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星新材料:亮点纷呈的化工新材料之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9日 14:32 东方证券

星新材料:亮点纷呈的化工新材料之星

  王 晶 东方证券 

  星新材料母公司中国化工集团是国资委直属大型企业,包括新收购的法国安迪苏公司和澳洲凯诺斯公司,中国化工集团旗下共12个专业公司,业务范围涵盖了化工新材料、军工配套产品、感光化学品、化学清洗、化工机械等众多化工前沿领域,实力背景强大。

  星新材料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了国内有机硅单体生产“从无到有”的突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供应商。有机硅单体在近2-3年内仍将面临供给不足的窘境,依托较为丰富的硅资源及成熟的氯甲烷工业,国内有机硅单体企业的成本优势和市场优势不言而喻,有机硅业务将续写辉煌。

  随着消费的逐步升级,公司双酚A、PBT、环氧树脂等化工新材料的国内需求强劲,供需缺口较大,在国家对民族产业的扶持和保护下,这些产业将会复制有机硅单体业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之路,成为星新材料未来的业绩增长引擎。

  尤其是公司的双酚A业务,无论是从国内的供需状况,星新材料自身业务的成熟度这些内部因素来看,还是从国家对进口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的外部保护因素来看,都与3、4年前的有机硅业务极其相似,未来几年有望释放巨大活力。

  除了自身的滚动发展以外,集团公司对其的支持将促成星新材料通过资本运作方式实现外延式扩张。

  前不久陆续的资产注入明确了星新材料的旗舰定位,后续将成为化工集团优质新材料资产的整合平台,罗迪亚有机硅业务等均有可能成为注入标的,集团公司的新材料资产将逐步实现整体上市。

  星新材料业务结构独特,是目前国内资本市场上唯一一家涉及多种化工新材料品种的龙头企业,未来成长空间巨大。仅考虑目前业务,公司06、07、08年的业绩预期分别为0.61元/股、1.18元/股和1.52元/股,目前估值仍然偏低,未来1年合理股价35元,提高投资评级至买入。

  母公司央企背景,实力雄厚

  星新材料母公司中国化工集团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中国昊华化工(集团)公司等原化工部所属企业重组而成的国有大型企业。这些企业在基础化工、化工新材料、国防化工、化工科研开发和产业化方面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部分领域的业务在国际上居领先水平。

  中国化工集团成立时注册资金57亿元,总资产500亿元,销售收入400亿元,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是总资产1000亿,销售收入1000亿。包括新收购的法国安迪苏公司和澳洲凯诺斯公司,中国化工集团旗下共12个专业公司,业务范围涵盖了化工新材料、军工配套产品、感光化学品、化学清洗、化工机械等众多化工前沿领域。

  在化工科研与设计领域,中国化工拥有原化工部所属的22家科研设计院所;

  在化工新材料领域,中国化工现拥有有机硅、硅橡胶、硅树脂、硅油、PBT树脂、特种聚氯乙烯、POM树脂、PC树脂、聚苯硫醚、特种环氧树脂、聚四氟乙烯、氟橡胶、全氟醚、聚氨酯、聚苯酯、气相白炭黑、钛白粉、特种涂料等几十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

  在化工原料领域,中国化工拥有双酚A、苯酚、丙酮、甲乙酮、壬基酚、苯酐、顺酐、中国化工集团蓝星总公司昊华总公司装备总公司农化总公司新材料总公司国际控股公司化工油气总公司信息中心中蓝

建设工程局上市公司蓝星清洗星新材料沙隆达沈阳化工天科股份黄海股份沧州化工河池化工法国安迪苏罗迪亚有机硅澳洲凯诺斯专业公司海外公司丙烯、丁二烯、甲醛、丙烯酸及酯、环氧丙烷、TDI等有机化工原料生产企业,碳酸钡、硫酸钡、硝酸钡、氯化钡、碳酸锶等无机盐产品生产规模与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在化工机械领域,生产的离子膜装置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金属阳极电解槽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是国内唯一能够生产离子膜烧碱成套装置的企业,产销量排名世界第六位;在膜技术与水处理领域,中国化工所属企业拥有全国最大的液体分离膜技术研究、工程开发、成套设备及材料生产基地;

  在化学清洗领域,中国化工所属的“蓝星清洗”广泛服务于化工、石油、石化、电力、冶金、核工业等许多行业,已经把日本、德国等外国工业清洗企业挤出了中国市场,目前占有国内工业清洗市场90%的份额;

  在军工配套产品领域,国家每年下达的军工配套化工产品产量和国家支持的配套资金中,中国化工所属的院所和企业占到一半以上;

  在信息产业领域,中国化工拥有我国化工行业最大的信息资源收集、处理、传播中心,已经与全国各地2万余家企业建立了信息联系。中国万维化工城拥有全国最大的化工产品供求信息数据库,中昊化工网上交易中心是全国首先建立的B-B化工交易网。拥有通讯器件、组件和通信整机制造厂,为军队提供配套保障;

  在国际合作方面,公司前不久用3.9亿欧元收购了罗迪亚的有机硅业务,4亿欧元收购了法国安迪苏公司的蛋氨酸业务,迈出了与国际化工巨头合作的重要一步,集团公司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就此拉开帷幕。

  星新材料:化工新材料龙头

  星新材料是国内化工新材料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目前的主要产品涉及四大类、三个系列,生产基地分散在哈尔滨、南通-张家港、无锡和江西四处,分别对应着苯酚丙酮、PBT树脂、双酚A-环氧树脂和有机硅单体的生产和销售

  有机硅业务

  从有机硅产业链看,硅粉与一氯甲烷生成有机硅单体后,经聚合成为有机硅中间体,然后再经过深加工形成有机硅产品。世界有机硅生产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和日本,作为有机硅工业支柱的单体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我国有机硅单体的研究和生产始于1955年,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星新材料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了国内有机硅单体生产“从无到有”的突破,1997年5月公司1万吨/年单体生产装置进入正常运行,我国有机硅工业自此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凭借锐意进取的精神,星新材料有机硅单体装置的各项技术指标不断完善,二甲收率逐渐提高,后续产能逐渐扩至2万吨、5万吨,新建的10万吨装置也于06年底投料试车,我们预计,星新材料07年有机硅单体产量将达20万吨,成为国内最大的有机硅单体供应商.母公司前不久收购罗迪亚有机硅业务将为星新材料硅下游产品的开拓提供一条捷径,也是公司有机硅业务从国内走向国际的重要标志。

  有机硅产品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及生物相容性,是近些年来发展迅速的化工新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建筑建材、纺织等各个领域,以替代金属、塑胶等一些传统材料,是消费升级及环保条件日益严格下的必然选择。

  有机硅产品链可分为原料、单体、中间体、产品及制品四个环节,其中单体生产的技术壁垒极高,核心技术掌握在美国道康宁、通用电气,德国瓦克、日本信越和法国罗地亚等欧、美、日发达国家手中,一般装置规模10万吨/年,最大达到20万吨。星新材料10万吨有机硅单体装置的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成为继欧、美、日国家之后拥有有机硅单体核心生产技术的国家。

  有机硅下游制品种类较多,应用面极广,用户分散,下游产品的技术服务特征非常强,创造需求的模式也形成了技术应用壁垒。目前有机硅产品已有1万多个品种,实际供应的也有约5000种,国外各大公司对下游开发非常重视,大力开展应用研究,提高产品各项性能指标,不断开发新品种,拓宽应用领域,满足用户需求,有机硅在高压电网绝缘体上的应用,进一步拓宽了有机硅应用市场,而且降低了电网线路损耗,提高了电网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道康宁公司每年有上百种新产品投放市场,同时淘汰一批老品种,其销售额中有20%以上来自新产品。目前国内有机硅产品只有500多种,且以中低档为主,中高档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因此下游深加工的发展空间很大。几年随着星新材料等一批国内企业技术上的相继成熟和市场分额的不断扩大,国家保护国内企业迅速做大做强的意图十分明显,包括针对进口产品征收反倾销关税、审慎核准外商在华投资项目等等。

  我们认为,在国内宏观经济稳步增长的预期下,市场对有机硅单体的需求持续旺盛,在考虑到一些大项目陆续投放的前提下,有机硅单体在近2-3年内仍将面临供给不足的窘境,依托国内较为丰富的硅资源及成熟的氯甲烷工业,国内有机硅单体行业的成本优势和市场优势不言而喻。技术壁垒较高的行业特征决定了龙头企业将在十一五期间迎来良好的发展契机。除了有机硅单体以外,星新材料还有12.5万吨苯酚丙酮装置,4万吨双酚A装置,3万吨环氧树脂装置,2万吨PBT装置,1万吨PPE装置,在建项目三个:9万吨双酚A项目、3万吨环氧氯丙烷装置和6万吨PBT装置,后续PPE装置的产能也将达到3万吨。

  苯酚丙酮-双酚A、环氧氯丙烷-环氧树脂业务

  星新材料苯酚丙酮、双酚A及环氧树脂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产业链。

  苯酚和丙酮通常在一套装置中按6:4的比例联产。丙酮是应用较广泛的有机溶剂、苯酚主要的消费领域为酚醛树脂(30%)、双酚A(24%)。双酚A的主要消费领域为聚碳酸酯(PC)(63%),环氧树脂(27%)。环氧树脂则是一种应用性能较好的热固性材料,主要消费领域为涂料、电子电器、复合材料等领域,星新材料环氧树脂的生产技术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尤其是特种环氧树脂是其主要技术优势所在。

  双酚A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苯酚和丙酮的重要下游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多种高分子材料,如环氧树脂(ER)、聚碳酸酯(PC)、酚醛不饱和树脂、聚砜树脂、聚醚酰亚胺、改性酚醛树脂,还可用以生产PVC热稳定剂、橡胶防老剂、油漆和油墨抗氧剂和增塑剂等。以双酚A为原料的多种聚合物材料及多种制剂在化工、轻工、电子仪表、机电、交通运输、建筑、军事、航空航天工业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生产壁垒较高而国内需求较大,我国双酚A的进口依存度较大,双酚A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品。

  目前国内双酚A的生产厂家主要有星新材料旗下的无锡树脂厂和天津双孚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合计产能5万吨,实际产量在2万吨左右,国内近40万吨的实际需求基本靠进口满足。

  90%的双酚A主要消耗在环氧树脂和聚碳酸酯(PC)的生产上,目前国内环氧树脂消费量60万吨左右,进口产品占30%,聚碳酸酯消费量70万吨左右,几乎全部进口。

  如果将环氧树脂和聚碳酸酯的进口量考虑进去,目前国内双酚A的潜在需求总量在115万吨左右,以未来年均需求增长10%保守估但是,同大多数化工新材料产品一样,国内的双酚A企业在起步阶段,不仅要攻克技术上的难关,而且要面对进口产品的围追堵截。星新材料双酚A产品价格逐年下滑,毛利率由03年的近15%逐渐下降到05年的1.4%,06年前三季度甚至为负。

  在倾销产品严重威胁到自身发展和成长的时候,04年5月星新材料也曾代表国内的双酚A产业向商务部提出对原产于日本、俄罗斯、新加坡、韩国和台湾地区的进口双酚A进行反倾销调查,但考虑到下游厂商的利益和产业发展的长远大计,于05年9月申请撤销调查,但做大做强双酚A产品的脚步从未停止,公司此次非公开定向增发募资项目之一即是新建9万吨双酚A项目,工程将于07-08陆续建成达产并产生效益。在扩充产能满足下游行业需求的同时,星新材料抓住时机于06年8月再次向商务部提出对进口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商务部已予立案,调查期至07年8月结束,最长可延至08年2月。

  凭借星近几年在双酚A产品上的积累和探索,星新材料已掌握了离子交换树脂法生产双酚A的核心技术,此次新建的9万吨项目投资少,见效快,可以预见,公司的双酚A产品将复制前几年有机硅单体的成长壮大之路,成为星新材料未来业绩增长的又一强劲引擎。

  环氧树脂是星新材料的又一拳头产品,也是双酚A的主要下游消费领域。

  中国是世界环氧树脂需求增速最快的市场,2006年国内消费量在60万吨左右,其中30%依靠进口,预计未来的年均增速在10%,2010年中国的环氧树脂将开始出口。

  国内主要生产企业有星新材料无锡树脂厂,巴陵石化环氧树脂分厂,岳阳石化环氧树脂事业部等,万吨级以上企业占产能的70%以上,但之间产能的差异并不大。

  环氧树脂是热固性树脂,随着聚合度由低到高,产品的性状有液体、固体之分。由于粘结力强,耐腐蚀、耐溶剂、抗冲性能和电性能良好,环氧树脂广泛用于粘结剂、涂料、复合材料等。环氧树脂涂料耐腐蚀性好,保护性好,但装饰性略差于聚氨酯涂料,价格相对便宜,广泛用于化工机械设备等的内外层涂布;环氧树脂胶粘剂抗破坏性较差,易于剥离;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主要用于饰品、工程塑料零部件、耐腐蚀容器等等,如发夹、胸针、火箭尾翼片、贮罐、槽车、电解槽、酸洗塔等等。另外,随着电子产业的国际化转移,国内电子塑封用、覆铜板用等特种环氧树脂需求增速较快,远高于行业的平均增速,且产品售价高,利润丰富,但由于技术壁垒较高,目前产品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产品的技术升级是国内环氧树脂企业未来面临的主要课题。

  星新材料旗下无锡环氧树脂厂是国内较早进入环氧树脂领域的企业,拥有采用自有技术的1.6吨/年装置,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2.5万吨/年装置,技术水平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产品大规模出口到国际市场,是国内行业龙头。无锡树脂厂是中国历次航天发射包括“神五”、“神六”载人航天发射专用材料的提供者,专门研发的结构胶粘剂专用航天级环氧树脂、飞天器外壳缠绕层坚韧环氧树脂材料。仪表陀螺仪用高纯度环氧树脂产品,在“神五”、“神六”的太空巡航中性能稳定,充分显示了我国环氧树脂产业的技术水平。也成为代表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参与竞争的国家队成员。随着上游原料双酚A、环氧氯丙烷配套生产能力的增强,星新材料环氧树脂业务链将迸发出新的活力,成为继有机硅业务后公司又一主要业绩增长点。

  PBT业务

  PBT在1970年代初期由美国Celanese公司研究成功,并以Celanex商品名上市,随后世界知名厂商德国BASF、Bayer、美国GE、Ticona,日本Toray、三菱化学,台湾新光合纤、长春人造树脂、南亚塑料等公司先后投入生产行列,全球生产厂商共计三十余家。

  PBT又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是一种新型热塑型树脂,五大工程塑料之一。在常温下一般为乳白色、颗粒状固体;主要用于PBT改性、PBT抽丝、拉膜、光纤护套等领域,在增强改性后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电气、仪表仪器、照明用具、家电、纺织、机械工业和通讯等领域,2002年底在东京举行的国际橡塑料大展(IPF2002)中,日本大成Plas公司发表一项令业者侧目的技术,该公司已开发出铝合金与PBT的共同成型技术,铝合金表面经过特殊处理产生微细的凹凸表面,PBT则渗入凹洞内与铝合金表面形成紧密的结合,最有趣的特征是除了PBT以外任何其它塑料都无法与铝合金紧密结合。这种材料具有遮蔽电磁波及轻量化的功能,预料不久将在行动电话、PDA、笔记型计算机等携带式电子产品发展出实际的用途。

  目前PBT国内下游领域的消费构成大体为:电子电器(60%)和汽车机械(20国内PBT树脂需求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其中2001-2005的年均需求分别为2.2万吨、2.8万吨、4万吨、5万吨和6万吨,06年的需求预计在7万吨左右,年均复合增长率20%以上,2010年需求将达15万吨。目前国内生产企业较少,主要有星新材料南通星辰合成材料厂和中石化仪化集团合成塑料厂,二者合计产能4万吨,占国内产能的90%,但由于相关上游原料配套产业,尤其是BDO(1,4-丁二醇)产业发展不充分,企业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产品价格又受到进口产品的挤压,实际开工率很低,近60-70%的产品依赖进口。

  2005年4月星新材料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代表中国大陆产业向商务部提出申请,请求对原产于日本和台湾地区的进口PBT树脂进行反倾销调查,商务部于2005年6月立案,2006年3月发布初裁公告,认定被调查产品存在倾销,中国大陆产业遭受了实质损害,并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2006年7月作出终裁决定,对上述国家主要进口产品征收6.24%-17.31%不等的反倾销关税。我们认为,在国家针对进口产品进行反倾销的情况下,随着PTA、BDO等上游原料配套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PBT企业将迎来一轮发展良机。星新材料目前PBT产能2万吨,在建产能6万吨,08年的总产能将达8万吨。

  PPE业务PPE(聚苯醚)是我国五大工程塑料行业中唯一没有国产化的化工新材料,1964年由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首先工业化,其主要原料2,6-二甲基酚多采用苯酚甲醇路线,即苯酚和甲醇按一定配比加入反应器,高温、催化剂条件下通过烷基化反应制备。

  由于非合金化的PPE树脂加工性能差,需要在高温条件下加工,GE公司使用PS(苯乙烯)或HIPS(聚苯乙烯)与之共混,对PPE树脂进行改性,并于1966年实现改性聚苯醚(国外又称MPPE)的工业化生产,改性PPE合金的加工性能得到改善,虽然耐热性能有所降低,但保留了原树脂的大部分性能,目前PPE合金已发展成具有数百个牌号系列的工程塑料品种。

  1978年以前,世界PPE合金生产一直为美国GE公司所垄断,1979年日本旭道(现为旭化成)公司生产出苯乙烯接枝改性PPE树脂,即合金Xyron,打破了GE公司独家垄断世界市场的局面。现在世界PPE消费市场上销售的几乎都是合金化PPE产品,其中掺混树脂用量通常控制在30%~70%,PPE树脂的平均含量约为45%。

  PPE以其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耐热性和电气绝缘性,以及吸湿性低、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的优点在汽车、电子电气和办公设备/电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汽车仪表盘、散热器格子、扬声器隔栅、控制台、保险盒、继电器箱、连接器等,在汽车和电子电器领域与前面所述的PBT产品具有相互替代性。在所有热塑性工程塑料中,聚苯醚在高温下的耐蠕变性最优异。

  目前世界范围内PPE的需求在60-70万吨,供需基本平衡。我国PPE及其合金的年消费量超过10万吨,全部依赖进口,未来国内市场需求年均增速预计在20%以上。

  星新材料前不久从母公司收购的山西芮城项目拥有1万吨PPE和1.8万吨改性PPE生产线各一条,装置于06年9月投产,目前开工率70%左右,后续公司将根据情况适时扩产以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需求。

  化工机械业务

  星新材料06年6月通过收购集团公司下属北京化工机械厂介入化工机械领域。

  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原北京化工机械厂)是中国著名的化工设备及化工机械制造的国有大型企业,是国内“十大”化工机械厂之一,产品涉及石油、化工、化肥、食品、医药、环保、建筑、轻工等行业。尤以为中国氯碱工业提供成套电解系列产品为著称,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够自行设计、制造离子膜电解槽,提供成套离子膜烧碱装置和离子膜电解工艺技术的厂家。2002年8月15日北京化工机械厂与日本旭化成公司签定了15年期<<复极自然循环离子膜电解槽的技术许可协议>>,其离子膜电槽制造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多年来,北化机制造了年产烧碱339万吨的金属阳极电解槽,在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份额达65%以上,制造了年产烧碱约264万吨的离子膜电槽,在中国离子膜电槽市场占有率为37%以上。

  离子膜法制碱工艺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制碱工艺,其产品纯度高、节能效果显著,无环境污染,目前世界上只有德国、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和中国具有制造离子膜电解槽的能力。烧碱和氯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国际国内对烧碱和氯气的需求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烧碱和氯气市场的稳定增长为其相关设备制造提供了稳定而良好的市场趋势。同时,由于我国目前烧碱工业的离子膜比例只有40%左右,明显偏低,预计随着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不断深入,节能降耗将成为氯碱行业发展的首要目标,因此离子膜烧碱装置市场看好。

  据悉,北京化工机械厂06年上半年收入5个多亿,利润700-800万左右,在国家针对节能降耗指标和环保指标日趋严格控制的情况下,节能环保设备提供商未来面临较大的市场空间,我们认为,北京化工经械厂未来业绩成长空间较大。

  星新材料:成长空间巨大

  随着国内消费的逐渐升级,具有优异物理和化学性能的有机硅、双酚A、PBT、环氧树脂等化工新材料需求强劲,供需缺口较大,在国家对民族产业的扶持和保护下,可以预见,星新材料的新材料业务将复制有机硅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之路,成为未来业绩的显著增长点。

  汽车34%办公设备25%电器电子24%工业6%器具5%其他6%

  除了自身的滚动发展以外,集团公司对其的支持将促成星新材料通过资本运作方式实现外延式扩张。前不久陆续注入的山西芮城PPE项目、化工机械项目、合成橡胶项目、钛白粉项目等明确了星新材料在集团公司新材料旗舰企业的定位,后续将通过收购集团资产迅速扩张。

  我们注意到,星新材料母公司-中国化工集团前不久分别用3.9亿欧元和4亿欧元收购了法国罗迪亚公司的有机硅业务和安迪苏公司的蛋氨酸业务,向国际化战略迈出了第一步。罗迪亚有机硅业务05年实现销售收入42亿人民币,税前利润5.4亿人民币,而安迪苏蛋氨酸业务的收入和税前利润也分别高达55亿人民币和2亿人民币,可以试想,如果未来中国化工集团以星新材料作为融资平台整合相关资产,不仅可以发挥现有业务间的协同优势,而且将在提高装置技术水平、积极开发下游产品、巩固国内市场,扩大国际影响力方面获得实质性突破,销售收入在08年有望达到200亿元的目标。

  与国外化工类上市公司不同,国内大多数化工企业业务单一,企业抗风险能相对较弱,星新材料恰恰在业务结构上极具特色,它既不同于技术壁垒较低、竞争激烈的大综化工产品企业,也不同于虽然在某一领域技术领先,但产品相对单一的新材料企业,它是目前资本市场上唯一一家涉足多个化工新材料领域的综合类公司,旗下产品均是技术壁垒较高且国内消费升级背景下需求增速最快的产品,这就决定了公司未来潜在业绩增长点交替出现,业务成长空间大且抗风险能力强的特点。独特的业务结构、大型央企背景、内外结合的扩张模式确立了业内难以撼动的龙头地位,由大到强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化工企业将是公司未来发展目标。

  我们认为,正如上世纪80、90年代国内的服饰消费和家用电器消费启动了聚氨酯材料市场、进而培育出了国内优秀的聚氨酯原料提供商——烟台万华一样,随着人们在住房、汽车等领域消费意愿的增强、随着电子制造产业向国内的转移,有机硅、热固性树脂、工程塑料等一批新的化工材料市场逐渐启动,相关企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星新材料是一家战略布局较早、涉及产品品种最多的新材料上市公司,未来几年多项业务将陆续进入收获期,成长空间巨大。

  盈利预测及估值

  我们的盈利预测是基于星新材料现有业务作出的,并未考虑集团公司未来可能的资产注入。

  我们对星新材料06、07、08年的业绩预期分别为0.61元/股、1.18元/股和1.52元/股,国际化工新材料公司的估值水平在18-20倍,考虑到星新材料未来的成长性巨大,在目前的市场估值水平下,我们认为给于公司07年30倍、08年25倍的市盈率是合理的,未来1年目标价35元,提高投资评级至买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