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创业板为中小企业提供资本市场入场券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8日 21:08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晏琴报道

  酝酿10年之久的创业板,终于有了明确的时间表。中国证监会3月31日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

  回顾去年年底至今,有经济观察者认为,中国政府在各个领域的改革步伐更快,步子的幅度也在加大。在此背景下,中国此时公布创业板,便具有很强的借危机推进各方面改革的信号。“这是决策层结合当下的具体情况,认定中国需要这样一个东西而做出的决定。”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创业投资与产业基金研究中心副主任郑磊博士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利于中小企业发展

  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仍在肆虐,此时推出创业板,可以说极具战略考量。一方面,对于中国经济的复苏,民间资金显然不可或缺。另一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要解决就业问题很大一部分力量来自于中小企业,而长期以来扼住企业喉咙的正是融资问题。因此,有不少学者认为,无论从“保增长”还是从“保就业”方面来说,在此大背景下推出创业板都是利好的。

  “期待已久,期望很多。”汇集了许多创新型中小企业和创投机构的深圳创新总裁俱乐部秘书长戴薇表示,大家对创业板即将推出的一致看法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终于迎来曙光。”

  除了有利于企业融资外,创业板的推出也为市场增添了新活力。

  上世纪80年代,硅谷以及纳斯达克的开放促成了美国的繁荣,90年代金融危机后崛起的一批基于文化娱乐的创意型中小企业也推动了日韩的发展。如今,创业板的适时开放,有经济学家预言,在这轮经济危机之后,一定会有相当一批伟大的公司在创业板诞生,而这些公司也正是内需时代引领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公司。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确实产生了一大批优质的、高成长的企业。”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近日在新华网就有关创业板热点话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时表示,从当前市场形势来看,推出创业板的时机已比较恰当。

  “创业板的特点是企业规模小、筹资额也小,即使一年上100家,也就是100多亿元,还没有一个大盘股筹资额大。现在A股市场是16万亿元市值,一天的交易量就上千亿元。”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认为,创业板的推出对现在市场并不会带来冲击。并且认为,引入了源头活水,市场反而活跃起来。

  增加了市场的活跃性,同时也意味着有更多企业能参与其中。

  “可以说,对创业板还是看好的。毕竟A股的上市通道少,控制过严,增加了一个板块势必会增加很多上市公司,缓解上市公司供不应求的压力,对资本市场不发达不完善的改进也是有好处的。”郑磊博士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加强风险控制

  在此次证监会公布的《办法》中,登陆创业板的公司必须是依法设立且持续经营3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最近2年持续赢利,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1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元,最近1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2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

  从目前证监会透露的信息来看,创业板发行、上市、交易等一系列配套规则,特别是各项风险控制措施,都考虑得十分周密。在市场准入方面,对企业较高标准的要求和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也进行了权衡。郑磊表示,“由于监管部门的控制严格,目前看来,创业板风险不会太大。”

  然而北京睿聘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谭根林对此仍有担忧。他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除了纳斯达克外,其他地方包括香港在内的创业板几乎都是一塌糊涂。显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作为毫无经验的中国内地面临的挑战仍是巨大的。

  因此,中国内地的创业板能不能走得更远,还面临着巨大考验,而它的推出无疑是为中小企业们提供了更多进入资本市场的“入场券”。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