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制药(600422):在并购中潜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7日 14:54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 ||||||||
被华立集团并购,使昆明制药成为华立系青蒿素家族的重要成员,此后昆明制药通过并构改变劣势,也尝到并构的艰辛滋味 □方仪 张敏/文 昆明制药(资讯 行情 论坛)(600422)依靠大股东浙江华立集团的并购谋略,和华立集
青蒿素故事中的主角 11月28日,昆明制药公告称,公司将于2004年11月17日至2005年12月31日期间向瑞士诺华制药公司(下称诺华制药)供应蒿甲醚原料药。 同日,华立控股也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于2004年11月17日至2005年8月31日期间向诺华制药供应6000公斤青蒿素原料药。 青蒿素是中国惟一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可的按西药研究标准开发的中药,也是中国仅有的两个收入世界药典的中药之一(另一个是麻黄素)。青蒿素的主要目标市场不仅是国内市场,更多的是国际市场。作为抗疟疾骨干药“奎宁”的替代药物,青蒿素市场潜力巨大。 据资料显示,未来10年内,青蒿素类产品将在全球市场上形成约15亿-20亿美元的销售额。据了解,WHO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计划2005年在中国采购4亿美元以上的青蒿素药物制剂。 而2002年8月,华立集团斥资1.7亿元,从云南医药集团、红塔集团等3家公司手中购得昆明制药29%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从1999年底华立集团开始介入青蒿素产业链的打造,几年来,通过收购或战略合作等方式,掌握着国内青蒿素产品生产总量的85%以上,逐步实施“青蒿种植—加工提炼—成药制造—科研开发—国际营销”一体化经营策略,构建了完整的青蒿素产业链。 昆明制药本身就是国内青蒿素主要厂商之一,其主营产品有:蒿甲醚系列、三七系列、天麻素系列药品等。其中,蒿甲醚系列药品主要包括蒿甲醚原料药、蒿甲醚注射液、复方蒿甲醚片、蒿甲醚胶囊、蒿甲醚片等,而且,蒿甲醚及其注射液的生产工艺和青蒿素的提取分离技术是国家秘密技术项目,青蒿素、蒿甲醚注射液为国家级一类新药。 昆明制药占据青蒿素产业链中最关键的一环,但是公司在发展中却有着软肋,那就是原料供应却要仰人鼻息,其主要原料青蒿素90%源自华立集团的子公司。当初,华立集团就是使出威胁切断原料供应的杀手锏,顺利实现了对昆明制药的收购。纳入华立系后,有了华立集团青蒿素原料垄断地位的支撑,昆明制药在该产业中才得以高枕无忧,并开始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2003年,公司三大天然植物药蒿甲醚系列、三七系列和天麻系列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了55.82%、149.53%和55.95%,公司利润率高达79.19%,显示出超乎常规的盈利能力。 青蒿素帝国一员 华立集团在成为昆明制药事实上的第一大股东后,就拟通过法定程序将青蒿素成药产业链中的成药段整合到昆明制药。而此时的华立集团已经构建了一个庞大的青蒿素帝国。 1999年华立集团收购重庆川仪,通过置换医药资产,改名为华立控股。2000年5月,华立控股出资500万元与地方政府共同组建重庆华阳自然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推广青蒿的人工种植,同时进行周边青蒿的收购,完成原料整合。 华立控股于2000年12月兼并了当时国内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青蒿素提炼企业重庆武陵山制药厂,改组为重庆华立武陵山制药有限公司。2001年10月华立控股又收购了湖南吉首制药厂,并改组为华立(吉首)青蒿素有限公司。据了解,上述这两家制药厂所生产的青蒿素占我国青蒿素产量的80%以上。 2001年12月,华立控股与广州健桥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自然人共同组建广州华立健桥药业有限公司,开发研究新型青蒿素类抗疟药物。 华立控股还在2002年11月收购了在青蒿素类药物国际营销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北京科泰新技术公司,获得了青蒿素类药物的国际市场营销网络和渠道。 此前的2002年8月,华立控股就与北京科泰新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万辉集团开始合作,不仅获得了一条青蒿素类药物国际市场营销通道,而且获取了青蒿素类药物相关的知识产权。因为1992年,科泰、万辉集团就共同出资向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购买了双氢青蒿素片剂的知识产权。 至此,华立集团几乎控制了整个青蒿素产业。在这样的格局下,昆明制药受益匪浅。 自1999年至2001年主营业务连续3年停滞不前的昆明制药,2003年青蒿素类蒿甲醚系列产品实现销售收入5198万元,比上年增长55.82%;青蒿素抗疟药物出口贸易实现新突破,2003年销售收入达591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非洲市场销售取得实质性突破,获得加纳、加蓬等国注册批准并实现销售,还首次获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蒿甲醚注射液采购单。 2004年5月18日,重庆酉阳政府与华立控股签署协议,双方计划在酉阳种植青蒿1.5万亩,建立基于GAP标准的青蒿规范化种植基地。垄断了青蒿素原料市场的华立集团已经走进了WHO等联合国组织的视野,在全球青蒿素市场上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2004年7月底,WHO计划2005年前从重庆酉阳县购买1亿人份、价值3亿元的青蒿素类抗疟药,而该地区的青蒿素正是华立集团所控制。 目前,华立集团正在实行几项重要的工作:“公关”WHO,争取进入WHO的人道主义采购计划;积极通过自己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推介,力争进入疫区国家的政府采购计划;在区域市场,与当地企业合作生产,逐步实现销地生产等。 而这些关节的打通,对昆明制药的发展无疑是大有帮助。因为10年前,诺华制药作为一家国际制药企业与昆明制药签下协议,开发青蒿素药品,并由诺华制药负责该药品欧美国家的注册和销售。但按照协议昆明制药还是需要每年为诺华提供青蒿素原料。 并购扭转劣势 自华立集团入主后,昆明制药的并购步伐也明显加快。2003年就发生了三起大的并购案,先后受让ST英特(资讯 行情 论坛)(000411)的全资子公司浙江英特药业有限责任公司49%的股权、收购云南金泰得三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57.39%的股权、及收购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65%的股权。而这三个大的收购行动有利于扭转公司原有的不利局面。 以前昆明制药的产品具有地源优势,而且技术含量也较高,但由于营销能力薄弱,致使公司近年业绩始终止步不前。主要问题表现在,昆明制药营销网络覆盖面较小,其现有产品国内市场仍然集中于云南省内,在全国推广的进展缓慢;另外营销思路不清,策略有待进一步调整;加之专业推广能力差,其主要与经销商联合开发市场,未组建专业推广队伍,致使产品销售终端处于无人管理状态。 昆明制药原市场基础最薄弱的就是华东市场,创建一个快捷而坚实的平台,增加公司主流产品的销售及公司在华东市场的竞争力成为当务之急。2002年11月28日昆明制药四届一次董事会及2002年12月9日昆明制药2002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以9148.3万元的价格收购浙江英特药业有限责任公司49%的股权。 浙江英特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是1998年由四家国有医药公司重组成立,当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为5.19亿元。到2002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了346%,达到了14.8亿元,平均年销售额增幅27%。2002年,该公司销售规模位居浙江省医药商业企业首位,在全国医药商业企业销售排名中位居第十二位。 2003年7月1日昆明制药四届六次董事会及2003年9月26日昆明制药2003年度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将原募集资金项目“天然药物冻干粉针项目”的节余资金2424万元用于收购云南金泰得三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57.39%的股权议案。这也是公司为加快发展天然药物产业,整合具有竞争优势的三七资源,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强主营业务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然措施。 而收购昆明中药厂65%的股权体现了昆明制药在中药领域进行扩张与整合的决心,以及形成一个以天然药物为主体,涵盖中药、化学药和医药流通产业的完整医药产业群格局的策略。 但是,昆明制药的收购并不一帆风顺。目前该公司已经和ST英特对簿公堂,就英特药业剩余50%的股权开始诉讼。 原来,在2003年,昆明制药在与ST英特签订英特药业49%股权转让时,就曾有补充约定,日后,昆明制药可以受让英特药业的另外50%股权。但是,此后ST英特并没有遵守约定,导致股权转让一事拖至今日都无法解决。 显然,昆明制药后期对并购企业的整合将成为关注的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