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游戏玩得欢 年报“高送转”满天飞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4日 13:38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新浪提示:本文属于研究报告栏目,仅为分析人士对一只股票的个人观点和看法,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新浪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近期市场的持续下跌并未妨碍上市公司年报高送转的热情,每10股送10股,每10股送5股转增5股……伴随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年报同时出炉的,是此起彼伏的“高送转”消息。当投资者拿着往年的送转尺子衡量今年的年报时,猛然发现,今年高送转公司的数量和比例都明显增多。上市公司为何如此慷慨大方?高送转真是天上掉馅饼吗? 高送转揭秘?做大市值推高股价 先让我们来看看上市公司积极高送转 背后的真实动因,正所谓风险与机遇并存,只是,很多上市公司是将机遇留给了自己,将风险转嫁给了市场和投资者: 动因一: 建设成本最低的“形象工程” 时至今日,尽管流动性过剩的讨论仍不绝于耳,然而事实上,来自宏观层面的紧缩货币政策、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成本压力压缩利润空间等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企业通过银行渠道融资的困难和成本,资金瓶颈成为企业扩大业务面临的一大难题。这样一来,对上市公司而言,将未分配利润最大限度地留在公司成为最现实也是最明智的选择,高送转作为分配方式成为最好的选择。 众所周知,所谓送股是上市公司将本年的利润留在公司,发放股票作为红利,送股后,公司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的总额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总股本增大了,同时每股净资产降低了,股价也相应降低,而所谓转增股本是资本公积金转化为股本,转增股本并没有改变股东的权益,但却增加了股本的规模,结果与送股相似。很明显,送股、转增都只是上市公司股东权益内部各项目间的调整,事实上公司的“真金白银”没有减少一分钱。在股市上,上市公司不花一分钱,却塑造了“积极上进”的良好形象,何乐不为呢? 动因二: 扩股为再融资做铺垫 细读高送转公司年报,我们不难发现,今年的高送转方案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高送转往往还伴随着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例如,泛海建设(000046)向大股东泛海建设控股有限公司发行3.8亿股A股,以购买相关的房地产资产,而泛海建设此次推出10送6转4派0.667元的分配预案;推出每10股转增10股并派现金0.7元的保利地产(600048)也拟公开发行不超过43亿元公司债;中小板的宁波华翔(002048)本次推出了10转增8派1.1的分配预案,与此相时的,是宁波华翔非公开发行4000万A股的融资计划。此外,安泰集团(600408)、国脉科技(002093)等高送转公司也都提出了再融资方案。分析人士认为,对于有再融资意愿的上市公司而言,高送转能够扩大股本,除权之后,股价降低,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就相应提高,这就为再融资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因为,沪深股市存在着一种“低价股溢价”效应,低价股往往意味着不久的将来会有较大的市场涨幅。 动因三: 股东利益趋向一致 做大市值 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同股同权,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隔阂得以消除,在利益一致的背景下,昔日的大股东从一心“掏空”上市公司,摇身变成了积极“注资”上市公司。目前,对管理层采用市值考核及股权激励机制等与市值密切相关的考核方式,成为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的选择。这样一来,上市公司选择高送转,便有了维护股价做大市值的动力。加之沪深股市历来都有高送转后填权的惯例,投资人买这些题材股的心态,无论是在高送转之前炒预期,或者是在高送转之后做填权行情,对推高上市公司股价、做大市值,都是大有帮助的。 目前A股市场内忧外患,去年上半年单边上涨的牛市行情早已远去,面对弱势毕现的市场,很多上市公司都非常清楚,或许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高送转是他们维护股价做大市值的最有效的”强心剂”,此时不做,更待何时? 动因四: 两大资本联手限售股高价套现 数据显示,2008年全年将有800亿股本、价值1.6万亿的各类限售股解禁流通,涉及的上市公司近千家,1.6万亿的资金需求,是2007年中国股市融资总额的2倍。可以说,限售股解禁将是08年市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规模达万亿的流通股一旦卷入市场的牛熊博弈之中,对做多的一方无异于是一次惨烈的绝杀;更重要的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眼光是不一样的,对于金融资本而言,二、三十倍的市盈率是比较便宜的,而对产业资本而言,十几倍的市盈率或许已经非常满意了。因为那可能是需要他们辛辛苦苦做十年才能赚来的钱,毕竟,经过上市公司多年的分红回报,对很多大小非限售股来说,他们的持股成本接近于零甚至已经是负数了,一旦解禁,他们抛售兑现的欲望是可想而知的。当然,正所谓不赚白不赚,如果在他们抛售之前,上市公司能再为他们做一次贡献――通过高送转,进一步推高股价,无疑是最好最爽的。 动因五: 机构借“高送转”出货 上市公司推出高送转方案,机构往往是促成的“幕后推手”之一。这一点,在前几年“做庄”盛行的市场中,早已是屡见不鲜,随着市场的规范,“做庄”已越来越难,这是没有疑问的。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时至今日,机构对上市公司分配预案的影响仍不容小觑。一位资深券商高管就曾坦言,上市公司的很多高送转方案都是在机构的要求下出台的,机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吸引散户参与,使股票有更好的市场表现,借以全身而退,完成胜利大逃亡,留下不明就里的中小投资者在高位“站岗放哨”。建仓――拉高股价――高送转传言吸引散户――兑现出货,一个陈旧却又屡试不爽的炒作方式。 高送转泛滥 没准会成陷阱 从目前情况看,大比例扩股已经不是业绩高增长、高净资产“双高”上市公司的专利了,试想一下,当高送转不再稀缺,它还能像以往那样花枝招展吸引人吗?当高送转成为常态,那些低送转薄分红甚至一毛不拔的公司会诱发新的做空动能吗? 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高送转”的实质是股东权益的内部结构调整,对净资产收益率没有影响,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并没有任何实质性影响;而市场对高送转的”迷恋"由来已久,这是中国特色的股市文化,存在着很多误区,更隐藏着不少“陷阱”。就其本质而言,高送转不过是一个数字游戏,并且是一个危险的数字游戏,投资者值得警惕。 从以往市场的经验来看,尽管每一轮牛市中,投资主题可能出现更替,但每轮牛市,高送转的个股将演绎抢权、除权、填权的火热行情,似乎已是“亘古不变”的规律。当年的四川长虹、深发展就是在抢权、填权的反复走高中完成牛市周期的。表面看来,由于高送转几乎对所有的人都有利,容易得到各方的支持,然而,拨开上市公司高送转背后的迷雾,我们惊讶地发现,其实,高送转对上市公司来说,是不花钱的“馅饼”,对中小投资者来说,则更多的是“陷阱”。 历史不能说明一切,但历史可以引以为鉴,让我们看看几只著名的“高送转”股的历史宿命: 深发展是靠高送转完成扩张的典型。1996年深发展推出“10送10”的分配方案,由此走出了一轮蔚为壮观的抢权、填权行情,在短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股价上升了300%以上。其后众多上市公司推出了类似的高送转方案,而股民对这类股票的追捧也近乎狂热,以至于有庄家放言“做庄太容易,只要十送十”。东方电子、四环生物等个股的历史,无不是中小散户的血泪史,这些股票在股本高速扩张的同时,业绩却节节败退。另外一只“神奇”的股票当属中体产业,该股每次股价大幅拉升之后,必有高送转消息相伴,让人不得不感叹消息与炒家之间的配合之默契。然而,最后的结局怎样呢?无非是中小散户高位套牢,庄家胜利出逃,类似的心酸故事可谓俯拾皆是。当然,也有苏宁电器这类股价翻10倍的高成长公司,但必须明确的是,其根本原因是公司的高成长性而非高送转题材。 结论:不要迷恋高送转 认清成长性的实质 高送转揭秘?数据说话 78家公司高送转 比例飙升三倍 截至昨日,沪深两市已公布2007年年报的上市公司共计366家,其中238家公司公布了07年分配预案分配预案。 已公布年报的公司中,分配预案有高送转计划的公司不在少数,每10股送转超过5股的上市公司共计78家,占已公布年报的21%。其中,每10股送转10股的有38家,占已公布年报公司的10%。截止目前,07年的高送转公司已超过2006年全年水平,经统计,2006年近1400家公司年报分配时每10股送转超过5股的仅75家,比例约5%。也就是说,目前高送转公司占比急升了三倍以上。 计划高送转的上市公司无疑都是业绩表现较佳的公司,其中“送转王”当属驰宏锌锗,以“每10股送5股转增5股派20元(含税)”的分配方案高居送转榜首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地产龙头保利地产和金地集团每10股送转高达10股,招商地产每10股送转也达5股。 高送转揭秘?数字游戏 “儿童思维”助力高送转炒作 为什么高送转这样一场并不复杂的数字游戏会吸引这么多参与者? 西瓜吃两块还是吃一块 究其根源,是一种“幼稚可爱”的“儿童思维”在作怪,这种思维可以用如下的小故事诠释:年幼时,邻居家买了个大西瓜,因人多每人只分到一块。但家中的小男孩一定要吃两块,关键时刻父亲来了个“脑筋急转弯”,把这块西瓜拿进厨房切为两块,这才满足了小男孩的要求。 不难看出,我们的A股市场股价定位和炒作的逻辑显然走入了一个自相矛盾的死胡同,我们似乎在股市上再次看到了邻家小男孩的身影――他只关心西瓜的块数而忘记了西瓜的大小。 关键看个股成长性 拨开高送转背后的迷雾,对广大中小投资者来说,盲目参与高送转题材的疯狂炒作是一种危险的数字游戏。 建议投资者最好不要把高送转题材当成重大利好,至多视为一般性利好,以短线参与为主,长线投资则关键看具体公司推出高送转之后,其业绩的增长能否跟得上股本的扩张速度,并以此作为选股的依据,如果该上市公司确实具有高成长性或其他实质性利好题材,才可考虑进行长线介入。毕竟,高送转后需要上市公司的业绩持续成长予以配合,否则股价走势就有昙花一现的可能。 记者感言 投资理念仍需培育 事实上,在海外成熟市场,市场主流的价值投资理念是不鼓励高送转的,价值投资的核心理念在于长期持有公司股权以获取分红收益。高送转代替分红对中小投资者而言是不利的。但在我国,由于中国特色的股市文化,由于市场多年以来形成的惯性思维,投资者一直都将高送转看成了股价上涨的理由。这种情况只能说明我们的市场仍然不够成熟,价值投资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培育过程。但是,无论投资者是以短线思维还是坚持长期价值投资,对于那些缺乏业绩成长作为支撑的高送转类股票,都是应该坚决回避的。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