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创业板与纳斯达克:一代人的两条路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1日 17:10  《创业家》杂志

  一代人,两条路

  尽管是同一代人所创造,但创业板30家和纳斯达克30家本质上是不同商业哲学的产物

  文|《创业家》杂志社社长 牛文文

  同样是源自中国的创新型中小公司,创业板30家和纳斯达克30家的创始人有什么不同?

  光是这个问题的提出,就让《创业家》杂志和HAY(合益)集团双方的工作人员沉浸在一种兴奋甚至亢奋的情绪中。中国如今似乎是全球各种商业创新潮流的巨大试验场,它在默默向世人展示着创造性和多样性的魅力,而创始人是其中最具活力的物种之一。

  研究果然发现了一系列有趣的差别(参见本期《创业家》杂志封面专题“创始人物种研究”)。一个强烈的印象是:这两个群体,实质上是一代人,只不过命运让他们走上了两条发展道路。

  纳斯达克30家和创业板30家的创始人,绝大多数都出生在1960年代和1970早期,在80年代上大学,90年代晚期创业。从年代上看,他们是同一代创业者。但这同一代创始人,因为上市时间相差了整整一倍(5年),往往被误以为是两代企业两代人。以华谊兄弟创始人王忠军为例,他的投资人阿里巴巴马云和分众江南春虽然比他稍晚创业,但早已名满天下,难怪王忠军的华谊兄弟在人们印象中,就好象是这两家牛公司孵化出来的子公司。

  尽管是一代人,但创业板30家和纳斯达克30家本质上是不同商业哲学的产物。纳斯达克30家创始人以海归为主,基本上都深受美式新经济商业理念的影响,他们创业时几乎就有鲜明的创造性的商业模式,都接受了美式VC的投资,都信奉先做大流量/规模再考虑盈利的哲学,都痴迷于速度和爆发力,在创业5年左右快速上市——上市地都在纳斯达克和香港。他们是“美元下的蛋”,是美式商业思维和美式资本滋养出的“明星”。假如要给他们一个形象的称谓,我愿意把他们称作“奔马”。

  相比之下,创业板30家创始人则更像是一群“骆驼”(参见《创业家》杂志2009年第10期封面文章“骆驼公司”)。纳斯达克创始人往往源于对产业趋势和新技术新模式的突破,因而能得到海外VC的青睐,敢在业务亏损的情况下靠VC的钱放手一搏;而创业板创始人往往在细分的利基市场起家,更多地依赖于各方面资源关系的积累,逐步从量变到质变。他们比“奔马明星”普遍晚5年上市,让这些创业板企业的创始人练就了更强的忍耐力。他们身上有更多的本土生存智慧,稳健、周全、耐心。

  “奔马”和“骆驼”,谁会更有未来?这恐怕是读者更为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这个创始人物种研究的深层动因。

  “奔马”已经接受了资本市场的优胜劣汰。纳市30家,迄今已有50%的公司股价破发,40%的创始人已经被迫离开公司。但与此同时,少数几家经受住了考验的公司,如百度、盛大、网易、携程等,资源进一步向其集中,有望奔向国际一流公司。

  “骆驼”的路还刚刚开始。不过,从A股市场的特点和历史惯性考虑,创业板企业也许不大会经受纳市30家兄弟那么严酷的考验。可以预料,30家中的大部分企业能够比较轻松地满足创业板规定的条件生存下来。而骆驼型创始人的本土生存智慧,也会让企业发展得更平稳。最重要的,他们不大会像王志东、吴鹰那样,被迫因经营不善或股东分歧而下台。

  但如果真是这样,我们也可以大胆预测,创业板30家将更难出现人们期盼中的可以代表中国的国际一流公司。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