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海种业成为近期下跌明星 受累于市场机制缺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1日 08:58 中国经济时报

登海种业成为近期下跌明星受累于市场机制缺失

  -本报记者杨崇伟

  10月初,张桂平(化名)还满怀希望地看好登海种业(002041),然而事实给了他当头一棒,“最近几日登海种业竟成了市场的下跌明星,我已经连遭两个跌停。”10月30日,张桂平对中国经济时报说。

  玉米种销售遇阻导致业绩拐点?

  自今年6月28日股价达到20.5元的高位后,登海种业迅速走弱。至8月21日,这个明星的农业类公司

股票就大幅下跌到10.31元的低位。10月31日,创下7.92元的新低。

  “确实令人有点措手不及,我认识的一些投资者前期对公司股票只得忍痛割肉。”10月31日,北京一家私募基金经理对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分析。“关键是业绩出了毛病,突然从绩优股票沦为预警股票,这反映出公司业绩出现了拐点,而经过长时间上涨,公司股票处于高位,大幅下跌就是惟一的选择。”

  的确,在今年牛市冲天的环境中狂泻,公司业绩的突变是关键原因。始料不及也是大多数挑战者的感受。

  今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4207.18万元,每股收益0.48元,应该说,这是一份不错的业绩报表。但7月10日公司发布了中期业绩预减公告。

  公司称,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预计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60%-70%。由此直接导致了公司股票价格的雪崩。

  公司业绩预减的原因有三:一是全国有四家公司共同生产经营“郑单958”玉米品种,共约有2.5亿公斤、约占全国玉米种子总需求量的25%,在黄淮海区和东华北部分区域大量倾销,对公司

自主研发、独占经营的产品的销售造成极大的冲击,直接导致本公司主营产品的销售量的大幅度下降;二是国家为了促进农民增收,对农民实行良种补贴政策,但在公司产品的主要销售区域,部分执行部门在各自的辖区内实行指定品种、限价购种、定向发放补贴的做法,而将公司的产品排除在指定品种之外,同时冲击了公司的产品价格,直接影响产品销售量和销售收入;三是生产成本加大。主要制种区为保证制种农户的收入,提高了种子收购最低保护价,每亩地制种生产成本较往年增加了约18%,导致利润下降。

  看起来,公司看家的业务——玉米种销售遭受到强大竞争,玉米种销售业务突遭“滑铁卢”。

  众所周知,身为登海种业创始人和董事长的李登海,有“杂交玉米之父”的美誉,与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并称“南袁北李”。公司主要从事玉米新品种的培育与销售,其开发的“登海超试1号”单产达到1402.86公斤,将世界夏玉米单产纪录提高了27.96%。

  玉米种销售遇阻,对公司来说是相当大的打击。有熟悉公司情况的人士对中国经济时报说,登海种业品种表现一般,影响了百姓积极性;另外公司对利润返还太少,导致经销商信心不足;另外内部管理有问题,遇到危机事件反应太慢。

  或许是真的反应太慢,二季度销售的问题难以得到妥善的解决,公司中报实现净利润2442.3万元,三季度更是下滑到609.58万元。

  “一流的科研,四流的管理”拖累企业

  所有的登海种业投资者都非常着急,包括李登海本人。

  公司在9月25日举行的投资者现场调研及交流会上,李登海就公司短时间内业绩出现大幅下滑问题坦承了公司的失误。

  李登海认为,目前在玉米种子行业,登海种业面临的最大竞争对手便是黑马“郑丹958”,“郑丹958”是2003年河南科技研究所研制成功的,目前全国有四家公司生产经营。凭借高产、稳产、生长周期短等特点,“郑丹958”在全国的种植面积迅速铺开,一度占领整个玉米种子市场的25%。而登海种业在玉米种子市场占有率仅为6%-7%。面对郑丹958的冲击,公司管理层没有立即引起高度注视,公司在销售价格、销售模式等方面,没有根据市场的反馈做出快速反应,没能及时更进和及时调整,致使四、五、六月份黄淮海区域的销售高峰没有实现原来销售高峰,导致业绩下滑。

  业绩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李登海对公司现状的概括可能更能说明问题。他说,公司的现状是“一流的科研,二流的生产,三流的营销,四流的管理。”

  且不说李登海对公司现状的描述是否正确,单凭这简单的总结,足以看出公司实际面临极为严重的内部运作问题。

  这表明公司虽然已经上市,成为公众类的上市公司,但并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的运行机制,缺乏市场竞争的行为,看起来公司倒更像一个搞科研的机构。

  由于上半年公司产品销售量的大幅下降,公司今年中报的库存达到2.09亿元,同比增长24.7%,而三季度存货继续攀升,达到2.33亿元。

  种子行业的特殊性表明,公司玉米种销售收入骤降,不仅仅是公司当期的问题,下期会面临更严重的问题。

  玉米种库存时间越长,其发芽率下降得越多、玉米种的质量越差,相应的市场价格越低,计提的存货减值准备越多,会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的影响。2007年由于公司存在很多库存,新制的种子不会很多,使得其种子质量也比往年有所降低,而公司也只能低价销售这部分种子度过库存难关。这无疑会对今后业绩造成难以衡量的影响。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