200BP左右,而实际投资收益超过此比例与结算利率之间的剩余部分将被公司存储为平滑责任准备金以备以后的支取。由于平安开展万能险的时间最早,因此其历史上储备的资金也更多,在经历了 2006-2007年的历史大牛市以后,平安储备的平滑责任准备金将更为丰厚。而市很多公司都是 2006、2007 年才开始开展万能险的业务,即便经历了 2006-2007 年的大牛市,其储备较平安而言也少很多,这也是为什么其他公司难以支撑这么高的结算利率,而平安却能得以持续。

  保险盈利模式本身就是利用短期资金成本获取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用于长期投资,当前保费的正增长和较低的融资成本都有利于未来保险公司收益的超预期。2009年平安将目光再次聚焦国内,其在整个业界内的巨大优势与影响力并未受富通时间影响。众多保险公司都将平安定位为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当中不光是其领先的代理人队伍,同时也包括中国平安的整个经营团队。“平安在历史上所建立起来的这些优势,在今年以及未来几年都将得到明显的体现。”长江证券李聪认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