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挂牌的28家公司良莠不齐。投资者应重点关注其行业发展空间和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具备这两个因素,才能支撑发行价和市盈率“双高”
《投资者报》研究员 周俊
创业板上市公司还未正式出生,就已经晋升到高股价、高市盈率、高市净率的“三高”阶层了。
一边是这些上市公司因为获得超额融资的窃喜,一边是投资者将要承受“三高”的战战兢兢。首批挂牌的28家创业板公司是否真的“三高”?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认为,对于这批公司,首先要澄清的是,由于它们的融资额将全部纳入上市公司净资产,部分为股本,部分为资本公积,这就意味着,发行价越高,将会使得上市公司净资产越高,从而使得市净率越接近1。因此,仅就高发行价而言,高市净率实际上不成立,只有出现上市后的暴涨,高市净率才可能出现。
除去市净率指标,首批28家公司又是否具有高发行价、高市盈率的“双高”?
如果我们告诉你,目前A股中小板的平均市盈率达到42.8倍,而小盘绩优板块平均市盈率高达58.8倍,那么,你或许要重新审视对创业板“双高”的认识。
根据我们的统计,按整体法计算,创业板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发行后的平均市盈率为50倍,高于中小板但低于小盘绩优板块。期待中的高成长性和投资者的新鲜感让50倍的市盈率并不离谱。因此,高发行价、高市盈率“双高”是事实,但并不意外。
不过,一个毫无疑问的结论是,尽管只有28家公司,它们仍良莠不齐。我们会对它们的财务数据有所梳理,但这只是给投资者一个角度的参考,创业板公司由于规模小,财务数据对判断它们的成长能力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因此,我们将重点关注它们的行业发展空间和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具备这两个因素,创业板公司才能获得未来的高成长能力,也才能支撑它们的“双高”。
财务数据不是唯一依据
我们需要再次重申,对创业板公司的成长能力进行评估时,财务数据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同样,在评价发行价和发行市盈率是否过高时,以财务数据体现出的业绩优劣也不构成判断依据。
其原因是,一方面,这些公司仍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太小,无论是收入,还是利润,会计核算部门都存在较大的财务数据操纵和平滑空间,不排除这些上市公司中大量存在为上市而进行的虚构收入、降低费用、平滑利润等行为。
另一方面,尽管这些公司目前的财务数据与表现出的业绩彼此之间存在差异,但它们毕竟都处于成长初期,长期看,目前的差距微不足道。
因此,我们并不十分在意28家首批上市创业板公司的过往财务表现,我们更关注它们所在行业的前景和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公司同样如此。
在我们看来,产业无朝阳、夕阳之分,却有红海、蓝海之别。夕阳产业定义广泛,其中也存在成长迅速的优质公司,某些细分领域也有着非常好的增长空间,一些所谓的朝阳产业则可能因为新进入者众多而竞争激烈、利润低下。
对于创业板公司这种规模小的公司来说,进入红海市场,剧烈的竞争将使它们在发展中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与原有竞争者以低价等方式争夺市场份额的过程中,势必将大幅降低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时也难以在短期内获得份额的增长。因此,进入成长性优秀的蓝海领域,是创业板获得优秀成长能力的重要基础。
同时,创业板公司自身必须拥有支撑快速增长的核心竞争力,即便目前业绩欠佳,未来的成长也足以使其成为行业翘楚,从而支撑其在资本市场的高市盈率。
核心竞争力, 是一家公司隐含在核心产品或服务中的知识或技能,或两者的结合体,这是公司长期经营中形成的,是其他竞争对手无法复制的。它可以是产品的独特性和技术优势、高质量的服务、优秀的成本控制能力,也可以是优秀的管理团队、有效的运营机制、独特的营销能力等等。
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即便看上去它很小也很健康,它也可能已经是一家“老”公司,因为它已经长不大了。
创业板“双高”真伪
从发行价和发行市盈率的绝对值看,创业板确实存在“双高”。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平均发行价25.4元,按整体法计算的平均发行市盈率达到50倍。
28家公司中, 超过平均市盈率的有18家,占比达64%,发行价最高的是60元的红日药业,发行市盈率最高的是82.22倍的鼎汉科技。发行价最低的是11.3元的金亚科技,发行市盈率最低的是上海佳豪,但也达到了40.12倍。
尽管“双高”已为事实,但并不意外。在分析了中小板和主板小盘绩优板块的估值情况之后,我们认为,创业板高市盈率如实反映了市场对它们高成长性的期待。
截至10月21日,整体法计算的中小板公司平均市盈率为42.8倍,主板小盘绩优股市盈率则达到了58.8倍。创业板发行市盈率介于两者之间,对于投资者来说,首批上市公司具有稀缺性和新鲜感,并且对它们有较大的成长性预期,因此,50倍的市盈率尽管绝对值较高,但却在预期之中。
另外,这28家公司中,有25家在主板有相对应的Wind四级行业,我们将这25家公司的发行市盈率与主板相应行业整体市盈率做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有7家公司发行市盈率低于主板对应行业市盈率,另有5家公司的溢价在20%以内。
这表明,与主板公司相比,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依然有近五成具有不错的估值优势。
就每家公司而言,由于28家公司的所在产业和核心竞争力差异,它们的未来成长能力也存在差异,这从根本上决定它们的发行市盈率是否合理。
为帮助投资者了解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的投资机会,我们逐一分析它们的产业竞争情况、核心竞争力,从而分析它们的未来成长能力,并对它们的发行市盈率进行评估,对新股上市首日给出我们的投资建议。
按照所评估的估值优势水平,我们对28家公司的投资建议分为四类:积极参与、适当参与、观望等待、暂时回避。
积极参与是指发行市盈率被低估,具有良好的估值优势;适当参与,指发行市盈率存在一定的估值优势,投资者应控制参与仓位;观望等待,指公司发行市盈率基本适中,投资者可等待合适的时机再行投资;暂时回避,则意味着发行市盈率偏高,投资者目前进行投资的风险较大。
尽管有些公司的发行市盈率在28家公司中不高,但若业务成长能力欠佳,它也不具备估值优势,如上海佳豪等。一些公司尽管发行市盈率略高,但行业增长空间良好,核心竞争力清晰,我们也建议投资者参与,如探路者等。
具体而言, 我们建议积极参与的公司分别为华星创业、南风股份、安科生物、硅宝科技、中元华电、探路者、乐普医疗;适当参与的有金亚科技、大禹节水、银江股份、亿纬锂能、红日药业、立思辰、华谊兄弟;观望等待的是上海佳豪、莱美药业、特锐德、北陆药业、新宁物流、汉威电子、网宿科技;对于吉峰农机、华测检测、爱尔眼科、机器人、神州泰岳、宝德股份、鼎汉技术,我们建议暂时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