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26日电(新华社记者赵晓辉、陶俊洁)“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26日上午,刚刚申报完创业板IPO材料的招商证券投资银行部执行董事王黎祥难掩心中的喜悦。这一天,无论是对于保荐机构,还是对于中小企业,甚至是中国的资本市场,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
“十年磨一剑”的创业板终于在这一天变为了真切的现实。对于经历了两次创业板筹备的王黎祥来说,这“十年”的分量尤为沉重。2001年,一度“呼之欲出”的创业板在纳斯达克的网络泡沫中化为泡影,他与众多同行的努力也付之东流。而今,王黎祥所在的招商证券一举就申报了12个项目。
为防止“开闸”第一天出现拥挤,证监会安排所有准备首日报材料的保荐机构提前抓阄排队,且当天所报企业在审核时没有先后,这使得保荐机构可以从容申报,避免排长队。尽管如此,不少机构仍然早早来到现场。
“非常兴奋,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还要合影留念。”东吴证券投行部总监余焕告诉记者。东吴证券抽到第10号,应该在10点半左右申报材料,但余焕与同事提前一个多小时就来到了现场。
记者看到,在证监会于富凯大厦B座4层临时设立的材料受理大厅,证监会的工作人员分成几个小组。按照流程,保荐机构首先到综合处报到,由综合处指派分到具体的小组,根据证监会要求的创业板申报材料准则进行材料核对。确认材料齐备后,保荐机构再从综合处拿到接收确认函。一般来讲,一家企业的接收过程需要10多分钟,整个过程井然有序,没有出现预期中的拥堵。
据了解,保荐机构推荐一家企业上市从进场、改制、辅导,到最终申报材料,如果顺利的话,整个过程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但在26日申报的创业板企业中,很多项目的筹备时间都在2年至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