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创业家杂志:准备好 向创业板进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8日 17:30  《创业家》杂志

  有关创业板的讨论正转入“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操作阶段。创业板的相关条文规则如何进一步明晰化?创业板的开启将为创新型公司、投资机构带来怎样的机会、风险与挑战?

  文|本刊记者  崔丹

  近了,近了,3月31日公布暂行办法,5月1 日发布细则,8月挂牌,创业板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来到创业家们的身边。

  当创业板真的来了之后,《创业家》杂志再一次行动起来。2009年4月24日,在北京顶级会所“九朝会”举办的“新兴公司创业板攻略 ”沙龙中,我们召集了16家创新公司的创办者(大部分是本刊“黑马”栏目报道的企业)和来自民生银行、联想投资、汉能投资的嘉宾,一起就登陆创业板的策略与方法展开了讨论。

  此创业板非彼创业板

  对创新型公司来说,创业板是合适的选择吗?

  纯外资投资的桔子酒店创始人吴海不相信创业板,“市场的流动性会有多大?会不会成为多数人买单,少数‘大鳄’的退出平台?”他的担心也代表了很多创业家的心声。

  中国民生银行私人银行部副总裁李文在香港工作过5年,亲身经历过香港创业板的兴衰。从初推时市民排队申购的轰动,到最后沦为市场炒作的工具,一只股票只要附以铁路或煤矿资产注入的概念,两三个月就能涨两三百倍。“应该多从监管的角度考虑,创业板起来后,如何健康发展,真正成为融资、造血的通道。”他说。

  相比之下,联想投资公司执行董事袁同舟是个乐观派。他认为,第一创业板与中小板的差距比中小板与主板的差距要大得多,从某种意义上类似新的市场,尽管都是基于证券法,但规则体系是全新的;第二,境内创业板比香港晚了将近10年,应该做到更好。同香港不同,境内监管机构希望避免风险,特别是吸取香港创业板的教训,追求更加稳健。配套实施细则比大家想得要多,近乎建立一个全新的市场体系。

  “从近期全球资本市场的情况看,如果创业板推出,对国内创业公司可能就是唯一能退出的渠道。” 汉能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赵小兵提醒与会者。近期,外资基金投资速度、规模大幅减少,有些甚至只看不投,正是因为没办法退出,很多VC或PE的退出渠道只剩下并购出售。

  “对那些还没有拿到任何钱的优质企业,创业板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汉能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赵小兵一再重申,他的话吸引了在场所有创业家的注意,他们大多靠滚动资金自我发展,没拿过任何人的钱,公司还在健康增长。“我们就是赵总说的那种公司。” 北京太空板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樊志站起来大声说。

  谁能上,怎么上?

  汉能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赵小兵总结出创业板接纳的六种可能的对象:

  第一是从来没有吸引过外资资金的内资公司,自己就独立上市;第二是募集了一部分资金改成股份制的公司;第三是由国内不错的内资VC来推动的公司,如深圳创新投和达晨基金就比较活跃;第第五种是最新的案例——外资持股不到10%的股份制公司。

  至于那些已经被外资机构投中、却没能上市的剩下的几百家公司,他们能否转在内地上市?赵小兵他们跟很多律师事务所深谈过,从法律结构转也存在可能性,这或许是创业板吸纳的第六种公司。

  但是已然设置成境外机构,转成境内谈何容易? 外资基金并不喜欢在境内上市,认为对其退出、变现、售出有很多的问题限制。科锐国际人力资源公司已经被外资基金投过,总裁高勇最近跟一些证券公司和律师开会,看看能不能转回来,不过,幸好他并没有压力,投资人给的钱还在账号上放着,“不管能不能回来,都不着急。”他说。

  但符合标准就能上吗?“第一、二梯队的券商对上市当年利润低于5000万的企业基本不接”,凭多年金融实战经验,联想投资公司执行董事袁同舟说出了作为核心中介机构券商操作的“硬规则”,“大家要更关注实际的门槛,一个硬的规则,这个行业还是有很多规则超越了证监会的要求”。

  他提醒对创业板充满幻想的人。按照证监会标准,联想投资前几年投的项目很多都已经符合,但他知道如果仅仅单纯达到这个标准,中介机构未必肯接。

  “创业板会分化出一批专注创业板上市的券商。”袁同舟认为。当年深圳“中小板”的推出,就催生了5-6家做得不错的券商,像国信、广发、平安、光大、招商、中信等。“有些特定的保荐代表在专业领域会更有优势。” 针对太空板总经理樊志认为自己业绩优于创业板标准,是不是更适合上中小板的想法,袁的建议是,马上跟好券商联系,他们会给你建议。

  人众人教育集团董事长刘力也一直在观望创业板,不过他遇到的是政策难题,国内对教育产业化一直不是很鼓励或明确,做教育在国内上市有些模糊。联想投资已经投资了四家教育类公司,对此颇有研究,“你下去可以跟我们的投资经理交流交流。”袁同舟对刘力说。

  摆正心态

  最近同一些创业公司交流后,联想投资公司执行董事袁同舟发现,企业估值和融资的心态出现细微的变化,要求会比较高。尤其是有些原来三年后才能达到中小板的标准,现在一年后就能上创业板,流动性退出和预期就更提前了。“我们希望企业对上市能看得更客观,不能因为创业板就盲目过高估值。”袁同舟认为。

  “不是特别关注,但其实心里还是关注。不过,创业板起初可能没有很好的变现,就像创业公司难在前三年一样,更关注三年后的创业板。”雅酷时空董事长杨帆的心态代表了大部分创新型公司的想法,他不敢想太多,水到渠成吧。

  一些高管可能在创业板上市后,马上套现辞职怎么办?“在早期投资时,就做出些制度设计”,针对公司创业板上市后,管理团队为套现几千万、甚至上亿,不惜辞职,对公司正常经营产生负面的效果,这些可能出现的细节问题,袁同舟也为创业家们想到了。

  四种是2008年后的中外合资公司,他们也有这种可能性;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