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终于,深圳创业板市场即将破茧而出了。这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对于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必将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即便商业银行服务改进了、政府扶持政策给足了、创业板市场开通了,恐怕仍然难以彻底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原因就在于,商业银行天生地厌恶风险和国家政策扶持空间十分有限,都制约了它们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发挥作用;更重要的是,创业板市场容量非常有限,不可能同时满足全国近千万家中小企业融资和数万家非上市公众公司融资与股权转让需要。因此,在推出创业板市场之后,我们还必须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上进一步做文章。
但是,人们对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并未形成统一认识;已达成共识的无非是需要进一步完善主板市场功能和尽快推出创业板市场,有关区域性OTC市场建设和产权交易市场改革,仍然存在很大争议。我国产权交易市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经历1988年和1996年的两次高潮,1997年整顿,1999年恢复发展,2004年进入新阶段。到2008年底,全国共有产权交易机构约200家,形成了5大区域性产权交易共同市场。但这个市场战略定位不清晰,低层次重复建设,市场参与者有限,更由于不能拆细、不能连续交易和不能标准化,导致各地产权交易市场普遍地存在有行无市和生存难以为继。
此外,我国还有中国证券业协会管理的代办报价系统和深圳中小板市场以及天津市OTC市场。据悉,目前,中国证券业协会将代办报价系统覆盖到全国主要高新技术园区,并鼓励自己所管辖的主办券商大力推荐各类高科技企业到该系统挂牌交易,其战略目标是将其打造成为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即中国的“纳斯达克”。纳斯达克市场受美国证券业自律机构金融业监管局(FINRA)主管,这与深圳代办报价系统受中国证券业协会主管颇为相似。那么,代办报价系统与深圳创业板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这是否意味着深圳交易所将要平行地建立两个“纳斯达克”市场?
另外,去年国务院批准组建的天津市OTC市场,据说其战略目标是建成全国性的场外交易市场,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将会出现第三个“纳斯达克”?有意思的是,届时深交所将会拥有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代办报价系统等四个层次市场,如何对四个层次市场进行差异化管理,这显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经验和香港创业板市场教训都告诉我们,做市商制度是创业板市场中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就深圳创业板而言,在做市商制度缺失情况下,怎样才能防止“爆炒”和保障市场流动性,以及怎样才能不重蹈香港创业板市场的覆辙呢?看来,在眼下人们欢呼创业投资与中小企业融资的春天即将来临之时,保持一分清醒和理性仍然是必要的。
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 徐洪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