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读中报最大隐忧:增长或难以为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30日 12:01  东方早报

  新浪提示:本文属于研究报告栏目,仅为分析人士对一只股票的个人观点和看法,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新浪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渤海投资研究所/秦洪

  随着时间的推移,半年报披露工作已经尘埃落定,那么,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待今年的半年报数据呢?

  业绩增速好于预期

  今年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经营环境并不佳,一是因为今年自然灾害较为频繁。二是因为从紧货币政策使得地产股、银行股等相关股票面临着资金面紧张的困境。三是PPI数据持续高企但CPI数据有所回落的趋势,也使得中下游上市公司的经营环境趋于恶化。

  但随着半年报的披露,上市公司的经营数据可以讲是略好于预期,据统计显示,截至8月25日,共有1279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08年中期业绩报告。1279家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36216.11亿元,同比增长27.7%,共实现净利润3538.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不过,随着中国石油在本周三公布业绩下滑的半年报数据后,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速下滑至16%。但即便如此,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的经营情况的确好于预期。

  而上市公司半年报业绩增速好于预期的因素主要在于两点,一是税收的因素,今年上市公司的所得税率从33%下调至25%,这就使得相关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出现较大的增长,尤其是银行股、保险股等品种。二是化工、煤炭等上市公司的业绩在今年上半年也是大幅飙升,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部分行业不景气的压力,尤其是新安股份(600596)等为代表的草甘膦类上市公司、以新和成(002001)为代表的化学原料药上市公司、以大同煤业(601001)等为代表的煤炭类上市公司,它们业绩的高成长也推动着上市公司出现好于预期的增速。

  中报渐现两大隐忧

  不过,在靓丽半年报数据的背后也有两大隐忧,一是业绩增速明显下滑。去年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率接近70%,但今年下降到不足20%。如此的数据背后显示出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略有下滑的趋势。更何况,如果考虑到2008年有着所得税率下滑的实际情况的话,那么,2009年就面临着基数高所带来的业绩增速放缓的压力,也就是说,半年报数据的背后折射出未来业绩难以持续增长的不佳预期。

  二是今年半年报显示,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明显下滑。截至28日披露半年报的全部公司上半年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加权平均为0.35元,而去年同期为0.58元,降幅高达40%。管一斑可窥全豹,如此的信息仍然可以显示出上市公司在今年上半年的现金流量趋于紧张。而每股经营性现金流表示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每股实际所拥有现金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经营环境不同,应收款、应付款会发生一些变化,而应收款增加通常会导致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下降,也意味着企业被拖欠款增加。因此,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上半年现金流下降不仅表明当期利润更多的是体现在账面上,或许还表明,企业的经营环境已经或正在发生不利于卖方的变化,这也意味着未来的业绩可持续性增长的趋势或难以为继。

  两大角度挖牛股

  二级市场股价持续走高的动力并不在于静态的经营数据支撑,而是在于从目前静态的经营数据中挖掘那些未来业绩仍有望继续增长的品种。正因为如此,在实际操作中,对于银行股等相关个股,虽然动态估值低,但由于可持续性增长的预期并不强烈,因此,建议投资者适当谨慎。

  但对这么两类具有可持续性成长趋势的个股,则可以积极予以跟踪,一是拥有新的利润增长点的个股,比如说募集资金项目投产,再比如说公司新产品的推出等,故海陆重工(002255)、航天电器(002025)等品种可跟踪。二是行业景气乐观且公司经营思路符合发展趋势,也可以积极跟踪,比如说步步高(002251)、浙富股份(002266)、上海莱士(002252)等品种。另外,对拥有注资预期的个股,比如说ST平能(000780)、盘江股份(600395)等品种也值得关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