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增发:从“火焰山”到“水帘洞”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9日 11:52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新浪提示:本文属于研究报告栏目,仅为分析人士对一只股票的个人观点和看法,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新浪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中华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这句话不知应验了多少遍。如今,连最为时尚的资本市场也赶起了这8个字的时髦。这不,增发成了这8个字在2008年的最新注脚。

  也真是的,在2007年中国股市的大牛市中,任何一家上市公司只要宣布将实施定向增发,立刻会引来市场的一片追捧之声。公司的股价也应声而涨。在市场的一片狂热气氛之下,根本没有一个投资者去细思上市公司为何实施定向增发,其 定向增发的募集资金所投入的项目是否具有高成长性,能否给中小股东带来较好投资回报,更遑论去论证定向增发价格是否合理?

  市场对定向增发的盲目追捧引发了众多上市公司对定向增发的趋之若鹜,加上央行开始实行紧缩货币政策,上市公司从银行贷款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在这种背景下,实施定向增发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一个重要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唯一的手段。于是乎,一些上市公司从“圈钱”而不是为股东谋取利益的角度出发,抛出了一个又一个令市场为之震惊的增发方案。

  进入2008年以来,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像上满了发条的手表似地疯狂地转动起来。1月15日,中国平安抛出了预计融资额度高达1600亿元的增发再融资方案。这一号称“史上最牛”的增发方案一问世,便引爆了市场隐忍之久的大地震,沪市大盘顺流猛跌2000点,很多重仓持股的中小投资者伤痕累累,而平安融资方案的推出,使得更多上市公司蠢蠢欲动,纷纷借机推出了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增发方案。据相关部门数据统计,2007年我国证券市场的融资额为2800亿元,而在2008年1月,已经提出的再融资预案的上市公司预计融资额为2600亿元,几乎与2007年全年融资额持平。

  如此巨大的融资额,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无疑是一块极富魅力的“大蛋糕”,谁都想来啃上一口;而对于市场承受能力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在经历了中石油股价从48元到21元的痛苦经历之后,市场对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做出了新的抉择,月亮的脸悄悄地变了。

  就在众多上市公司争先恐后不亦乐乎地变着法子推出新的再融资方案之际,市场对推出增发方案的上市公司的态度产生了180度的大转变,从2007年的一味追捧变成了2008年的冷眼相对。刹那间,增发从烧得发昏的“火焰山”一下子掉落到了冷到骨头里的“水帘洞”。市场对上市公司增发的极度厌恶首先表现在其股价的“破发”上。还是让我们用一组数据来说明问题。在2007年实施增发的上市公司中,目前股价跌破增发价达到25家,如果说这组数据有点过于笼统的话,那么下面这组数据就更为清晰不过的了。万科增发价31.53元;现价23.18元,比增发价跌去26.48%,三房巷增发价10元,现价8.97元,跌幅10.3%;亿城股份增发价20.29元,现价19.79元,跌幅2.64%;振华港机增发价29.08元,现价19.78元,跌幅31.98%;中信证券增发价74.91元,现价63.5元,跌幅15.23%

  尽管这一组数据还不尽全面和翔实,但“窥一管而知全局”,却是最能说明问题的,它向我们清清楚楚地昭示了这样一个现实,即增发从高不可攀的云端一下子被打落到十八层地狱,让上市公司的确有些想不通,因为还没有等到他们吃上“增发”这碗肉,“增发”这口锅却已经凉了。不过细思之下,此乃是市场的正常反应,一点也不为之过。

  进入2008年,尽管中国股市的牛市趋势并未得到改变,但在经历了连续2年半的疯狂上涨之后,中国股市从牛市的上半场走到了牛市的下半场也是不争的事实,投资者对股市的看法也随着上半场到下半场的过渡开始发生变化。人们的投资行为也从上半场的盲目追捧逐步变为下半场的理性投资。在这种状况下,上市公司的增发,其对上市公司业绩贡献的利好效应被市场打入“冷宫”,而其对市场资金面的挤出效应却被市场无限放大,投资者普遍担心,随着越来越多已经上市的公司推出一个个巨额的增发再融资方案,如传言中的浦发银行增发融资400亿元等消息的陆续出笼,加上今年新股的发行上市以及创业板的即将开设,市场的资金供求平衡关系将被打破。虽然管理层适时批准了6只新基金的发行,预计募集资金600亿元,但这600亿元资金与巨额增发这个“吸血鬼”相比,简直就是和赵本山比忽悠,小巫见大巫。

  随着市场资金供求的平衡被打破,已经实施增发的上市公司股价一个个跌破了增发价,这种现象又反过来到逼即将实施增发方案的上市公司股价大幅下跌。中国平安在推出增发预案后,其股价从昔日的“百元明星股”一下子沦落到了如今60多元的价位,股价跌去了40%多。而类似浦发银行,大秦铁路等一系列风传要实行再增发的上市公司,其股价更是连续暴跌,让满心欢喜指望通过增发捞了个盆满钵余的上市公司进退两难。

  市场对增发的越来越不给面子,给一心想通过增发来圈钱的上市公司从头到脚浇了一身冷水。而管理层也适时注意到了市场发生的这一新变化,通过政策调控之手意欲控制上市公司的融资规模。本周,证监会发言人明确指出,上市公司的增发再融资应考虑市场承受能力,对“为圈钱而圈钱”的恶意增发行为将不予批准。一语既出,市场立刻是给足了面子发力上涨,给点阳光就灿烂,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市场对增发再融资的厌恶行为。

  其实,增发不增发本来是上市公司的家事,在我国资本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真的有好的投资项目需要资金的支持并不难找到资金。而上市公司之所以一窝蜂似地去赶增发这个潮流,主要还是因为增发的成本相对较低,对募集资金的投向监管相对较松,有的上市公司甚至用增发募集资金干起了申构新股的勾当。由此看来,要是想刹住“恶意”增发潮,还得从从严监管上入手,让那些恶意圈钱的上市公司得到其应有的惩罚。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