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海马股份:定位自主品牌 较高盈利空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 11:02 新浪财经

海马股份:定位自主品牌较高盈利空间

  赵雪桂 光大证券

  本篇是对《金盘股份:价值被严重低估》(2006/1/6)的补充。需要一提的是:公司今日更名,从“金盘股份”改名为“海马股份”。

  完成定向增发后的海马股份主要有四块资产:50%的海马汽车(增发注入)、50%的海马销售、100%的上海研发(增发注入)、100%的金盘物流。其中,海马汽车为主要业务平台及盈利来源。

  海马汽车是民营资本控制的中型乘用车厂商:景柱等经营层通过海马股份控制海马汽车;一汽集团虽持有海马汽车49%股权(通过国有股无偿划拨取得),但基本不参与公司管理;海南政府持有剩下的1%金股。

  海马汽车的未来发展方向:在2006年底于马自达许可证生产及品牌合作协议到期后,海马汽车将走自主品牌之路,即向奇瑞、吉利的发展模式快速靠拢。

  海马汽车与其他自主品牌汽车发展道路不同之处在于:

  起点不同:奇瑞、吉利完全是自主研发出身;而海马是以马自达低价格技术输出为起点。

  盈利空间不同:除上汽通用五菱外,海马是目前盈利水平最高的自主品牌厂商。从2006年业绩看,海马汽车盈利水平远高于一汽轿车、奇瑞汽车、吉利汽车、夏利汽车本部。较高的盈利水平与公司历史背景、中方强烈的国产化意识有关。

  海马汽车初步完成了合资品牌到自主品牌的切换:2006年9月,借第一个挂海马自主LOGO的车型——福美来二代上市,海马汽车月均销量猛增到9541辆逼近10000辆大关(前期月均销量为5474辆)。一定意义上,公司目前实现了民族品牌的价位,合资品牌的品质。

  提高海马股份2007年EPS预测至0.68元。其中,50%的海马汽车贡献2.80亿元投资收益,折合0.54元EPS。对于海马汽车的盈利预测是:2007年,在销量有望增长83%至15万辆、首次满负荷生产(销量首次逼近15万辆设计产能)、发动机即将国产化(15万台发动机产能基本建设完毕,国产化发动机开始批量生产)、新车H1 1.5亿元研发支出已反映在以前年度报表的背景下,预计海马汽车当年将实现5.59亿元净利,同比增长33%。

  继续维持最优-2评级,但提高12个月目标价。给予2007年18x-20xPE,将12个月目标价提高至12.2-13.6元。如果从昨收盘算起,最新目标涨幅为44%―60%;如果从《金盘股份:价值被严重低估》报告发布日(2006/1/6)昨收盘算起,最新目标涨幅为111%-135%。2为风险评级,反映了我们对公司后续车型的担忧。

  本篇是对《金盘股份:价值被严重低估》(2006/1/6)的补充。需要一提的是,公司今日更名,从“金盘股份”改名为“海马股份”。

  完成定向增发后的海马股份主要有四块资产:50%的海马汽车(增发注入)、50%的海马销售、100%的上海研发(增发注入)、100%的金盘物流。其中,海马汽车为主要业务平台,海马销售为前者提供总经销商服务,上海研发为提供技术支持,金盘物流提供送车等物流服务。

  海马汽车是民营资本控制的中型乘用车厂商::景柱等经营层通过海马股份控制海马汽车;一汽集团虽持有海马汽车49%股权(通过国有股无偿划拨取得)

  (基本是收益权),但基本不参与公司管理;海南政府持有剩下的1%金股。

  海马汽车的未来发展方向:在2006年底与马自达许可证生产及品牌合作协议到期后,海马汽车将走自主品牌之路,即向奇瑞、吉利的发展模式快速靠拢。

  海马汽车与其他自主品牌汽车发展道路不同之处在于:

  起点不同:奇瑞、吉利完全是自主研发出身;而海马是以马自达低价格技术输出为起点(九十年代,马自达刚刚走出困境,向中方索价的能力有限)。

  盈利空间不同:除上汽通用五菱外,海马是目前盈利水平最高的自主品牌厂商。从2006年业绩看,海马汽车盈利水平远高于一汽轿车、奇瑞汽车、吉利汽车、夏利汽车本部。较高的盈利水平与公司历史背景有关:海马通过技术引入马自达产品,进行SKD组装生产,在仅向马自达支付少量的技术提成费的背景下,2002-2004年,很快完成了原始积累;较高的盈利水平还与中方强烈的国产化意识有关:[1]公司率先国产化采购,引进多家零部件企业入驻海马工业园就近配套,比如向台资采购车身模具,向万向采购底盘,向宝钢采购汽车钢板;[2]公司很快将原始积累投入到国产化建设上:

  2005年,开始进行15万辆发动机产能建设,期望通过提高关键零部件总成自制率来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海马汽车初步完成了合资品牌到自主品牌的切换:2006年9月,借第一个挂海马自主LOGO的车型——福美来二代上市,海马汽车月均销量猛增到9541辆逼近10000辆大关(前期月均销量为5474辆)。一定意义上,公司目前实现了民族品牌的价位,合资品牌的品质。具体分析详见P6。

  提高海马股份2007年EPS预测至0.68元。其中,50%的海马汽车贡献2.80亿元投资收益,折合0.54元EPS。对于海马汽车的盈利预测是:2007年,在销量有望增长83%至15万辆、首次满负荷生产(销量首次逼近15万辆设计产能)、发动机即将国产化(15万台发动机产能基本建设完毕,国产化发动机开始批量生产)、新车H1 1.5亿元研发支出已反映在以前年度报表的背景下,预计海马汽车当年将实现5.59亿元净利,同比增长33%。

  继续维持最优-2评级,但提高12个月目标价。给予2007年18x-20xPE,将12个月目标价提高至12.2-13.6元。如果从昨收盘算起,最新目标涨幅为44%―60%;如果从《海马股份:价值被严重低估》报告发布日(2006/1/6)昨收盘算起,最新目标涨幅为111%-135%。2为风险评级,反映了我们对公司后续车型的担忧。

  2006年12月,海马股份(原金盘股份)向海南汽车实施定向增发:定向增发2.96亿股流通A股,发行价4.7元/股,用于收购海南汽车持有的海马汽车50%股权及海马研发100%股权。

  完成定向增发后的海马股份主要有四块资产:50%股权的海马汽车(增发注入)、50%股权的海马销售、100%股权的上海研发(增发注入)、100%股权的金盘物流。

  其中,海马汽车为主要业务平台,海马销售为前者提供总经销商服务,上海研发为前者提供技术支持,金盘物流为前者提供送车等物流服务。海马股份的四块资产,构建了相对完整的汽车产业链。

  海马汽车2004年7月,在整合海南全部汽车整车经营性资产基础上,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简称海马汽车)成立。由于主力车型――福美来、普利马都是从日本马自达技术引入,海马汽车在LOGO上称自己为“海南马自达”。在2006年底与马自达许可证生产及品牌合作协议的背景下,海马汽车开拓自主品牌之路;9月,借第一个挂海马自主LOGO的车型——福美来二代上市(较福美来一代,价格下调近10%),海马汽车月均销量猛增到9541辆逼近10000辆大关(前期月均销量为5474辆)。我们认为,4个月的连续放量,标志着“海马汽车初步完成了合资品牌到自主品牌的切换”。

  2007年,海马汽车排产15万辆:福美来10万辆,普利马2万辆;新车H1 3万辆(计划当年5月上市)。按目前福美来、普利马合计近1万辆的销售态势看,我们认为“2007年保守可以销售12万辆车”。至于能否完成公司15万辆的排产,主要看新车H1的表现了。H1,排量为1.8L,目标对手为长安福特的M3、标志的307。

  从我们看到的样车看,外型比较时尚,内饰相对精致。需要进一步观察H1的上市定价以及销量表现。

  2007年,在销量有望增长83%至15万辆,首次满负荷生产(销量首次逼近15万辆设计产能)、发动机即将国产化(15万台发动机产能基本建设完毕,国产化发动机开始批量生产)的背景下,预计海马汽车当年实现5.59亿元净利,同比增长33%。

  产能建设的背景资料是:目前海马汽车具有年产整车15万辆的生产能力,其中一厂双班产能达8万辆,二厂双班达7万辆;发动机年产15万台(2005年5月投资,计划总投资10亿元,目前已投资8-9亿元。1.8L发动机首先下线,计划装配于H1及普利马,并于2007年1月进入小批量试生产阶段,预计当年生产3-5万台)。

  另外需要一提的是:海马汽车H1(2007年上市)1.5亿元的研发支出已反映在2005-2006年公司管理费用中,预计上市当年国产化率就可达到80%以上。因此,我们的判断是,只要H1定价合理、质量可靠,这应该是一款“可以赚钱”的自主品牌新车。

  公司历史背景特殊:海马通过技术引入马自达产品,进行SKD组装生产,在仅向马自达支付少量的技术提成费的背景下,2002-2004年,很快完成了原始积累。

  中方具有强烈的国产化意识:[1]公司率先国产化采购,引进多家零部件企业入驻海马工业园就近配套,比如向台资采购车身模具,向万向采购底盘,向宝钢采购汽车钢板;[2]公司很快将原始积累投入到国产化建设上:2005年,开始进行15万辆发动机产能建设,期望通过提高关键零部件总成自制率来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海马零部件配套体系的背景资料:海口周边已建成21家为海马配套的零部件厂,其中8家直接落户海马工业园(一期),主要提供车身冲压件、全车座椅、保险杠、仪表板、前后轴总成、天窗、门饰板和方向盘等零部件。另外14家零部件配套厂拟建立于海马工业园(二期),提供包括汽车钣金件、仪表板、密封件、减振器、排气管、汽车空调、电子转向系统、线束等在内的多种汽车零部件;其中5家配套厂已动工,计划2007年陆续投产。

  海马销售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是海马汽车的总代理商。从公司披露的2005年财务数据看,海马销售与海马汽车净利润比大致是13:100。我们模型中,对海马销售净利润预测延续了上述趋势。

  顺便一提的是,海马二级销售体系健全(与海马销售无产权关系):至2006年9月,海马汽车已在全国建立了135家4S店、180家维修服务店、91家3S店。健全的销售体系,将帮助海马汽车冲击2007年15万辆车的销售目标(较上年同比增长88%)。

  上海研发上海研发主要以乘用车研发为主,承担汽车造型、结构设计、CAE及整车试制、试验工作,是海马汽车的技术支撑体系,目前与多家公司进行技术合作。

  金盘物流相对于其他乘用车公司,海马汽车依赖地域优势以海运为主送车,目前的三大中转站是东莞、天津、上海。

  金盘物流仅为海马提供厂区到中转站、中转站到4S店的送车服务,并且为北汽现代、上海大众的陆路送车公司共享车队(避免单程运输)。

  上述地域优势、与其他陆路送车公司共享车队的做法,令偏居一隅的海马汽车单台送车费用控制在2500元左右,远低于其他公司。我们注意到,江铃汽车的单台送车费用大致在5000元左右,而江铃汽车是以显著的成本控制出名。

  从海马汽车四块资产的主要盈利表现看,金盘物流盈利最为稳定,2004-2008E,预计净利年复合增长率为26%。

  另外,需要一提的是,为增强金盘物流

竞争力,海马汽车又引入一小民营公司从事零部件物流服务。公司在2006年9月完成定向增发。为了保证数据具有可比性,我们假设2005年1月1日完成定向增发。

  海马汽车、海马销售、上海研发、金盘物流等主要单体盈利预测见P6-P12。

  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在2006年底于马自达许可证生产及品牌合作协议到期后,海马汽车将走自主品牌之路,即向奇瑞、吉利的发展模式快速靠拢。

  海马汽车能否解决可持续性发展,需要观察公司后续车型能否持续推出并获得市场认可,而这又与公司的研发支持息息相关。

  海马汽车2007年的新车是H1,排量为1.8L,目标对手为长安福特的M3、标志的307。从我们看到的样车看,外型比较时尚,内饰相对精致。我们需要进一步观察H1的上市定价以及销量表现。

  公司2008年的新车大致有二:轿车M2(排量1.3L-1.5L),SUVS3(排量2.0-2.4L)。

  1%金股问题目前,海南国资委将其持有的海马汽车1%的股权授权给海马股份管理,即海马股份享有海马汽车50%的收益权及51%的表决权,因此,海马股份不存在“不能对海马汽车并表”的风险。

  我们认为,1%股权的长期属向尚处于不确定状态,存在一定风险;但从一汽集团未在回购期限内回购上述股权、以及海南政府的地方利益出发,我们认为海南国资委长期持有这1%股权的可能性较大。

  2006年9月,海马股份开始计入定向增发资产损益。2007年,全年计入定向增发资产损益。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