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创业板IPO撩拨资本市场神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5日 17:26  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李帅 北京报道

  编者按:

  孕育了十年之久的创业板正在此时此刻经历着分娩前的阵痛:明标准、暗指标为中小企业进驻创业板设置了不少障碍;而PE/VC也盯准了此时,在排队过会的中小企业中寻找着自己的猎物;随着信贷投放逐步减弱,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强,如何避免圈钱——这个曾是中国股市重点整治的顽疾也成为重点话题。为此,中国证监会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我们很期待这些措施能够在平衡投融资市场的关系上发挥重要作用。在这个既充满高风险又充满高回报的新市场,创业板将伴随着新一轮财富效应重新刺激国际资本的流动。

  一面是中小企业嗷嗷待哺,亟需资金;一面是民间资本暗流涌动,急寻出口。孕育了十年之久的创业版正在此时此刻经历着分娩前的阵痛。这个既充满高风险又充满高回报的新市场,将伴随着新一轮财富效应开始刺激中国资本市场。随之而来,创业板IPO(首次公开募股)带着疑问,也带着刺激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灰色”资金占主流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经济学博士梅松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创业板的开设,一方面为部分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增添了新路;另一方面,创业板解决不了所有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调动民间资本积极性,开辟更多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是关键。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形势急剧变化的影响,中小企业面临需求下降、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明显增加,资金严重短缺,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加凸显。

  梅松说:“银行信贷、产权交易市场、集合发债、融资租赁等虽说都是中小企业融资的方式,但难度很大,中国的银行信贷机制,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的信贷机制并不是为中小企业而设计的,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融资难始终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经超过4200万户,它们主要依靠间接融资,部分省市的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比例高达97%。中小企业在初创和成长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会依靠民间资本进行融资,只不过是比例占全部投资的多少。部分中小企业创业的时候,其自有资金只占全部投资的30%~50%,剩下的部分全部来自于民间融资。”梅松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说:“不夸张的讲,在江浙、沿海地区,一些‘地下钱庄’生意很好,尽管还不能充分‘阳光化’,但不能否认的是,它们的存在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这些‘地下钱庄’,就没有当地的民营企业。”

  “地下钱庄”期盼“阳光”

  “地下钱庄”不仅令中小企业看到了解决“融资难”问题的希望,也让“隐身”已久的民间地下金融感到焦虑,不知将会彻底“失宠”?还是将为之带来了 “阳光化”的可能?

  梅松进一步分析:“虽然创业板开启的直接融资之路,能够分流一部分银行间接融资的压力,但是创业板仍不能解决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资金问题。这对于‘地下钱庄’等民间融资来说,受到的影响不会很大,不但不会走向消亡。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地下钱庄’走向合法化不是没有可能的。”

  “现在我国金融市场的问题是过度管制。把经济中的灵活性、弹性、应变能力全给管住了。这对中国经济的转型是非常不利的。”钟伟表示。当务之急,政府要做的是解除管制,把中小企业融资的道路从法律、监管上打开。“从法律上认可地下钱庄的合法性,允许他们到工商部门注册。出台法律和监管,允许这些机构在一个公正和透明的法律监管的框架下进行运作,发挥他们的功能。让这些成本低的民间金融机构进入市场。因为这些新型金融机构获取当地中小企业的信息成本较低,它可以低成本地为中小企业服务,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梅松建议。

  如此看来,要进行金融机构的创新,就需要降低金融行业的准入门槛,允许各类的民营小型金融机构进行尝试,建立众多的民营的以社区为基础的信贷机构。大量的草根性、社区性、低成本的,在当地运作的中小型的信贷机构,是给中小企业融资的根本。

  VC回归 把控风险闸口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日渐深入,旨在为创业期高新技术企业投资的VC已经渐渐淡化了其应产生的价值,转去抢PE的市场,原因很简单,成熟的企业风险更低。照此看来,如果连创业风险都没有办法规避,那中小企业的成长风险更加不言而喻,去创业板上市更是天方夜谭。

  但是,创业板的出现让VC又找到一个退出的途径,这也会使得风险投资公司倒过来投一些小型的公司。

  通常来讲,能纳入VC视野的公司一般具备以下特点:与中国实体经济特点相关的公司;比较容易出现稳定的商业模式的公司;在行业内有技术特点的公司;在财务报表上能显示出稳健高增长特点的公司。

  “分层次的资本市场结构不仅适应了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融资需要,而且保证了公司质量,奠定了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博士后王尧基表示,企业的发展阶段、规模、收益和风险特征的不同,要求形成多层次市场,满足其不同的融资需求。

  但是,经过多年建设,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依然没有成型。目前,这一广被诟病的建设行动变得更加复杂,如何使创业板与中小板在本质上加以区分也成为众金融专家的谈资。因此,创业板大门洞开实际上是理想预期好于实际效果,口头上的利好而已。于是,更多的企业并没有着急在第一批上市。

  “一方面企业要观察创业板的发审委以什么原则评判项目;另一方面还需要观察第一批上市企业的融资情况,观察创业板能否给企业提供不断再融资的能力。”一家医药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

  但是,对于无法站在创业板战场上“拼杀”的中小企业,只能在天还没亮之前继续寻找适合自己的新的融资渠道,希望VC的回归能给这类中小企业带来光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