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机构猜测:平安融资很可能用于海外投资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2日 10:08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新浪提示:本文属于研究报告栏目,仅为分析人士对一只股票的个人观点和看法,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新浪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本报讯(记者 王欣)中国平安昨天发布公告称,拟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发行不超过12亿股A股股票,向社会公开发行不超过412亿元分离交易可转债。业内预计,平安此举有可能创造A股市场的融资纪录,以A股增发价为每股100元计,总融资额将达到1612亿元。更引人注目的是,如此巨额的融资,平安却对募集资金的投向语焉不详,业内猜测募集资金用途可能包括海内外投资、二元战略和银行扩张等方面。

  募资用途语焉不详

  尽管许多机构投资者对于平安的再融资早有准备,但是如此创纪录的庞大融资计划一出,仍然使各方吃了一惊。但如此巨大的融资,公司公告中并没有就募集资金用途作出明确说明,只表示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充实公司资本金以及获有关监管部门批准的投资项目,主要考虑与保险、银行和资产管理等核心业务的战略匹配,及能够为公司业务的规模扩展和经营能力提高带来明显益处等方面。

  平安证券分析师邵子钦、童成墩在其最新的研究报告中分析认为,从公司发展战略看,在实现多元梦想的道路上,平安加速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海外并购实现长期稳定投资回报和业务合作;通过二元战略强化寿险的领先地位;通过银行扩张实现三足鼎立局面。因此,募集资金用途可能包括海内外投资、二元战略和银行扩张三个方面。从理论上讲,从高估值市场融资,收购低估值市场股份是对股东有利的行为。因为融资成本低于投资回报。受次按风波的影响,欧美市场估值下降趋势明显,比照亚洲市场已有明显的投资优势。但风险在于公司对被收购对象个案风险的掌控程度,有待于时间的检验。

  有利降低估值水平

  中金公司分析师周光认为,平安目前的资本金已足够其在未来3年内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除非平安管理层决心进行重大的兼并收购。由于此次融资为股权融资,未来也很可能用于某个特定的兼并收购项目,那么就不应将本次融资与其他投资混在一起,尤其是不能将其与由聚集的保费所产生的投资混为一谈。投资者有权要求更高的投资收益率。在资金用途不明的情况下,目前只能静态地计算由此带来的对现有股东平均资产回报率的摊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此次融资将使平安2008年的平均ROE从19.8%下降至11.1%,下降幅度高达44.0%。

  邵子钦认为,在不考虑增发加快保险、银行业务增长的情况下,增发直接导致2008年预测每股内涵价值增加10.2元;每股新业务价值由于股本摊薄效应降低9.4元,内涵价值影响中性。但是,相对估值水平降低。假设增发价格为80元-110元的区间,预测增发后2008年每股收益3.45元,每股净资产29.29元。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每股内涵价值增厚。

  市场忧虑圈钱潮

  虽然对海外收购的判断短期“无解”,但从长期来看,平安证券的分析认为,平安的管理团队是国内最优秀的,也是最具国际水准的,好的投资绩效值得期待。因而对该事件的整体评价正面,维持“强烈推荐”的投资评级。

  实际上,昨天平安的跌停,以及诸多金融蓝筹的过激反应,代表了市场的另一种忧虑,即由于A股市场目前估值水平非常高,很多公司都有再融资的冲动,但是管理层的这种愿望可能不一定总能和股东利益最大化相吻合,市场投资者仍然担忧金融机构高位圈钱潮的进一步蔓延。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