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 忻尚伦
创业板开闸在即,一些行业内的弊病也逐渐暴露出来。一欲上创业板的上海企业就曾向监管层反映,临近上市关口,对他们进行保荐的某深圳投行却“坐地起价”。
“这家机构素以保荐中小企业上市为特色,在这次首批创业板申报中申报家数比较多。原先双方说好的承销费用是1200万元,最近要上市了,保荐机构却说要涨价,涨到2000万元。”上述拟上市企业说。
根据2006年至2008年中小板上市企业的保荐费用统计,保荐机构平均每单收取费用1174万元。而创业板企业平均发行股本更少,约在1亿股上下。
对“坐地起价”一说,一投行人士告诉早报记者,这种现象最近还是比较普遍的,“因为监管层对首批创业板上市企业的要求非常高,力求所有申报材料都要完美。这就造成了我们要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申报材料进行返工。证监会反馈意见后,我们还要进行全方位的追踪,追溯时间范围扩大,对自主技术的考核要求也要提高。”
该人士说,加上创业板破土速度比预期要快很多,“近期新增工作量确实非常大,这就可能涉及到对承销费用的调整。”
而一企业上市公司办的人士则感叹自己“没有太大的谈判能力”。他说,在和保荐机构(即主承销商)的协商中,自己并不占优势,“现在要上创业板的企业很多,主承销商会根据其主观意愿来决定谁排前、谁排后。说句不好听的话,即便是材料申报到证监会,只要没上发审会,主承销商就能将我们的材料撤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