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胡学文见习记者杨丽花
“上市?怎么可能?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我们公司有上市的打算。我们公司总共就十几个人,要是我们公司也能上市,那我肯定不会买创业板的股票……”这是记者联系当前坊间流传的众多创业板上市候选企业时比较常见的回应。
创业板开启在即,“山寨版”创业板候选名单格外惹眼,也很招人妒忌,更有甚者把能出现在创业板候选名单中也当成一种荣耀,大肆炒作。那么,这些名单形成到底有多少依据?上榜企业的质量究竟如何?
“候选名单”满天飞
随着创业板规则制度的逐步出台,创业板的轮廓越来越清晰;而对首批创业板上市企业花落谁家的猜测却显得越来越朦胧。 创业板候选150强名单、最有可能在创业板上市名单、创业板上市候选名单、创业板上市大猜测等在网上大流行,充斥着人们的视听,这些名单还不断地被其他媒体引用,一些地区或企业甚至借以炒作自己。
创业板推出的消息明确至今,对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名单猜测和炒作就没有停止过:“创业板储备项目数量排名靠前10家券商,所准备项目超过150个,其中近期可申报的项目就有70多个”;某地“确定了创业板上市第一批70家备选企业名单,以及后备企业名单80家”;某省“创业板重点上市后备企业100家名单已经出炉”;某地“目前已有上百家中小企业做好上市准备,基本符合上市标准的后备资源约有1100家”……
名单“含金量”存疑
毋庸置疑,候选名单中确有优秀企业存在,极有可能最终会出现在创业板上。这些企业的特征是属高新技术产业,处在成长期(极少量处在初创期),部分已有PE介入,创业板上市意愿较强,上市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这类企业上榜候选名单当之无愧,但具体数量还有待了解。
深交所对创业板上市企业筛选的第一要素是“两高五新”,即高科技、高成长, 新经济、新服务、新能源、新材料、新农业。在采访中,我们发现一些企业与创业板的要求相背离,比如有一家家政服务公司,记者在了解企业状况时,对方一直回避记者的提问,却一直极力推荐保姆,当问及与其他同类企业的创新和优势在哪里时,对方拒绝回答;还有一些企业冠有“最大”、“最早”、“最强”等字眼,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类企业多为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的企业,而在与同一产业其他企业对比时却没有发现明显优势,有的甚至在技术方面没有处在领先位置。
企业的状况令人担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上榜企业竟然有20%左右没有自己的网站,仅这一点就很难满足信息披露的要求。同时创业板对拟上市企业的要求是“发行人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发行人具备一定的资产规模,具体规定发行前净资产不少于2000万元,发行后股本不少于3000万元。”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企业的注册资金仅在一二百万,经营状况欠佳,企业也不避讳与创业板的要求相差甚远:“我们只是曾经表达过有上市的意愿,并没有准备上市。毕竟离创业板的距离太远了。”
理性看待“候选名单”
记得在半个月前的第11届风险投资论坛上,有人就现在流传的创业板上市候选名单中深圳占比的问题提问,深圳创投公会常务副会长王守仁建议大家不要听信各种传言。创业板推出的消息,让各地政府、企业和业内人士无比兴奋,积极备战创业板的心情可以理解。而创业板名单之所以满天飞,无非是利用人们的好奇心理,大肆炒作:一个地区推出了创业板后备资源,另一个地区自然也不能落后;一个名单出来没有我,那我一定要炮制出对我有利的另一个名单来;或是一个专家名人作了一个自我感觉式的推测,一些媒体就跟风挂出“某某专家披露首批创业板上市企业名单”大标题。越是有争议,越是不清晰的事物越能吸引眼球,媒体也因此成了名单满天飞的“风”,让这些推测更加离奇和混乱。
创业板的推出将开启一扇门,但并不是说排队的人越多,进来的人就越多,或者呼声越高,进来得就越快。创业板始终是要坚持其上市原则,不可“滥竽充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