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西南证券:创业板影响有限 IPO重启需先改革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31日 17:11  中国证券网

  西南证券 张刚

  周二市场的大幅低开,显然和基本面消息有关。证监会发布创业板IPO办法, 自5月1日起实施,这意味着创业板有望于5月 1日起正式开启。另外,证监会本周五将重新审核立立电子的上市申请。不过,大盘最终止跌回升。那么,该如何看待创业板推出和IPO对市场的影响呢?

  配套法规有待完善 是否重启IPO需看市场

  在2008年3月21日《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事隔一年之后,2009年3月31日才正式颁布,于5月1日实施。不过,后续还有一系列配套规则有待公布,包括:《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创业板公司招股说明书》、修改《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修改《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深圳证券交易所还将颁布《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创业板股票交易特别规定》等相关业务规则。相关法规齐备后,创业板才会正式亮相。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审核立立电子与重启IPO无关。仔细分析还真是如此。立立电子网下及网上申购其实都已完成,并计划将于2008年7月8日挂牌上市,但在上市的前一天,立立电子发布公告称,接到其保荐人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通知,将对媒体就公司进行的相关报道进行核查,上市步伐戛然而止。上万名网上中签投资者以及148家网下获配机构的资金却被占用至今。即便重新审核后上市,也并非意味着重启IPO。在2008年9月16日湖南博云新材料获得通过后,发审委IPO审核一直停滞。目前,中国建筑、招商证券、光大证券等大盘股都在排队等待挂牌上市。目前看,IPO的重启,将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并行。

  总体看,年内重启IPO似乎已经定局,但如果市场整体走势较弱,或仍有延后的可能,毕竟配套法规的公布还尚需时日。

   若控制融资额度节奏 对二级市场影响不大

  从历史上看,单月融资额较高的月份,次月出现重挫的概率较大。如2007年4月份月融资额上至1000亿元以上,5月份形成阶段性顶部,2007年9月份月融资额创历史最高、达到近2000亿元,10月份形成历史大顶。

  不过,融资额很低的月份,并不一定会立刻形成底部。自2008年9月16日华昌化工发行之后,已经六个多月没有新股发行的安排。2008年12月份单月公募增发股票融资额创下9多亿元的低迷水平,而2009年1月份、2月份达到零水平,即2006年6月份恢复首发融资以来的单月融资额最低值。此期间整体市场触底回升,但分别在2008年10月份和12月份两度探底,比较难以把握底部。融资规模维持低水平,有利于维护二级市场的做多信心,但融资规模若上至千亿元的水平则需小心。IPO即便重启,只要控制节奏和额度还不会对市场形成杀伤力。

  交易制度或有创新 准入制度或减小分流作用

  由于创业板首发上市的门槛低于主板,按财务数据来衡量,上市公司整体质量要逊于主板。从周边市场的发展情况看,日本和香港地区的创业板并不成功。若要确保深市创业板的交投活跃,有必要采取更为活跃的交易方式,市场普遍预期得有“放开涨跌幅”和“T+0”等。不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第七条规定,“创业板市场应当建立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投资者准入制度,向投资者充分提示投资风险”。可见,并非所有投资者都可以投资创业板的股票。由于究竟投资者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可以投资创业板尚不明朗,如果门槛高,对主板市场的资金分流作用就小,如果低,影响就大。

  重启IPO先改革制度 定价机制和减少限售股成为关键

  新股发行制度有两个方面需要改进。一个是询价机制。新股发行存在较大比例的网下配售,使发行过程向机构投资者过于倾斜,机构投资者也是网上网下通吃,进而造成上市首日价格价格比发行价出现较高幅度的溢价。中小股东的利益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损害,却让上市公司实现了融资的最大化,也让控股股东、发起人股东乃至机构投资者受益。可以考虑取消网下配售,或借鉴香港模式按申购账户均等分配股数。

  另一个是避免大量制造新增的限售股。新股发行对原股东限售股,要求锁定期在12个月以上,但这样不断会制造新增的限售股,后续随着限售股解禁,又不断引发市场对解禁后套现压力的担忧,而且限售股和流通股相比占有较高比重,后续将对股价形成压力,而限售期之内又会造成流通股股本较小,形成高溢价。可以考虑,在上市首日基本实现全流通,对于主要股东和高管人员的套现比例则要加以限制。这样可以实现上市首日的低溢价,也避免了后续不断增加的限售股解禁压力。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