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4公司给你一个类创业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1日 22:41  投资者报

  《投资者报》分析员 黄凤清 记者 孙斌

  10月30日,中国资本市场在事隔五年后,再次迎来了一场大戏——创业板。

  就如同五年前——2004年6月25日深圳中小企业板的挂牌开市,市场又一次聚焦到了深圳这个中国金融资本重镇。

  但历史是否会重蹈覆辙?不可否认,10年蓄势的创业板将爆发出强大的资本冲动,炒新,这本就是中国资本市场中最具特色的怪象。

  或许五年前,中小板开板首日8只新股的轨迹多少能给市场一点借鉴:8只个股上市首日均遭爆炒,5只涨幅超过100%,其中大族激光涨幅为325%;但好景总是不长,首只最高涨至48元的大族激光一路下跌,并几乎用了两年的时间才创出上市后新高。

  实际上,在刚刚发行中小板的时候,就是由于当日涨幅过多,在后来的2个半月的时间里,8只新股持续下跌,随后的2个半月连续下跌了50%以后才出现了企稳的迹象,此时对应首发价格的涨幅仅为20%。

  前车之鉴。10月27日,深交所首日挂牌交易前三天紧急宣布:将采取四项措施,全力遏制创业板上市首日过度炒作。

  与此同时,市场对创业板趋于冷淡。首先,总体开户数不足千万。基金公司几乎声调一致对外表示:“热情不高”,而78家QFII仅有两家表示参与。

  其次,创业板发行的市盈率普遍偏高,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高达56.7倍,最高的鼎汉技术82倍,最低的上海佳豪为40倍,这样的平均水平远高于主板的24倍。如果上市首日,28家公司平均股价涨幅在76%以上,那创业板也成为名副其实的“百倍PE(市盈率)板”。

  第三,有关创业板公司所暴露的问题不绝于耳。华谊兄弟这家中国娱乐界的第一品牌,自然被机构热捧。不过,保荐人中信建投还是在其招股说明书中详尽地列出多达21项风险因素,其中包括票房预期、人才问题、行业监管以及依赖少数知名导演等。另外,近日创业板第一股特锐德也传出“核心零部件外购,而其自主研发成疑”的问题……

  诸多质疑声中,创业板如期开板。

  “类创业板”渔翁得利

  创业板是机会还是陷阱?两者并存。

  我们并不否定创业板的开板炒作,期待10年的创业板终于开板,即使它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但无论是从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还是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建设,创业板的推出都是迈出了巨大的一步。一场中国资本市场的盛宴,历经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期望,创业板理应得到非典型的礼遇。

  但我们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一个投资机会是否是“现在”值得投资的机会?答案在10月30日之前的中小板就部分揭晓。

  正如同中小企业板的苏宁电器,虽然不是首批上市公司,但上市后就一路上涨,从上市首日(2004年7月30日)最低价30元,上涨至最高的1350元(复权后,2008年1月3日),而在一场金融危机之后,其股价依然保持在目前的900元(复权后,2009年10月)。30~45倍的收益,几乎让所有投资过苏宁电器的人都会认为其是一家值得投资的公司。

  而在创业板中,谁又将成为未来的苏宁电器?在首批28家的创业板公司中很难找到答案。

  创业板是未来造富机器。但资本新生事物的降临需要市场的公认,包括一种适合的估值体系与评判标准。而在找到自身合理定位之前,创业板的风险无疑高于机会。“百倍PE”的上市公司该如何延续?

  创业板本是高风险板块,而无视风险更是自寻绝路。那些愿意承担一定风险,但又想获取匹配收益的投资者,或许也不必太过苦恼,因为有这样一批已上市的A股公司,具有创业板的“血统”,并在市盈率上与创业板公司相比“性价比”更强,市场称之为——“类创业板”公司。

  他们的业务模式、发展增速与创业板近似,多是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成长性优秀。在创业板高市盈发行并预期开盘后爆炒的情况下,这些公司的估值也会相应提升,从而赚取相对较低风险收益。

  正如不久前刚刚上市的中国建筑,为配合其51倍的高发行市盈率,A股地产公司全线力撑,股价在其上市前不断创出新高,但7月29日中国建筑上市首日,却促成了A股地产公司的一轮“大调整”。

  虽然中国建筑上市后不断下跌是意料之中,但其并未跌破51倍的发行市盈率。考虑到创业板平均近60倍的市盈率,以及上市后增长10倍市盈率的合理溢价,70倍上下市盈率与目前A股“类创业板”公司平均46倍市盈率还有不小的差距。

  一种可能是,创业板向A股“类创业板”公司靠拢,进而跌破发行价;另一种可能是,两者寻求一种平衡的市盈率合理差距,在首批创业板不跌破发行价的前提下相互接近,共涨共跌。显然,后者可能更易被管理者和投资者所接受。

  而这或许就能给“类创业板”公司提供了一个交易性机会。

  高市盈率时代来临

  随着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正式登场,“类创业板”公司也已经提前预热。

  《投资者报》统计数据显示,从9月1日至10月27日,24家“类创业板”公司的平均涨幅为20.4%,其中,世联地产涨幅最高,为70.96%。而同期中小板指数的涨幅为16.77%,上证指数的涨幅为13.26%。

  伴随着股价上涨,24家“类创业板”公司的平均市盈率(按今年1~9月测算)已达到46倍,远远高于A股平均的24倍平均市盈率。

  “类创业板”公司的提前预热,一方面,展示出市场资金对于创业板的投资热情;另一方面,也传达出一种新的价值评判标准。

  东兴证券研究认为,创业板目前较高的发行市盈率与公司未来三年的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之间具有直接的正比关系,即未来三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预测值越大,则发行市盈率也越高,而按照发行价格所计算的创业板市盈率将在未来三年迅速降低,这种高增长的现象或能激发投资者投资创业板的热情,因此也有望带动“类创业板”的行情。

  根据测算,目前创业板的发行市盈率平均为56倍(按2008年业绩测算),但如果考虑2009年净利润的增长,28家创业板公司的2009年预测市盈率平均约在30~50倍之间,其中19 家公司的市盈率在40 倍以下。

  而根据券商所提供的28家创业板公司的未来三年的盈利预测,到2011 年,按照目前的发行价格计算,整个创业板的市盈率水平将降低到20倍以下的水平。

  或许,此次创业板高市盈率发行正在传达出这样一种新理念:高成长的公司将获得更高市盈率。但建立预期收益以及提前兑现的是否能得到市场认可,还要看创业板的最终走势。

  不过,投资者在未来诸多不确定因素条件下参与投资,更应该擦亮眼睛。

  “类创业板”:仅24家公司

  然而,市场中的“类创业板”公司龙蛇混杂、良莠不齐,并非都具有投资价值。

  《投资者报》根据三个标准:行业相近、规模相近和业绩增速相近,我们对所有A股上市公司进行了筛选,旨在探寻“类创业板”公司中真正的“明星”。

  在创业板公司上市初期,与其业务相近或类型相似的A股公司往往会受到市场的关注。根据28家创业板公司的证监会行业分类,加上招股说明书上提供的可比上市公司,我们首先找出了与创业板公司同行业或业务、模式相类似的已上市公司,构成“类创业板”公司总样本。

  流通盘小,是创业板的最大特性,因此,我们在寻找“类创业板”公司时,排除掉那些流通盘偏大的上市公司,尽管他们的成长性也很优秀,但已非创业板范畴。

  参考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流通股本,首发数量均在5000万股以下。其中,最多的华谊兄弟发行4200万股,大多数则集中在3000万股以下。

  与此相比,目前来看主板及中小板上市公司流通盘普遍较大,在5000万股以下的仅有102家,在所有A股上市公司中占比不足一成。显然,要从总样本中筛选出与创业板公司盘子规模相近的公司并不现实。实际上,已上市公司首发数量多集中在1亿股以下,考虑到上市后的送配股情况,我们将标准放宽至1.5亿股。

  高成长性是决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重要因素,在对“类创业板”公司进行了股本规模的筛选后,我们从业绩增长方面对符合上述两个标准的公司进行了进一步的选择。由于单一年度的增长可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综合考虑到上市公司增长的连续性以及目前的增长情况,我们选取2007年、2008年的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以及2009年上半年增长率作为筛选指标,从样本中剔除净利润增长率明显低于可比创业板公司或2009年上半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同比下降的上市公司。

  此外,考虑到个别样本公司虽符合上述条件,但其实际控制人为央企,且业绩多来自关联性交易和集团化资源配置,因此剔除上述样本公司。另外各个公司虽然增长率不及创业板公司,但其行业独特性与创业板公司具有明显的可比性,如世联地产、中国海诚,因此也做了适当的增补。

  最终筛选出24家值得关注的“类创业板”公司。

  “类创业板”公司长期增长性更好

  实际上,能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均经过严格筛选,具有鲜明的成长能力。而我们筛选出来的“类创业板”公司,整体来看,虽然短期成长性略逊一筹,但长期成长性则更为突出。

  在评估两类公司2007年、2008年的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后发现,28家创业板公司增长率均在10%以上,整体复合增长率为76%。其中增长率在50%以上的有18家,占比为64%,增长率最高的为吉峰农机,高达441.89%。

  而24家“类创业板”公司中,除世联地产2008年全年净利下降18%,致使其最近两年的复合增长率为-4%,其余23家公司增幅均在20%以上,增长率在50%以上的有13家,占比为54%。增长率最高的为通策医疗,达到266.56%。虽然从单个公司来看增长率略差于创业板公司,但整体来看,复合增长率高达84%。

  而从今年前三季度的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速来看,28家创业板公司业绩出现分化,其中5家公司增速不及10%,华谊兄弟甚至出现下滑。而增速超过1倍的创业板公司有3家,其中鼎汉技术增速超9倍。前三季度,28家公司净利润增速超过50%,而“类创业板”公司增速仅为23.65%,短期成长性不及创业板公司。

  新的投资机会

  虽然,24家“类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为46倍(2009年1~9月业绩),低于创业板平均56倍的发行市盈率(2008年业绩),但并不表明“类创业板”公司会追平创业板的高市盈率纪录。

  一方面,《投资者报》推出“类创业板”公司只是为提供一种新的投资选择,回避创业板开板前期的集中度很高的炒作风险;另一方面,我们期望创业板公司在回归理性的估值区间后,可以为“类创业板”公司提供一种估值参考,从而让这些相对绩优的“类创业板”公司得到合理的溢价空间。最终形成创业板与“类创业板”的价值联动。

  因此,创业板走势将直接影响“类创业板”公司的行情。正如东兴证券的研究报告所阐述的:创业板市场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走势:连续上涨、冲高回落(持续震荡)或者连续下跌。而这三种不同走势对于“类创业板”的行情是有着不同的影响效果:如果市场连续上涨,则“类创业板”的行情值得期待;如果“类创业板”冲高回落或持续震荡,则“类创业板”行情更多的可能是交易性机会;如果创业板市场连续下跌,则“类创业板”的行情需要等待创业板市场回稳。

  不过,可以相信,随着创业板的正式开启,个股行情会精彩纷呈。在24家“类创业板”公司中,我们更欣赏那些业绩优良的公司,如通策医疗、世联地产、鱼跃医疗、华东数控红宝丽以及信立泰,上述6家公司的共同特征是:今年1~9月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0%,且流通股本小于1亿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