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创业板少拿动态市盈率作幌子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4日 00:51  中国经济周刊

  创业板少拿“动态市盈率”作幌子

  《中国经济周刊》评论员

  经国务院同意,证监会批准深圳证券交易所设立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已于10月30日挂牌上市。

  我们祝愿新生的创业板振翅高飞、鹏程万里,最大限度地完成其自身独特的定位与使命。

  当然,连接现实与愿望的道路不会总是一马平川,这一点,尤其对于长期落后、封闭的内地资本市场而言更是如此。大量存在的深层次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问题不仅在过去很长时期内不断阻挠主板市场稳步发展,而且还将在未来很长时期内不断干扰创业板市场走向成熟。

  内地股市圈钱、恶炒成风的不良习气已经初露端倪于刚刚起步的创业板市场。统计数据显示,仅以发行价而论,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平均静态市盈率即已高达56.7倍。虽然创业板上市公司一般具有高成长性特征,其平均市盈率高于相应主板市场亦属正常,但以往教训反复表明,成熟市场较为普遍的一般规律未必适合内地股市。放眼全球,真正行之有效的创业板市场也只有美国纳斯达克一家。可见,“因为高成长性,所以高市盈率”的逻辑推演,必定还需要其他众多隐含条件同时满足才能成立。

  然而内地股市偏偏非常热衷“动态市盈率”一词。身处中国这样一个经济高速扩张中的新兴国家,透支未来业绩以利当下圈钱之用总是有着“十足”的理由和便利。不要说创业板市场,就是在主板市场,2007年10月间A股平均静态市盈率也曾达到过69.59倍,那时口口声声“1万点不见不散”的人,也是把动态市盈率作为幌子。

  我们并不反对把动态市盈率作为股票估值的依据之一,只不过,鉴于内地股市圈钱、恶炒屡见不鲜的博傻旧习,我们认为有必要在此提醒中小投资者,动态市盈率着实是一个很难在实践中准确把握的估值依据,其易操纵性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得到论证:

  其一,中国新兴加转轨的特殊国情固然经常为企业提供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机遇,但此基本国情必然衍生的另一重辨证关系则是,中国企业的发展前景很难从历史数据中合理地测知。譬如说,2007年A股股指疯长至历史峰值6124点之前,当年前三季度A股市场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高达66.93%,就连规模最为庞大的商业银行也在其时纷纷取得井喷式增长,而根据这种显然无法长期维系的非常规增长推算得出的所谓“动态市盈率并不算高”的荒唐结论,竟然也曾信徒众多。

  其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高成长性其实只是一种先验的认定。除了纳市,其他众多基础条件远优于内地的成熟市场创业板并未如愿孵化出足够多的高成长性企业(如德国、香港等),这说明金融深化至多只是企业成长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由此再结合我国近年来技术变化表现突出(因为资金大量投入)但技术效率退化明显的客观事实,综合判断,对于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发展前景,以及据此测算的动态市盈率,着实不应作不切实际、过于乐观的虚妄想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