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上调对上市银行影响不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8日 14:04 证券日报

  □ 华东海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2006年11月1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2006年央行第三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也是2003年以来的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前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9%。央行认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大力回收银行体系流动性,流动性过剩状况有所缓解。但是,当前国际收支顺差矛盾仍较突出,银行体系新的过剩流动性仍在产生。根据流动性的动态变化,人民银行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巩固流动性调控成效。有关业内人士认为,本次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更是一种预防性措施。在利率短期内不具备提高条件的约束下,为达到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的效果,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几乎是短期内的唯一选择了。那么,央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银行业将带来什么影响?

  根据计算,三季度末各主要股份制银行的准备金率率情况为:浦发银行11.07%、深发展8.48%、民生银行15.1%、招行银行9.92%,华夏银行为11%左右(其存放央行款项和现金合并在一个项目里),因此除了深发展的资金面略紧张外,其他银行都高于9%的上调后法定准备金率,即便对于资金紧张的银行,也能通过拆借较方便的获得资金。业内人士认为,由于银行一般在年底前发放贷款都会明显减少,因此对银行的信贷增长影响很小。对于资金充裕的国有大银行来说,由于没有直接提高利率,在流动性充足的情况下,其提高同业拆借利率的空间很小。

  中小上市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较为充足,超额准备金率均在2%以上(深发展除外),流动性较好,这些银行若将超额准备金转为高利率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将获得收益。国有上市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较低,超额准备金率维持在1%左右。这些银行将面临调整高收益生息资产以满足多缴准备金的要求。

  总的来说,此次上调准备金率对于流动性较好的中小上市银行影响甚微,而对于流动性较差的国有上市银行影响相对较大。

  武汉新兰德余凯认为,央行的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体现了管理层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和市场资金流动性过剩的长期思路,是宏观调控进一步深化的表现。由于信贷规模的缩减受冲击的往往是中小型企业,而优质的上市公司往往现金流充沛,另外还有具有再融资功能,因此受宏观调控影响甚小,反而给了他们借此机会进行收购兼并的良机,反而构成一定利好。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今年有关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不断,而房地产

股票却不断走牛的原因所在了。

  从三季度上市公司报表看,虽然整体业绩出现增长,但是增长部分大部分来自于一些行业的龙头企业,说明目前的蓝筹行情有望进一步发展,同时大部分公司的股票可能面临着漫长的价值回归过程。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意味着宏观调控的进一步深入,可能将使“二八现象”现象越来越严重,投资者需要调整自己的投资理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