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个资深保代的创业板情结

  肖渔

  张力(化名)是某家大型券商的保荐人。随着创业板政策的出台,最近他的业务又变得忙起来。“从犹抱琵琶半遮面,到初识庐山真面目,创业板终于渐行渐近,投行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做,这些疑问越来越清楚了。”不过,尽管有多年的保荐人工作经验,张力还是有两个问题放不下。

  困扰张力的第一个问题是,今后创业板企业的保荐责任更加重大了,保荐这份活越来越难干了,自己的工作该怎么“与时俱进”。张力认为,这次保荐办法的修改,强调了保荐人的督导责任,延长了督导期限,建立了跟踪报告制度,这都是根据创业板企业特性做出的必要安排。但对保荐人自身来说,执业风险更大了。

  “督导期延长为三年,而有些创业企业可能都活不过三年,企业出现的问题,投行可能要跟着吃瓜蒌。”张力说。再有,创业企业涉及领域广泛,有的是非常细分的小行业,有的是新经济、新模式,有的可能是难懂的高精尖技术,保荐人在遴选项目时往往没有先例可循,因此与主板相比,做一单创业板项目,可能要花费更大的气力,同时也需要保荐人及其背后的团队有更强的研究和判断能力。

  “所以,我们投行圈子里都在议论,创业板项目实际上是高投入、低收入、高风险”,张力说。其实,近几年随着保荐制度的不断完善,即便是主板项目,对保荐人责任的约束和监督也在日益严厉。“大家都说保荐人高薪,实际上我们的钱却越来越难挣,”谈及此,张力深有感慨:“比如在我们上报的工作底稿中,不仅要有每次和公司见面内容的详细记录,往返的机票复印件、甚至登机牌等都要一并报送,保荐人的工作负荷是常人难以想像的,而创业板开闸后,披露跟踪报告制度让我们的工作量更大了。”

  尽管可能面临大投入、小收益的问题,但这却丝毫无损张力筹备创业板项目的热情,他依然乐此不疲地投入着、参与着。因为他觉得,未来创业板的竞争会非常激烈,如果不去争,可能就会掉队,而创业板对未来投行业务发展的长期影响更是不容忽视的。

  可以想像的是,未来在创业板的上市环节,将会更多地考验投行智慧。理论上来说符合创业板硬条件的公司全国有数万家,怎样从这浩瀚的海洋中,遴选出未来高增长的明星,考验投行的眼力和魄力;而同样是小企业,哪些适合上中小板,哪些适合上创业板,保荐机构也要做出清晰的判断。

  即便是跨过上市的第一道门,保荐人仍然面临着后续督导责任。那么保荐人又将如何确立和创业企业之间的关系呢?在张力看来,未来保荐机构参与创业板的过程,可能并不是通过投行的专业能力来保证企业一定盈利或实现稳定增长,再说保荐机构也没有这个能力。

  更重要的应该是保荐机构能够督促企业规范运作,履行信息披露的承诺,让投资者看到公司真正的投资价值和相应的风险。

  困扰张力的另一个问题则是当前横亘在很多保荐人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自己保荐的主板项目已经在证监会排队,按照原来的规定,相当于保荐资格被锁定,无法保荐新的创业板公司。“实际上各家券商已经上报的主板项目有超过350家,有的券商几乎所有保荐人都被锁定在主板项目里。”目前,主板市场对保代的签字权要求是“一次一家”,为此,张力建议应该对创业板放开通道限制,明确创业板的保代不影响其他的保荐工作。

  至于通道放开可能导致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在张力看来,这倒算不上问题。因为保荐制度运行几年来,大多数特别是大型的保荐机构都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内控制度,保代对自身的从业资格和声誉也都比较珍惜,所以这个风险完全可以通过目前相关机制的建立予以规避。

  此外,身在大券商的张力还有一个“小担心”,那就是担心由于创业板运作成本的提高,会不会引发市场的“价格战”问题。“小公司因为拿不到大项目和中小板项目,就可能会为争夺创业板项目而不惜降低收费,”张力说,“价格战一旦打响,就会降低优质规范券商参与的积极性,进而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不利现象,不利于创业板的健康发展,希望管理层就这方面能未雨绸缪做出应对。

  提出了自己的三点考虑后,张力最后希望,期待多年的创业板能真正开好局,“对于创业板,相信许多老投行们都有这个情怀,就是能亲手培育出像微软这样成功的创业企业。为此,我们愿意继续投入并期待着!”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