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创业板上市公司最大风险: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7日 02:06  证券日报

  □ 本报记者 白宝玉

  国内创业板历经十年磨剑,终于即将拔剑而出。但亮剑的结果,不见得是投资者满载而归。

  从风险角度来讲,从事创业板投资的风险多种多样,在招股说明书中每个公司皆有眼花缭乱的描述: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竞争风险、人才风险、法律风险等等,不一而足。

  事实上,这些完美的风险提示,对于一般的投资者,的确是不知所云。

  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

  当然,也不是说招股说明书中所列的这些风险没用,而是都有用。正是由于这些风险既多,且又都实实在在的存在,所以任何一个风险皆有可能对一家创业公司造成严重的伤害,有时甚至是致命的。

  其中关键的原因,还在于“创业”二字,因为公司成立时间还不太长,因而“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

  创业类公司与主板上市公司相比,犹如幼儿与成年人,一个小小的疾病都可能对幼儿造成严重的伤害,如果治疗不妥更是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而成年人则不同,头痛脑热的病,或许根本就无需吃药打针就过去了。

  创业板上市公司一般成立时间不长,公司自身和自我积累的资源都不多。比如自有资本,一般只有几千万元,好一点的,有几个亿。市场经验、管理、技术和人才等资源都比较欠缺。一旦有意外事件冲击,公司应变能力和自有资源恐怕就跟不上。

  例如5年前,西北有一家成立数年的城市商业银行,平时奉公守法,兢兢业业。但在经营中向一关联集团贷款约12亿元,结果该集团崩塌,贷款无法收回。而该银行自有资本才3亿多元,造成该银行“技术性破产”。同时,存款人纷纷从该银行提款回避可能性的损失,该银行顿时陷入困境,幸而地方政府全力拯救才成功渡过难关。

  上述案例或许比较极端,但由此可见,创业类公司风险之大。可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四大国有银行,那也只是影响业绩而已,不会危急性命。

  高风险不等于高收益

  此外,投投资者还需要注意的是,好公司并不一定带来好的回报。

  国内创业板从一诞生就被贴上了“三高”(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市净率)标签。

  据统计,以2008年摊薄每股收益计算,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市盈率平均为55倍,而第二批、第三批的平均发行市盈率分别为57.19倍和57.51倍。全部28家公司中,静态市盈率最高的为鼎汉技术,超过了82倍;最低的为上海佳豪,也高达40倍。

  而在被称为最成功的创业板市场——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其发行市盈率对主板市场一直保持着一倍左右的溢价,以主板平均15倍左右的市盈率计算,创业板的发行市盈率仅为30倍左右,金融危机前,平均市盈率为34倍。

  因而,甚至有投行人士指出, “(交易中)创业板最大的风险在于市盈率太高”,投资者恐怕很难获利。即使是参与,也只能是热炒一把而已。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