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君强
中国股民历来有“炒新”的习惯,但这一传统到了创业板失灵,管理层精心打造的“中国纳斯达克”即将推出之际,投资者竟然不买账。
据深交所统计,截至8月30日,创业板开户率仅3.68%。这下,管理层着急了,下发通知要求各券商提醒有意愿参与创业板交易的客户尽早签署《风险揭示书》。券商们群策群力,发短信、打电话提醒,周末加班办理,采取各种优惠措施动员投资者开户,但投资者依然反应平淡。经过一周多的努力,创业板开户率仍然只有4.86%。
这个局面恐怕与管理层当初的预想大相径庭。回想当初,管理层最担心投资者过度参与创业板,一心严防爆炒,特别设置门槛:开户不满两年不准投资创业板,欲将入市时间短、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投资者挡在创业板之外,谁曾想到这符合条件的5000多万的投资者却是如此“理性”,如果按照已有节奏,离首批创业板企业上市不过一个多月,95%的投资者却仍处于观望阶段。
投资者不急,其实容易理解,一是创业板相关交易规则、程序仍不完善,投资者仍在观察中,其次,相关部门前期过度强调了创业板的高风险性,让部分投资者望而却步。最主要是因为创业板仍是个全新的市场,在财富效应没有显现之前,投资者缺乏参与的动力。
相反,管理层此时显得着急,值得玩味。如果说创业板爆炒是管理层要预防的,那么创业板遇冷则是管理层更不想看到的。所谓十年磨一剑,从中央各部委到地方政府,在参与创业板的筹备中,都具备了领取政绩的可能性,特别是国庆60周年的特殊政治气氛中,创业板的平稳推出,更成为管理层工作的重中之重。
当初为了遏制爆炒,管理层想出来打包上市的方法,即一次上市数十家公司,一是分散炒作资金,二也是更早地帮助更多中小企业获得融资。为此,第一批审理的企业就达到100多家,目前第二批申报企业也在准备中。但萝卜快了不洗泥,虽然第一批公司被认为质地最为优良,但不少企业在行业里只能算二三流,而个别服装、地产公司竟然也入围,被包装成“高成长性”,更让人生疑。
不仅如此,第一批已受理的申报企业中,一些企业股权混乱、违反证券法增资扩股、不符合公开上市条件的新闻,已经开始见诸媒体。
公然挑战法律法规的事情,在中国资本市场并不罕见。某证券公司可以不通过发审委,而仅靠证监会办公厅一纸公文就能上市;而近日,某个大型国企,每股净资产只有0.3元,负债率高达94%,也可以堂而皇之地到A股圈钱近200亿。同一个制度环境和监管体系之下,我们有理由怀疑在申报创业板的企业中,不乏滥竽充数、以次充好者。
对于管理层而言,既然采取了更具行政色彩的审核制而非证券交易所主导的登记备案制,就有责任和义务做好创业板的看门人。过于着急的结果,只能是泥沙俱下,鱼目混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