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解密隐藏在保险股年报里的四大核心业务价值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7日 09:25 理财周报

  新浪提示:本文属于研究报告栏目,仅为分析人士对一只股票的个人观点和看法,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新浪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正确看待保险公司现金流、亏损、一年新业务价值

  理财周报记者 蔡嵩婷/文

  三家在A股上市的保险公司中,中国平安中国人寿都已经发布了年报,中国太保公布年报的日期预定在4月12日。

  由于保险公司业务的特殊性,其财务报表的解读也与一般上市公司有所不同,对于这些数据反映的问题,需要特殊看待。

  特殊业务形式决定特殊年报结果

  投资者可能都有这样的观念,“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负债率比例,不同行业会得到市场不同的市盈率评价”。

  “保险产品的长期性,决定了保险经营模式的长期性,也决定了一般的会计准则下,保险公司的财务报表肯定不好看,这些都是由于行业特性决定的,而寿险业务在这方面的特征更加明显。”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这些特点最终都会体现在财务报表上,对其利润、资产等重要指标造成影响。

  首先看利润指标。寿险业务的损益都是在会计年度结算。传统保障型寿险保单的保障责任年限一般在20-30年,每年产生的成本和利润都会记入该会计年度的报表中。由于前几个年度的固定成本较高,容易造成亏损,而后期的利润逐步释放,但是并不能对产品的收益情况进行平滑处理。

  其次看保费收入。寿险保单在收到保费后才作保费收入入账,而不会将到期但尚未交付的保费作为应收保费处理,也就不会增加保险公司的资产。寿险客户都知道,在交纳保费时,保险公司都会给予一个保费宽限期,或者叫做缓交期,通常为两个月时间。客户只要在这两个月内缴费,保单就不会失效,但是只要保费没有交纳,保险公司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就不可以将其记入资产。虽然这部分比例不会很高,但是也会影响到资产负债率等数据。

  另一个重要指标现金流。大量流出并不一定代表保险公司资金流动性受到考验。例如去年中国人寿遇到了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集中满期给付,年内支付满期保险金超过人民币500亿元,给付总件数约250万件,财务上表现为现金大量流出,但是由于满期意味着保险公司的职责已经完成,不再担负赔偿、给付的压力,而且这种给付资金一般会在前期预提,所以对于其当期利润实现和内含价值没有任何影响。

  亏损不代表业绩差

  亏损,这是所有公司最尴尬的结果,尤其是主营业务亏损,对于任何公司而言都是一个警示信号。但是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出现亏损却不一定是坏事,而且是平常事。

  “所有的保险产品,无论是趸缴型还是期缴型,都是前期亏损、后期盈利的。”首创安泰精算部经理章晖告诉记者。

  在客户交纳第一期保费后保单生效,此时保险公司为这张保单付出的主要成本均已发生,一般包括代理渠道(代理人或银行)的佣金、后台运营成本、保单管理费,以及从保费中提取的赔付准备金。

  如果是期缴型产品,第一期的保费根本无法覆盖这些费用,甚至在接下来的两到三年中,这份保单仍然处于亏损状态,这种亏损都必须记入当年损益。随着时间的推移,之后每年交纳的保费需要扣除的成本越来越少,相应保险公司记入利润的钱就增多了,单个产品的盈利状况就会改善。也就是说,期缴新业务做得越多,亏损也就越多。

  实际上保险公司每年都是依靠老保单的收益来填补新保单业务的亏损。一边是资产质量,一边是业务规模,这两者之间的比例正是保险公司需要平衡的。

  而趸缴型产品虽然一次性交纳保费,且这部分保费基本可以覆盖前期成本,但是保险公司仍然会通过“提取准备金”的方式递延利润。这样最终的结果还是前期亏损,后期盈利。

  因此,如果保险公司因为新契约增长较快,必然会对当年寿险业务的利润带来一定负面影响。所以,单纯的“寿险业务利润”并不能客观反映公司的经营业绩。

 [1] [2]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