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婧妤 周翀
26日上午十点多,创业板材料受理大厅里人们还在紧张地忙碌着。已经递交完材料的保荐机构负责人微笑着出来,却仍在证监会办公楼大堂流连。“今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得立此存照。”来自不同机构的几名保荐代表人聚拢在一起,摄影师按下了快门。
除了递交申请材料的井然有序,26日创业板首批材料受理过程中,无论是行政人员还是保荐人,都体会到了难言的喜悦和兴奋。
“我们抽到第10号,预计要在10点半左右才进场,但我们项目组都很兴奋,我8点多到大厅,项目组的同事们已经在门口等了。”东吴证券投行总部总监余焕激动地说,刚才在一楼大堂跟大家合完影,希望记住这样一个特殊日子。
“十年磨一剑,作为券商,我们等这天已经等很久了,我的同事今天特别辛苦,但也都非常快乐。”招商证券投行部执行董事王黎祥的喜悦之情同样溢于言表,作为一个老投行,他经历了两次创业板的筹备,第一次是2000年,第二次就是这一次。
“今天能够把材料报进去,真是高兴,从资本市场发展的历程看,今天是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他说。
“除了兴奋,第二个感觉就是累。”余焕坦言,为了确保申报顺利,公司的同事们十分辛苦,料想所有的项目组同行也都在通宵达旦地加班,希望把最好的企业推向市场,“今天看到创业板申报能够井然有序地进行,真的很欣慰。”他提到,公司第一个项目的申报全过程大约用了10到15分钟,“如果材料做得全,申报效率非常高”。
下午,北京一家券商的保荐人走出富凯大厦,笑着用“爽”这样一个感性的词汇形容了当下的感受,“十年了,我们终于等来了创业板正式揭幕,今天对我,对我们投行人来说,都是值得写下一笔的。”他还说,今天只是把推荐企业的材料报上去了,以后要做的事还很多,但序幕已经拉开,以后他跟他的同事会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