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工行收购泰国ACL银行被迫搁置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6日 10:5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新浪提示:本文属于研究报告栏目,仅为分析人士对一只股票的个人观点和看法,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新浪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风险在哪儿?政治、法律还是业务、资产?对于海外扩张诉求甚强烈的中资银行而言,任何一次对境外金融机构的收购,无论成功与否,都是在试探“风险底线”。

  这一次工行对泰国ACL银行的收购亦是如此。就在业界几乎认定ACL将与南非标准银行一样成为工行“猎物”之时,一部尚未出台的“新商法”让收购行动不得不暂时搁置,而泰国目前微妙的政治局势正在提醒工行和“后来者”们,异国“风险底线”将大有不同。

  成败皆“萧何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工行收购ACL的契机虽然来自泰国政府的法规,而最终令工行暂缓收购的,同样是泰国法律。

  契机来自泰国央行的《金融板块总体规划》,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商务部周秘书告诉记者,这项制度规定泰国任何一家银行持有另一家银行的股权不能超过10%,并且要求不符合这一规定的银行必须于2007年12月31日前完成多于股权的交割。

  ACL银行的情况恰是如此。泰国最大的盘古银行,在ACL的持股比例已经超过10%,而如今已经超过泰国央行设置的2007年12月31日“大限”,股权转让却仍未完成,而买家恰是中国工商银行

  记者了解到,工行目前的意图是,从ACL最大股东——泰国财政部的手中购入ACL的30.6%股权之前,先完成对盘古银行持有ACL银行19.3%股权的收购。如此一来,工行持有ACL银行的股份将达49.9%,顺理成章地成为其控股股东。

  当记者就收购ACL银行一事进展致电工商银行董事会秘书潘功胜时,他表示,目前不便做任何披露和言论,“因为这违反银监会的有关规定。”不过,他告诉记者,“我们对澳门诚兴、南非标准银行的收购,这两个国家和地区对外资持有本国银行股份的比例,法律上都没有限制,而泰国就有一定的规定。”他说。

  所谓“规定”,即是泰国政府正在制定的“新商法”。据了解,这是一部规范外国人在泰国从事经营活动行为的法律,其间,涉及到类似工行这样的“海外资本”持有“本土企业”的持股上限问题。

  正因如此,盘谷银行总裁ChartsiriSophonpanich的解释是,敲定这笔股权出售要等到今年新商法出炉才行。新商法预计会将外资可持有的泰资银行的股权比例从25%提高到49%。

  “政治风险”

  关乎工行并购最终命运的泰国“新商法”正在受到泰国微妙政局的巨大影响,而政治风险向来是中国资本海外并购面临的最大难题,这一次表现得更为突出。

  “如果都在等待新商法,那么不确定性因素就会比较多,”周秘书说,“泰国的新商法是外国人在泰经商的法律规定,外资持股比例上限的规定一直都在修改当中,什么时候出来还不清楚。”

  他认为,目前泰国大选刚刚结束不久,政治局势尚不稳定,新政府的组建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而组建后还有一段时间才能上路,而这些问题,肯定将对工行与泰国财政部、盘古银行之间的股权收购带来影响,且影响有多大还尚未可知。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记者表示:“不同国家、地区有不同的风险特征,并不一定中小发展中国家风险就小,也不一定发达国家风险就大。对于中小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要考虑它可能存在的经济不稳定,以及法律、法规风险。”

  显然,在跨出国门这一步上,工行虽然选择了泰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但仍然需要面对法律和政治的风险。

  慎行全球扩张

  对于意图海外扩张的中资银行而言,并购对象的选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应该是先选择合适的并购对象,再考虑地区风险,而不能本末倒置,先选地区,再选机构。”连平分析道。“不同的银行有着不同的风险偏好,有的选择业务熟悉的,便于管理;有的选择业务可以互补的,通过对方的网络,获得自身业务的延伸、拓展。”他表示。

  “从目前国内国外发展环境来看,2008年可能会呈现一个中资银行大规模收购海外金融机构的情况。”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郭田勇如此预测。

  连平总结了2008年催动中资银行海外扩张步伐的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民币汇率升值,使得海外并购比较成本较低;二是国家鼓励国内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符合政策方向;三是目前银行业的公司治理、内部管理、风险控制的发展使其有能力、有基础进行海外并购;四是目前中资银行资本充足、资金量比较充裕;五是国内从紧货币政策的推动。

  对于中资银行的海外扩张潮,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谭雅玲的态度不免谨慎。她认为,中国的市场经济,特别是金融模块还在一个初级起步的阶段,风险和压力很大。

  “国内目前的金融问题不断,尤其表现为量大质低。我们没有必要把我们的金融特别明显地引向海外,引起海外的关注。中国银行机构目前首先要做的是要做强做实,而不是要追逐国际的浪潮。走出去要考虑好自己的实力、时机、策略,才能赢得最终的海外收益。”她说。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