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交所副总陈鸿桥:创业板要成经济活力推手

  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陈鸿桥表示创业板要成经济活力推手新兴业态摇篮

  证券时报记者 胡学文

  本报讯 第十一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昨日在深圳举行,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陈鸿桥在会上介绍,创业板各项进程正在加快准备当中,接下来非常关键的就是创投机构在实践当中如何真正地筛选符合创业板特色的企业。落实到实际操作中,就是如何在现有的规则条件下,实现创业板价值的最大化,使得创业板能够真正成为经济活力的推手,新兴业态的摇篮。

  陈鸿桥连用“四个一批”描绘了若干年以后创业板带动效应的蓝图———培育出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培育一批能够引领行业发展趋势的企业,培育出一批新兴业态中的龙头企业,培育一批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若干年以后再来评判创业板,设立的初衷和基本理念也就有了一个比较理想的结果。”

  具体而言,陈鸿桥认为,创业板带动效应将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以创业板带动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建设。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鼓励改制上市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一方面从财政、税收、人才等方面对上市企业进行支持;另一方面政府投入也将促进企业规范运作,按照资本市场的要求和标准进行一些上市前的准备工作。资本市场在其中取得的效果就是,各个地方政府制定的政策措施,通过运用资本市场市场化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在政策支持体系当中的决策。通过创业板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推进,使得市场化机制和政府调试政策作用进行有机结合,这样让政府政策在执行过程当中更有质量、更有效果。

  第二,以创业板带动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建设。陈鸿桥认为,尽管当前施行的是比较宽松的信贷政策,但在具体执行中还有很多困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针对千姿百态的中小企业,配套的金融服务技术不容易跟上,需要借助多方面合力。基于此,交易所与商业银行、创投机构、保荐机构、担保机构等市场化机构在多个地方联合签约组建了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联合机构。

  第三,以创业板带动产业导向。陈鸿桥认为,目前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理解视野还不够宽阔,很多人把创新型企业甚至就简单理解成为狭隘的先进制造业。他希望借助创业板市场的推出,催生一个什么样的企业被投资者、中介机构所青睐,什么样的企业最终会被市场唾弃的市场机制,这样的市场导向就能够对产业的决策提供市场化的参与指标。

  第四,以创业板带动创业板-创业投资-创业企业-创业者“四位一体”良性互动格局的形成,从而激活创业机制。

  第五,以创业板带动区域优势企业和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陈鸿桥介绍,目前中小板上市公司覆盖全国25个省市,中西部地区已达88家,占1/3左右。事实上,中西部地区也有很多优质企业,但过去由于对资本市场的认识不够充分等原因,准备得不像其他经济发达地区那么及时。他相信,随着创业板相对于主板上市门槛的降低,中西部会有很多的优势企业符合上市条件并加入到创业板中来。

  陈鸿桥还指出,创业板将极大地催熟创投业发展。他表示,目前,我国创投业总体感觉还非常年轻,可以用“稚嫩”两个字来形容。不过,中国创投业同时也面临着发展的重要有利因素,如中国中小企业经济、创新型经济的实质,注定未来有大量的中小企业、新兴企业将进行整合,中国也一定是全球创投最活跃、创业板最活跃的地区。这为创投提供了大量的后备资源,创投成功率也要比国外高一些。他希望,借助创业板的推出,催熟创投行业发展,“创投业要当好创业企业的教练!”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