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五问创业板:都准备好了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1日 08:16  东方早报

  东方早报记者 杜琴庆 

  对于证监会昨日出台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业界在纷纷叫好的同时,也提出五大疑问。

  1。

  能否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针对业界希望创业板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一针见血地指出:“符合创业板条件的企业可能并不缺钱。”

  在鲁政委看来,证监会昨日颁布的《办法》对上市公司的盈利提出了要求,但能满足这些盈利要求的企业比统计局定义的规模以上的企业还要大。且在经济下滑的背景下,盈利能力还不错的企业,银行都抢着给贷款,也就是说,达到创业板上市条件的企业,现在融资不一定困难。

  另有观点指出,创业初期的企业最需要融资,而有两年盈利的企业已接近成熟期,融资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从真正意义上讲,符合创业板上市的是企业并不缺钱。

  情况也的确如此,在创业板首批冲板企业中,冠昊生物相关负责人就曾明确表示,该公司目前并不缺钱,募集资金也是计划加大科研力量扩大市场所用。

  2。

  如何遏制违规炒作?

  在现有的信息披露制度下,就连主板市场上看似业绩更加稳定的上市公司都会频发各类违规事件,市场不免担心,在目前信息披露制度难以有效遏制投机行为的情况下,具有更大潜在风险的创业板上市企业将面临更大风险。

  由于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股本规模普遍较小,并要求全部流通,因此股价很容易被操纵。特别是进入创业板市场的主要是机构投资者,炒作小盘股,船大调头难,一旦重仓持有一支股票,必然要炒到很高的价位,否则难以出货。

  从沪深主板市场来看,往往盘子越小,“故事”越多,虽然近年来管理层严查、严罚了诸多违规投机行为,但是投机事件仍屡禁不止。

  “而创业板市场本身无市盈率概念再加上其高成长性题材给予投机者更大的炒作空间。更何况中国股票市场历来有‘炒新’传统。” 华泰证券研究所研究员周林担心创业板企业股价更容易被操作,创业板市场必须实行比主板市场更为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

  3。

  是否设立做市商制度?

  在风险投资企业看来,创业板市场流动性是否充足,保证风投企业实现有效退出,则是其关注的核心。从美国创业板的成功经验来看,引进做市商制度是NASDAQ成功的重要因素,可以很好的弥补创业板可能面临的成交清谈、流动性不足等问题。

  包括西部证券创新业务部总经理程晓明在内的一批业内人士均表示,创业板的核心是引进做市商制度。

  从NASDAQ的经验来看,做市商制度除了可以提高股票流动性,增强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外,还具备很好的价格发现功能。程晓明指出,做市商所报的价格是在综合分析市场所有参与者的信息以及对自身风险和收益的衡量的基础上形成的,投资者在报价基础上进行决策,并反过来影响做市商的报价, 从而促使证券价格逐步靠拢其实际价值。

  然而,深交所理事长陈东征曾明确表示,创业板推出初期不会引入做市商制度。业界担忧,靠什么才能约束创业板不变成垃圾场。

  4。

  保荐人监督作用是否有效?

  在证券发行环节担当“第一看门人”角色的保荐人对于上市公司的持续监督究竟能否起到有效作用,尤其对创业板上市的这些具有业绩不稳定、经营风险高、退市风险大等特点的公司而言,仅延长保荐期限的方式是否可以起有效监督作用?

  《办法》为了进一步发挥中介机构作用,针对创业板企业规模小、风险大、创新特点强,要求对创业板公司的保荐期限相对主板适当延长。

  “保荐人只是一个中介机构,法规不能赋予保荐人对于上市公司的行政处罚权,更何况保荐人和企业之间还有利益关系。”一位券商投行人士说,一定要增强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不然,保荐人在履行其督导责任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到困难。

  更何况,保荐人本质上也只是把上市公司先“扶上马”,然后“再送一程”,保荐责任期过后的路途还得靠上市公司自己单独走。

  5。

  外资PE如何退出?

  通过上市而溢价退出,无疑是风投眼中最好的方式,然而锁定期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创投积极性。

  “如果能将创业板企业的锁定期由现行的一年时间缩短为半年,将更能激发创投企业将其所投企业放在国内上市的积极性。”在纪源资本合伙人符绩勋看来,保证创投企业资金的有效退出才能让有限资金实现有效的循环投资,形成良性循环。

  此外,《办法》只为国内人民币基金退出提供了通道,并未就外资基金投资的企业在国内市上市给出说明,而按照之前的规定,这是不被允许的。

  也正因为此,诸多政策上的障碍以及外汇管制的限制让外资创投基金对创业板望而却步,从而造就了诸多“两头在外”模式的外资风投,即海外募资、境内投资、海外退出的模式。

  虽然外资只要设立人民币基金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外资风投对此仍处于等待和观望状态。

  “还是有一些法律条例不是很完善。”启明创投合伙人甘剑平这样解释。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