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中捷股份:公司持续快速增长的行业小巨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3日 14:03 天相投顾

中捷股份:公司持续快速增长的行业小巨人

  新浪提示:本文属于研究报告栏目,仅为分析人士对一只股票的个人观点和看法,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新浪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苏纯 天相投顾

  从2005年起,我们持续向投资者推荐中捷股份,主要基于中捷股份作为一家有核心竞争能力的民营企业,经营效率高,成本控制良好,预计3-5年内能保持30%以上的净利润增长,且在中小企业板中,一直是估值最低的公司之一。中捷股份是天相2007年度投资策略中重点推荐10大猎人股之一,股价已有不俗的表现,最近我们对公司进行实地调研,研究后认为公司募集资金项目的产出前景、新业务的储备、公司的竞争优势都超出了我们之前的预期,坚定了我们对公司持续推荐的信心。

  1.公司概况

  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捷股份”)于2001年8月由浙江中捷缝纫机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而来。浙江中捷缝纫机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其前身中大厂于1992年涉足缝纫机行业,公司从事缝纫机行业已有15年的历史。公司是典型的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为蔡开坚先生。

  中捷股份主要产品包括高速平缝机、包缝机和各种特种机等,近年业绩增长迅速。

  2005年,公司生产各类缝纫机42.5万台,销售40.5万台;收入、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3.92%、59.11%。2006年1-9月,各类缝纫机产量26.8万台,销量31.1万台;收入、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3.55%、30.47%。

  中捷股份控股及参股子公司主要有四家,其中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较大的有:江苏中屹、上海中捷。江苏中屹为2004年成立的子公司,成立当年小幅亏损,2005年全面实现扭亏为盈。中缝协信息显示,2006年1-11月,中屹销售工业缝纫机6.5万台,销售服装机械1.8万台;实现销售收入9230万元,预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约1.25亿元。

  2.缝制设备行业运行良好

  自2000年以来,我国缝机行业从加快自主创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营方式等方面着手,努力提高行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行业经营指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

  2.1行业产值增速高于产量增速,产品结构逐步改善根据中缝协信息部统计数据,2005年353家规模以上缝制机械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46.24亿元,同比增长30.97%,增速较2004年高约8个百分点;完成销售238.88亿元,同比增长约23%;产销率为97%,与2004年基本持平。其中,整机企业152家,累计完成产值195.27亿元,同比增长31.41%;销售188.97亿元,同比增长28%。零部件企业201家,完成产值50.97亿元,同比增长30.93%;销售49.91亿元,同比增长16%。

  2006年,329家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26.78亿元,同比增长17.49%,低于去年同期22.90%的增速;产销率保持在97%左右,与2005年基本持平。

  2006年1-11月,中缝协数据统计显示,83家重点联系企业共生产工业缝纫机551万台,实现销售527万台;生产家用机与服装机械共计294万台,实现销售268万台。

  由于统计数据的原因,我们用2005年的海关统计数据来分析近年来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的进出口具体情况。

  2005年我国缝制机械及零部件对外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6.6亿美元,同比增长13%。

  其中:出口额为10.9亿美元,同比增长34%;进口额为5.6亿美元,同比下降23%;贸易顺差5.3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7亿美元。缝纫机整机出口额为9.6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6%;进口额为3.7亿美元,同比下降23%。工业缝纫机出口额4.7亿美元,同比增长35%;进口额0.1亿美元,同比下降26%。

  2005年我国累计出口各类工业缝纫机253台,同比增长12%;绣花机2.7万台,同比增长57%;家用机946万台,与04年基本持平。累计进口工业缝纫机21万台,同比下降14%;其中绣花机2300台,下降21%;家用机96万台,下降24%。可见,各类整机产品出口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绣花机出口高速增长;但整机进口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家用机进口量下降最为显著。零部件出口量也明显上升,出口增速高于进口增速。

  2005年缝纫机整机出口均价约80美元,进口均价约316美元,进口缝纫机均价约为出口均价的4倍。其中,绣花机进口均价高达3.91万美元,是国产绣花机价格的5.3倍;进口工业缝纫机均价则是国产机的6.9倍。

  2.4产品单机均价提升

  由于统计数据的原因,我们用2005年的统计数据来分析近年来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的产品单价变化具体情况。

  从国家统计局、中缝协信息部统计的152家整机企业的数据来看,2005年国内缝纫机整机均价为1571元/台,同比增长19.09%;其中绣花机均价为4.93万元/台,同比增长94.52%;工业缝纫机均价为2396元/台,同比增长16.54%。整机均价提升的主要原因有:(1)均价高、附加值相对较高的工业缝纫机产量、产值增速均超过价低、附加值也低的家用缝纫机增速,行业产品结构在发生变化。(2)产品更新换代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得市场需求良好的部分产品价格提升,其中均价提升幅度最大的是绣花机。

  2005年出口工业缝纫机均价同比增长20.54%,绣花机均价提高18.47%。详见下表。

  3.中国:未来的工业缝纫机生产强国

  3.1行业现状:大而不强中国是缝纫机生产大国。缝纫机产量已占全球产量的70%左右。其中,家用机占全球产量的75%以上,工业机、绣花机约占全球产量的70%,产品覆盖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我国缝纫机行业运营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中低档产品供过于求,价格竞争激烈;高端产品不能满足需求,国外品牌占据主要市场。我国高端产品总体发展较为缓慢,短期内尚无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衣着服饰等要求日趋提升,高附加值的机电一体化缝制设备需求趋旺,在国内需求拉动下,大量国际产品进驻国内市场。

  2)国内缝纫设备量大值低,仍然依赖“机海”战术。2006年国外设备进口量、进口额同比均有所下降;我国缝纫机的出口数量、创汇金额均有所增长,但我们注意到,尽管中国缝纫机产量占世界产量的比重高达70%,实际上出口机器中接近80%是低价、低附加值的家用机,中国缝制设备仍然是靠“数量”打天下。

  3)行业内龙头企业产品正在逐步向中高端方向发展。目前,在中国缝制设备行业中,低端产品占据一半以上的份额,价格竞争残酷,产品盈利空间越来越小。企业为了谋求可持续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竞相开发市场需求旺盛、附加值高的中高档产品,如无油润滑缝纫机、三自动缝纫设备、各种特种机等,使得行业产品结构逐步得以优化。

  5)国内缝纫机行业产品结构调整进入加速期、品牌建设步入征途。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品种增多、档次提高,高附加值和机电一体化产品占的比重逐渐增加,部份产品已经替代进口,产品结构调整已经步入加速期。企业在注重产品结构调整的同时,还注重品牌价值和品牌竞争力的提升,缝纫机行业已经从单纯的产能扩张阶段上升到品牌建设阶段。如:上工申贝整体收购德国杜克普公司,提高了市场影响力,提升了产品品牌效应;中捷股份独家赞助“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系列活动,提升自有品牌形象。

  3.2中国承接工业缝纫机产业转移缝制设备制造具有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双重特征,目前世界缝纫机生产国主要集中在德国、日本、中国及韩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其中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占据着缝制设备的高端市场,生产和销售高附加值的工业特种缝纫机及高档辅助设备,并在国际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其代表企业有日本的重机(JUKI)、兄弟(BROTHER),德国百福(PFAFF)等,我国仅有少量中高端产品能参与全球竞争。

  我们认为,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结构优化、技术升级,我国缝纫机产品将逐步向中高端方向迈进,成为全球缝纫机制造强国。主要判断依据如下:

  3.2.1劳动力价格与成熟产业链发达国家由于劳动力价格高涨,受到低人力成本国家的冲击,缝制设备制造规模逐渐萎缩,生产基地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国缝制设备行业具有成熟的产业链。国家统计局、中国缝制机械协会信息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缝制设备行业90%以上集中在浙江、上海、陕西、广东、江苏、京津六大产区,其中“长三角”地区发展势头强劲,浙江、上海和江苏产值增速分别达到36%、37%和25%。在浙江台州地区,孕育了一大批规模较大的缝制设备企业,包括中捷、飞跃、宝石、杰克、通宇、求精、大洋、顺发、中森、汇宝、飞亚,这些企业近年发展迅速。

  对缝纫机整机生产起来说,成本中的70-80%由外购零部件构成,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得中国缝制设备行业极具成本优势。

  3.2.2巨大的国内需求缝纫机行业的下游产业包括纺织服装、鞋、帽、箱包等制造业务,这些行业发展形势良好,为缝纫机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近5年来,我国纺织服装、鞋、帽制造行业保持了20%以上的收入增长,行业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行业收入超5800亿元;在行业收入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毛利率也保持了稳中有升的态势,行业盈利能力不断增长,利润总额达259亿元,近两年的增幅在30%左右。上游行业的发展是拉动了缝制设备的快速增长。

  除了为国内服装企业设备配套外,出口也是拉动缝制机械增长的重要因素。由2.3得知,2001年以来,我国工业缝纫机出口产值增长2倍,出口台数增长82%。

  3.2.3国内企业产品、技术、品牌的积累鉴于在中国缝制设备行业中,低端产品占据一半以上的份额,价格竞争残酷,产品盈利空间越来越小。企业为了谋求可持续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竞相开发市场需求旺盛、附加值高的中高档产品,如无油润滑缝纫机、三自动缝纫设备、各种特种机等,使得行业产品结构逐步得以优化。

  在这一过程中,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逐步掌握了缝纫机的一些关键技术,如高速、无油润滑、稳定性技术和电控等等。像中捷股份具有知识产权的电控系统,已经成功实现对进口系统的替代,而且成本仅为进口同类产品的一半。

  企业在注重产品结构调整的同时,还注重品牌价值和品牌竞争力的提升,缝纫机行业已经从单纯的产能扩张阶段上升到品牌建设阶段。如:上工申贝整体收购德国杜克普公司,提高了市场影响力,提升了产品品牌效应;中捷股份独家赞助“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系列活动,提升了自有品牌形象。

  4.中国缝制设备行业的弱周期性近五年来,我国缝制设备行业收入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增长率在20%左右。

  我们认为中国缝制设备行业周期性不强,预计后续行业将保持15%-20%左右的收入增长,主要基于以下判断:

  1)服装消费的刚性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穿衣服属于生理需要,也是人类最低层次的需求,任何人总是尽力满足最基本的保暖与遮羞需求。由于全球经济增长稳定,人口增长缓慢,因此对服装及缝制设备的需求也相对平稳,不易出现剧烈波动。

  2)服装消费的升级。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舒适、漂亮、环保的高品质服饰受到越来越多的现代人青睐,高档缝制设备需求增加,从而拉动缝纫机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大型服装企业所使用的处理高档面料的进口缝纫设备年消费金额在25亿RMB左右,对国内企业而言意味着较大的市场空间。

  3)中国服装工业的优势地位得到保持。尽管中美、中欧之间存在纺织品的贸易纠纷,越南、印度等国服装工业发展也很迅速,但由于中国服装工业的巨大规模与制造优势,中国服装工业的优势地位难以撼动,中国服装工业的市场份额仍在扩大,产品结构调整将取得成功,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我们预计这一优势地位仍将保持10年。

  5.公司主营业务分析

  5.1公司现有业务中捷股份主营中高档工业缝纫机,产品包括平缝机、曲折缝机、包缝机、绷缝机等八大系列100多个品种。公司主营业务突出,工业缝纫机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2006年1-9月公司平缝机、曲折缝机、包缝机、绷缝机和特种机累计销售收入占比达79.16%、毛利占比达86.38%。在上述产品中,平缝机收入占比高达48.92%、毛利占比为45.26%。我们从公司近几年的发展趋势中看到,平缝机收入、毛利占比呈下降趋势,特种机则呈快速上升趋势。

  5.3公司正在培育的业务

  我们预计公司将新募集资金实施高档多头绣花机和开袋机项目,该两项目已经经过2-3年的培育。

  高档多头绣花机,该产品采用德国技术,瞄准进口替代,该产品有望在08年进入市场。产品毛利率约40%,单台价格约为20万元。年产2000台的产线投入约为8000万元。

  开袋机,该产品采用德国技术,国内目前还没有同类产品。产品毛利率约为30%-40%,单台价格为10万元。利用现有厂房计划投入5000万元。

  5.4从05年起毛利率开始回升2005年,公司销售各类工业缝纫机40万台,同比增长29.68%,较2001年的18万台增加22万台,增长123.45%;实现销售收入6.85亿元,同比增长43.92%,较2001年的2.26亿元增长2倍以上;实现净利润5529万元,增长59.11%。公司净利润的增长速度高于销量增速和收入增速,最主要的原因系毛利率同比上升,由2004年的24.53%上升到2005年的24.88%。

  毛利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是:1)产品结构调整,高附加值产品销售比例提高;2)

  外购买零部占总成本的70%以上,由于公司的规模优势,对供应商有很强的议价能力,此外对国内零部件采购实行招、投标制度,有效控制了零部件采购成本;3)电控系统国产化,成本大幅下降。

  2006年1-9月,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65亿元,同比增长13.55%;主营业务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23.12%;净利润4157.94万元,增长30.47%。毛利率继续回升至25.96%,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产品结构调整。

  6.公司财务分析

  6.1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2001年至2004年,公司毛利率从30.87%下降到24.53%,净利率从10.41%下降到7.30%,净资产收益率从36.07%下降到8.60%。主要原因是:(1)市场竞争激烈,部分产品价格下降;(2)公司2004年上市,当年净资产大幅增加,导致净资产收益率大幅下降;(3)原材料价格上升,成本提高。

  2004年至今,公司通过调整产品结构,降低生产成本等有效措施,盈利能力企稳上升。2005年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24.88%,同比提高0.35个百分点;2006年1-9月毛利率25.96%,较2005年提升1.08个百分点。净利率由2004年7.3%提升到2005年的8.1%,2006年1-9月为7.4%。净资产收益率由2004年的8.60%提升到2005年的12.78%,2006年1-9月为9.33%。

  6.2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公司的资产结构良好。2001年至今,公司资产负债率呈下降趋势,从2001年的69.56%下降2006年9月底的57.20%,主要原因是2004年公司上市募集资金后改善了其资产结构。目前,公司的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之比在30:1以上,短期负债比例偏高,可能引发短期偿债风险,负债结构有待改善,但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充裕,为公司短期偿债提供了保障。

  与缝纫机行业其他上市公司相比,公司资产负债比率处在较高水平,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较其他公司低,表明公司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均相对偏弱,公司存在融资需求。公司是典型的民营企业机制,在资金的利用上显得更加高效,但需要注意由此带来的或有风险。

  6.3公司现金流量分析

  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保持在5-6次之间,货款回笼情况良好。主要原因是:公司客户资信度较高,货款回笼比较及时;此外,公司重视日常现金流的管理,业务流程合理,资产运作效率较高。

  公司存货周转率通常保持在3次左右,处于正常水平。主要原因是:(1)在工作运行中,公司管理层注重对存货的控制,以销定产,减少库存;(2)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新产品的开发研制,适时推出适销产品,加快存货周转。

  公司现金流状况不乐观,但有望改善。2004年、2005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分别为0.57亿元、-1.24亿元,2006年1-9月为37万元。现金流状况不乐观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自04年上市后,募集资金项目投产,购买商品、接受劳务的现金流出量较大。

  由于募集资金项目建设大多已接近尾声,预计07年开始经营现金流将大有改

  7.公司竞争优势

  7.1技术优势

  公司是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省级技术开发中心,技术、研发人员的规模在行业中名列前茅,为公司的技术创新和新品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公司还从德国、日本等缝纫机强国引进专家,积极加强与大专院校和国外著名缝制设备生产公司(如德国百福)的技术合作,通过提高研发水平,引进设计方法,不断开发出适应市场发展趋势的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除了适应市场外,公司对缝制设备前沿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缝制单元”等。

  公司的核心技术:

  电动控制技术。电子分公司负责电控系统的研发、设计与生产,拥有数十名设计与研发人员,研制出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控系统,成功实现了对进口产品的替代,且成本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约50%,大大降低了带电控系统缝纫机的价格,提高了产品竞争能力。

  无油润滑技术。研究开发新材料,根据摩擦原理对各运动构件表面进行特殊处理,运用无油润滑技术,将研制的自润滑材料应用于缝纫机的相关部位,降低各运动构件表面间的摩擦因数,研发出ZJ9000无油润滑机,填补了国内空白。

  稳定性技术。公司对高速曲折缝机和高速平缝机关键部件进行研究,对运动轨迹进行相关分析大量模拟试验及计算,提高机器的稳定性,使机器实现高品质运行。

  7.2装备与制造优势公司始终重视现有设备技术改造与先进设备引进。公司主要生产设备加工中心设备等从日本引进,自动化程度高;还拥有国内仅有的两条机壳自动加工流水线中的一条,机壳加工、涂装与装配流水线的装备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公司生产中、高档工业缝纫机,产品涵盖8大系列100多个品种,公司“中捷”牌产品被授予“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公司产品被中国贸易促进会和法国科技质量监督评价委员会联合列为“向欧盟市场推荐产品”,这说明公司产品质量有较高水准。公司目前为德国百福贴牌生产部分产品,其铸造生产线为ABB公司代工部分零件也说明了公司的制造质量。

  7.3产业集群优势公司所在的台州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缝纫机生产基地之一。2005年,台州市共有缝制设备及零配件生产企业1000多家,年产工业总值150亿元,出口创汇4亿多美元,年产缝制设备400多万套。目前台州市缝机出口额约占全国的40%,台州市已成为中国主要的缝纫机生产地区和最大的出口创汇基地。

  台州发达完善的缝纫机生产配套体系为公司产品生产的配套、协作以及熟练技工的输送创造了有利条件。

  7.4营销优势公司营销网络主要通过经销商制完成,即通过总经销商、特约经销商、指定经销商向国内外销售,在国内市场已形成30多家总经销商、200多家特约经销商、指定经销商。公司通过两方面来实现与经销商的双赢,首先公司对经销商的价格让利幅度较大,能充分发挥经销商的积极性;其次公司对经销商进行严格考核与培训。公司将股份公司经营理念推广至各级经销商,树立“中捷”品牌的良好形象,不断完善了营销体系。

  在品牌建设方面,公司连续三年赞助中国服装大奖赛,有效提高了企业在服装领域的影响力。

  7.5体制优势公司是典型的浙江民营企业,经营机制灵活,企业管理高效务实。董事长蔡开坚对缝纫机行业发展趋势有准确把握,具有很强的企业管理能力,工作风格较为开明,更重要的是让企业成员都充分享受到了企业成长带来的收益。

  公司管理人员年富力强,对事业充满热忱。此外,公司2006年率先在现有上市公司中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给高管人员高额回报以激发他们工作热情。该计划建立了对高管人员的科学考核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员工个人利益与企业发展的一致性,有利于提高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8.公司远景分析:全球领先的服装设备一体化运营商8.1第一阶段:行业领先缝纫机生产商通过技术引进、自主创新,实现进口替代。公司通过与德国百福的合作,成功的开发出了高档多头绣花机、开袋机、锁眼机等产品,目前此类产品国内其它生产厂家暂时还没有开发能力。除了与世界知名的缝纫机生产厂商进行技术合作外,公司还聘请了德国与日本的缝纫机专家做技术顾问,进行开发和做研发流程设计。

  横向整合。横向整合的主要目标是标准股份,前期市场有关于中捷股份收购标准股份的传闻,而公司表示一直有在缝纫机行业内进行横向扩展的意愿。

  如果两家公司实现强强联合,将具备与世界缝制机械行业巨头竞争的综合实力,规模上工业缝纫机产量将超过100万台,销售收入将达约30亿元。对此我们充满期待。

  横向整合的好处在于:1)可以利用标准的品牌优势;2)整合现有的销售渠道;3)避免价格战;4)技术共享后,技术实力将大大增强;5)产销规模扩大后,对成本费用的控制将更有利。

  纵向整合。纵向整合主要指的是对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工业缝纫机的核心零部件主要是旋梭和齿轮,各种规格缝纫机用齿轮目前国内企业基本上都可以实现生产,但高档机种的旋梭需要从日本进口。

  目前而言,公司由于采购量大,能够实现对供应商的有效控制。但我们预计公司将努力实现对此类零部件的控制权,控股国内旋梭生产企业,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实现自给。

  8.2第二阶段:服装设备一体化运营商服装设备一体化,就是为服装企业提供整体运营方案,包括裁剪、缝制、整烫等环节,除了提供设备之外,还包括流程设计等环节。

  当公司通过积累成为行业领先的缝纫机生产商以后,公司的销售规模将达到数10亿元,这个时候就具备了成为服装设备一体化运营商的基本条件,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9.盈利预测与估值1、公司07、08年盈利预测赢利预测假设:

  1、07、08年公司主营销售收入约为25%。增长主要来源于募集资金项目的产能释放、锁眼机达到部分产能和原有业务的增长,绣花机在08年实现部分产出;此外预计江苏中屹07销售收入达到1.7亿元,08年略高于行业增长。

  2、07年毛利率比06年提高约1.5个百分点,08年在07年基础上提高0.8个百分点。

  主要判断依据为:预计07年外购零部件方面可以降低采购成本1200万元、电控系统更广范围内的应用(预计07年为10万台)、产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3、费用率与06年持平或微降。我们预计公司绝对费用将增加,但费用率将下降;预计公司将增加长期借款,但此项对财务费用影响估计不大。

  4、公司目前名义税率为33%,08年两税收合一后,预期实际税率小幅下降。

  我们预计公司07、08年EPS分别为0.58元、0.78元,同比分别增长44%和35%。

  2、公司09-11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09-11年,公司业绩增长将继续保持30%以上。我们认为公司锁眼机、绣花机、开袋机从09年起将在市场上取得进展,达产时三个产品销售收入分别达约2亿元、4亿元和5亿元,该三项产品毛利率介于30%-40%之间,远高于公司现在的综合毛利率。

  3、估值与建议从缝制设备行业来比较,国内主营工业缝制设备的上市公司有四家:中捷股份、标准股份、上工申贝和北方天鸟。从主营产品上看,北方天鸟主打产品为电脑刺绣机,中捷股份产品与标准股份、上工申贝更为接近,均主营工业缝纫机。上工申贝近年业绩不佳,2005年全年亏损,2006年微利,因此与中捷股份可比性较强的同类公司就是标准股份一家。根据我们业绩预测数据,中捷股份2006年、2007年的动态市盈率、PEG指标均低于标准股份,表明中捷股份的成长性高于标准股份。

  与同在中小板上市的服装工业相关上市公司相比,众和股份、伟星福分和浔兴股份07年PE都在30倍以上,PEG也远较中捷股份为高,而中小板的07年平均PE也达到30倍以上。

  我们认为,从进口替代、技术发展路径、需求的弱周期性和成长性来比较,沈阳机床和中捷股份更具相似性。由于我们认为06年沈阳机床实际业绩在0.55元以上,所以在此不做PEG的比较,从PE来看,沈阳机床07年在30倍以上,而中捷股份仅为23倍。

  综合上述分析,考虑到中捷股份的成长空间与相对估值,我们认为给予中捷股份07年30-32倍的PE是应该的,结合我们的盈利预测07年EPS为0.58元,其股价区间为17.4元-18.56元。目前股价低估,维持“增持”评级。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