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各地救经济 三板斧期待新思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1日 12:2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记者 李洋

  春寒料峭。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如何在新的一年里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地方政府目前最急迫的问题。各地面临的首要任务之一是扭转经济增长的下行趋势。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的重中之重,则是保证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

  为此,各地“八仙过海”救经济,大体归结为“三板斧”,即扩大投资、刺激消费和稳定房地产市场。

  首先,通过巨额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确保GDP增速,无疑是从短期看最简单有效的办法之一。

  自去年年末以来,地方政府陆续宣布了经济刺激方案,目前投资总额达到十八万亿元人民币,有关项目还要等待中央批准。据媒体披露,这十八万亿元的绝大部分都会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去。例如北京、上海等地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云南,吉林等地新建铁路公路等。

  而真正实现这十八万亿元投资又谈何容易,巨额资金的来源已经成了各方瞩目的焦点。一些省市官员已经坦言本地区的财政压力加剧,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因此,发行地方债的议题已经迫在眉睫,此事势必在全国“两会”中受到高度关注。

  其次,为了因应民间消费能力不足,广东等多个沿海地区以及四川等地针对不同范围的群体发放了“消费券”拉动经济,扩大内需,目前反响较好。消费券的名目种类也开始增多,杭州镇江等地主要发行旅游消费券,成都则向困难群众发放了三千七百万元的消费券,一些地方还准备发行教育消费券,就业培训消费券等。

  消费券的发行引起民众的热烈讨论,是否可以在全国推广也将成为“两会”代表、委员讨论的话题。但由于各地的具体情况不同,目前还不能被各地迅速接受,民间也有质疑消费券公平性和合法性的声音。

  第三,为了稳定房地产市场,各地相继出台了刺激政策。如重庆研究施行“购房退税”政策,武汉等地则推出了“购房入户”政策。购房将享有退税,加入当地户籍等多项利好。但这些政策在各地引起了很大争议。

  地方挥出“三板斧”,投入资金的规模很大,但争论也很多,着力点大都在投资消费等项目上,具体成效仍然有待观察。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措施都是短期救急之策,并非长远之道。富有改革精神的新举措则在争议声中逐步推进。广东开风气之先,提出“腾笼换鸟”和“双转移”政策,不失为拯救经济的新举措。

  此项措施的背景是,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经济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所受影响最为沉重,因此要在推进产业转型和技术创新上下苦功,以更强大的姿态应对国内外竞争。加工贸易型企业倒闭被视为发展的必要代价。

  而这项措施在实行过程初期就引起了争论。广东省省委书记汪洋所提出的“广东倒闭的都是落后企业,政府不会救”的言论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支持“腾笼换鸟”者认为,此举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建立支柱产业,进而能够在全国率先垂范。而反对者则认为当前解决就业存在一定困难,此举应该缓行;“腾笼换鸟”实为“腾笼逼鸟”之说一时甚嚣尘上,改革压力陡然加大。汪洋则坚定地表示,一定会把该项措施继续进行下去。

  在本次全国“两会”上,各地代表和委员将会结合本地区的实际讨论深化改革开放和推动科学发展的措施。今年也是“十一五”计划的关键之年,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地方究竟能有多少举措可供全国借鉴?“腾笼换鸟”政策或为其中之一。各地循序渐进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实现产业优化升级,抵御经济危机的能力或许能逐渐增强。

    相关专题:

    聚焦创业板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