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瑞银证券朱俊伟:创业板对保荐人有更高要求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6日 15:21  全景网

  交易日记者熊迟 4月15日北京报道 创业板的开闸,让翘首企盼多日的券商投行人士喜笑颜开。在高兴之余,不少投行人士也表示,作为创业板的第一道看门人,保荐人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压力。

  那么,这种挑战主要来自哪些方面?对于创业板,保荐机构的保荐期限应该多长?保荐机构是否该加强监管?针对这些热点问题,瑞银证券董事总经理、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朱俊伟接受了交易日记者熊迟的独家专访。

  推出创业板 完善风投退出机制

  记者熊迟:您如何看待创业板的推出?

  朱俊伟:创业板的推出我们期待很久了,我们跟深交所、证监会谈了很多轮。这次推出我们大家都觉得非常高兴,从资本市场这个角度来看,创业板的推出是有这个必要性的。我们一向都是说,从企业的发展,从创业到成熟上市这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他们都需要融资。那很多这个时候,我觉得国内这个市场就缺了一块,中间那一块。很多时候我们国内的私募或者创投发展比较慢,主要是这个问题。

  创业板的创立,第一对创投方有帮助,第二可以提高民营资本的运作。同时对于提高就业、拉动经济,创业板在这些方面肯定有所帮助。

  完善监管系统比延长保荐人负责期限更重要

  记者熊迟:这次出台的管理办法作了新的规定,在原先的基础上延长了一年,要求保荐人在发行人上市后三个会计年度内履行持续督导责任。而此前伦交所总裁提出:保荐人终身负责制值得中国创业板借鉴,那么您的观点怎样?

  朱俊伟:我觉得这个问题必须综合来看,从对上市公司监管的整个系统来看。因为“监管上市公司”这个行为,除了保荐机构之外还有律师、会计师,还有监管机构、整个法律系统。

  严格来说,在企业上市那一刻,保荐机构是除了公司的管理层跟股东之外,最熟悉这家公司的第三方,在他们身上赋予这些责任,我觉得是很合理的,一年、两年还是三年,我觉得都可以。

  但是我现在可能代表保荐机构说点话,我觉得上市之后,其实最大的责任方应该是公司管理层,因为公司管理层跟股东是最能掌握公司的情况,发展方向,所有的行为他们都是负最大责任的。我们的监管机构、法律等各方面的框架也必须完善,去确保这些人会规规矩矩做他们该做的事。如果做了违法的事、不合理的事,必须有一个对他追究责任的系统,而且很有效很快。所以我觉得完善整个监管系统反而更重要。

  中小企业领导者个人因素不容忽视

  记者熊迟:您认为对于创业板的保荐,在哪些方面对于保荐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朱俊伟:我们这边的要求还是一致的。不过我们可能对一些创业板公司在某方面的工作要做细一点,比如对公司上市的亮点,将来的盈利预测,这个公司符不符合上市条件,能不能长期生存下去,这方面的工作可能会做的细一些。而且我觉得对管理层、股东这方面的了解,经济调查可能也会做的细一些,因为(和这些小型的公司相比)一些比较好的、成型的企业一两个人能起到的影响的作用可能没那么大,如果说大股或者主要的几个管理者经验不够,或者是能力不够强,这方面对公司今后几年的发展会有影响。

  所以我想我们主要是看这些,确保公司符合上市条件是第一点,第二还是能够快速的发展,然后变大变强的一家企业,我们才会去保荐这家公司到创业板去上市。

  建议准中小板企业抢滩创业板

  记者熊迟:目前有保荐人表示:自己会明确建议一些已向证监会递交中小板上市申请的企业,撤回申请,改到创业板上市。对此您怎么看?您也会做出同样的建议吗?

  朱俊伟:由于目前国内IPO市场尚未开闸,我们券商的看法都是比较一致的,就是尽快的让需要融资的企业到市场上去融资。那么,如果最先开闸的是创业板的话,我个人的意见是能够转到创业板的就转到创业板,让这些公司尽快在市场上拿到资金,然后继续发展业务。

  审核标准应当降低

  记者熊迟:还有一个问题,对于创业板,在具体的细节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朱俊伟:不管是国内还是海外,能上创业板的公司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他们在某些方面跟成熟的大型企业不一样。以前我们看上主板的公司要做到尽善尽美,公司各方面的财务情况,以及供应商、客户、管理者,我们总觉得说,把公司各方面的风险都看过一次,确保公司能生存下去。这个不止是我们,包括证监会在审批的整个过程中,他们都是以比较完美主义的方式去看这家公司。

  但是,上创业板的公司和以前这些上主板的公司是不一样的。有些公司就存在这样一些问题:比如客户太集中,2个客户就代表你80%的收入,或者技术里面只有一个供应商,这个供应商做不出来,这个产品就做不出来了。或者是说,公司产品单一,如果市场上有别的替代品出来,公司就不行了,等等。有很多这种公司,因为他的规模比较小,很多时候他们是靠新的科技,或者特别的产品突破就做起来了,当他们还没有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可以把他们的产品多元化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创业板的公司风险比较高。

  所以我们在整个审批流程中,保荐人角度也好,证监会角度也好,我们必须适当放松,要让这些企业上市,因为他们拿了钱,有了钱才能继续发展,才有可能成为一个质量比较好,比较成熟的企业。一般在海外,我们把这种企业放在创业板上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已经告诉投资人该公司风险比较高,但是我们只要把这些风险披露清楚,在招股说明书上说清楚,让分析师也好、让投资者也好意识到这公司是有这方面风险的,上市之后还是要继续关心这几个主要的风险,继续去监控,公司有变化的话,你再适当的对投资作出调整,这样就足够了。这些方面的调整,我们是需要做的,而且让这些创业板的公司能够用最快的方式上市,最有效的方式到市场上去融钱。

  呼吁提高发审委专家比例

  记者熊迟:也就是说不能还按照主板上市公司的那一套标准去要求创业板上市公司?

  朱俊伟:对,没错,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一般比较大的保监机构,看公司只靠同样一批人去看的话,很多时候看不清楚。所以我们一般上有行业团队,执行团队,有国家团队。所以,我觉得在监管层过程方面,发审委方面,可以考虑尤其是在看创业板公司的时候,可以相应提高一下专家的比例,或者是到外面去聘请一些专家参加这个发审会。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