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石炼化的利益是谁的利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7日 10:48 每日经济新闻

石炼化的利益是谁的利益

  作为中石化集团旗下主要炼油公司,S石炼化(下称“石炼化”,000783)正在走出一波业绩与股价完全悖反的行情。

  一系列的财务报告所披露的数据令人担忧。2006年三季报显示,与上年度期末相比,公司总资产、股东权益、每股净资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每股收益等主要财务指标处于势不可挡地急速坠落过程中:股东权益(不含少数股东权益)从上年度期末的893181598元急降至-672589650元,降幅为-175.30%;每股净资产从上年度期末的0.77元降至报告期的-0.58元,降幅为-175.32%;现金流量金额在报告期为-795294644,从年初到报告期末为-940859451.00,比上年同期减少-448.73%,减幅惊人。每股收益自然也呈负数,报告期为-0.57元,与上年同期比,降幅为-45.08%。公司十分“尽责”,接连发表预亏报告:继8月16日发布今年1-9月份预亏公告后,于10月24日再发2006年度业绩预亏公告。

  亏损的理由是一贯的,即年初以来原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国内成品油价格不到位。对于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创本年度新低而公司业绩却越来越糟糕的情况,公司有其自己的解释。公司董秘在10月2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俄罗斯原油供应商尤科斯石油公司破产,公司全年加工原油量预计减少近40万吨,目前尚无调配方案。另外,三季报显示受前期库存及原油计价期影响,以及原油价格下降带来的产品价格下跌压力,预计四季度仍将亏损。

  仅从业绩上来看,似乎一再印证这是一个根本不值得投资的公司。但吊诡的是,就是这样一个自毁形象连连发布红色警报的公司,却受到投资者的热烈追捧。石炼化的

股票价格从年初开始进入上升通道,从1.5元左右一直升至8元左右。

  投资者的狂热未必无理性,业绩数据每况愈下的公司未必真是衰如朽木。

  中石化一直在寻觅以一种在他们看来最优的方式整合石炼化,或卖壳,或回购,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但地球人都不知道的是,如果卖壳,中石化会以什么价格回购石炼化股份拥有的全部炼油资产,买壳方又会将什么类型的资产以什么样的价格置入上市公司?须知,中石化也许盘算的是,石炼化连年亏损,其拥有的炼油资产就不值什么钱,过往对旗下的上市公司的整合中,小股东、相关的监管机构不都是万马齐喑,让中石化在捍卫国家利益的大旗下顺利过关了吗?小股民的如意算盘是,石炼化本就是一个按中国证监会的要求三分开、独立运作、独立核算的独立上市公司,主营业务连年增长,主营业务连年亏损的政策性亏损公司,是中石化让他亏的,是成品油定价机制让他亏的。石炼化亏了,中石化不怕,他有财政部的补贴;石炼化亏了,石炼化的管理层不怕,因为中石化考核的是他们的炼油量,我们小股东不能也不会不明不白地同亏。

  但过往的故事告诉我们,那些国有类的大鳄,对其属下的公司,用之时视其为独立上市公司,不用时弃之如敝屣,甚至在国家利益旗号下要挟监管部门和小股民。对此,公众应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石炼化的一系列经营行为与其业绩的指向相反,似乎大股东对公司极有信心,给市场追捧提供了足够的理由。公司新建100万吨汽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完工投产,设计原油加工能力由350万吨/年扩容至500万吨/年;公司斥资1596万元投建的高压醇解法生物柴油绿色加工工艺中试装置已完成。这说明公司真正的掌控者对未来市场前景看好。公司的巨亏或者是暂时现象,或者根本就是烟幕弹。

  公司董秘提出的亏损理由同样令人生疑。原油价格下降带来的成品油价格下跌压力目前还停留于经营者的想像之中,发改委屡次表态透露出的是相反的信息。尤科斯公司破产早有信息,公司未能早作准备,并且以公司存货之充裕,应不至于受太大影响。截止第三季度期末为存货为1255697442元,第一季度期末为942122007元,多出31357543500元,其中大部分由母公司中石化供给,子公司的亏损成为母公司的赢利!国际原油市场价格的下跌却是实实在在的利好。石炼化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无论油价升也好跌也好,公司稳赔不赚,且越赔越多。

  从以上分析可知,公司虽然看好市场前景,却同时希望股价下跌,这才是公司屡屡报亏且亏损额越来越大的主因。怎样的公司会如此行事?

  石炼化的壳资源出售几乎呼之欲出。石炼化的股权结构集中而简单:总股本115444.43万股,第一大股东中石化独家持有79.73%的法人股,中石化对石炼化一言九鼎。

  中石化私有化浪潮涌动已久,势在必行。到目前为止,中石化用卖壳方式整合了湖北兴化、中国凤凰,用现金回购方式回购了齐鲁石化石油大明扬子石化中原油气,在香港市场以现金方式吸收合并了北京燕化和镇海炼化。在上述交易中,为了达到减少交易成本的目的,都用过打压股价的利器,如利润巨额报亏,以及对存货跌价准备等完成计提等常规做法。这样做的好处是换了个干净的壳资源,将炼油资产最后来个大挪移,正符合急需借干净、廉价之壳上市的企业所需。

  壳资源之所以值钱,无非是事实上的行政审准人为造成的壳资源短缺所致;无非是大股东可以独自操控资产定价,私授控制权与属意的下家。石炼化这样的企业,已完成市场发展初期的融资阶段性任务,本来是所费不多所得甚多,现在适时退出,一举摆脱股改对价纠葛,还平白可得一笔卖壳费,可谓一举数得。

  于是,我们看到出售壳资源的过程中狸猫换太子的好戏。在这出戏码中,唯一真正受到损害的是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他们在炼油企业扭亏的前夕被摒弃为利益的局外者。这种操控有违资本市场所有投资者权利平等的铁律,与

证券监管部门再三强调的一视同仁保护中小投资者的表态唱对台戏,也是对于《公司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公然对抗。

  与流通股股东为敌,正说明类似石炼化这样的上市公司缺乏独立的公司品格,从诞生之日开始,他们就是母公司的附属物。这从2005年12月国家财政部给予中石化集团100亿人民币政策性补偿,由母公司分配给石炼化2.34亿元人民币就可见一斑。这些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存在先天不足,由此也影响到上市之后的独立价值判断,缺乏独立性的后果就是对母公司的训诫亦步亦趋,唯控股股东利益马首是瞻。公司上市之后本应具有公共性,其利益不仅与控股股东,也与流通股股东紧紧捆绑在一起,这是促使投资者认为此类上市公司具有独立品格的根本理由。在更深广的意义上说,这些脱胎于集团母公司的子、孙公司的独立性与资本市场的公平性密切相关。

  很不幸,现在我们看到了相反的一幕,这些公司从上市到回购或者出售,命运完全操控于控股股东。现在,他们终于要回归于母体了。控股股东的利益必然是上市公司的利益皈依吗?当中石化等母公司的利益与普通投资者出现明显悖反时,市场有怎样的机制可以平衡明显的股价操控行为以维持公平态势?进一步说,在国资公共财政体系尚未理顺之时,中石化这样央企的利益果真是全体国民的利益吗?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