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创业板开闸已如箭在满弓 新板融资需破双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5日 17:27  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苏慧 北京报道

  一拖再拖的创业板开闸已如箭在满弓,按照目前的进度,证监会恐怕再跟投资者开不起这“狼来了”的玩笑。只是,对于创业板的从天而降,又有多少企业能幸运得被砸中?

  统计显示,在全国50多个高新技术开发区的4万多家企业中,年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的就有3000多家公司,有上创业板打算的就超过1000家。

  想要跨过创业板的门槛,中小企业还都得先丈量下自己的身高,若是达不到进门的标准,您就只能等等再等等了。

  两套明标准 四项暗指标

  指望着创业板融资的中小企业终得出头天。新出台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终于对于发行人的存续时间、盈利能力、财务状况和规模做出了具体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公司的盈利状况,《管理办法》采用了两套财务标准。

  第一套标准为: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第二套标准为: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简单地说,前者适用于兼备稳健性、成长性的企业;后者则适用于爆发性成长的企业。

  除此之外,企业还必须满足“持续经营3年以上、净资产超过2000万元、不存在未弥补亏损、发行后总股本不少于3000万元”等条件。

  然而,达到这样的标准并不等于中小企业就进了创业板首发IPO的门,这些只是摆在桌面上的硬指标。实际上,企业要进入拟首发创业板上市的名单,还需要闯过四道隐形门。

  深圳某大型民营创投公司的董事长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欲首发创业板IPO的中小企业须具备的隐形资质:第一,质地好,退市风险小的公司最受青睐;第二,在国家优先发展的产业中,代表产业转型的企业更容易首发上市;第三,证监会在待上市企业所属区域的选择上“有所重点也会有所兼顾”,京津冀、环渤海、老东北、中部六省都是热门地区,当然,站在潮头的长珠三角更难被抛弃;第四,企业股东背景也是重点考虑的条件,假如这个企业和当地政府联系不错,上市机会就更大。相对的,自顾自“游戏”的企业基本可以被排除。

  从历史经验分析,生产终端商品或提供终端服务的企业愿意“打头炮”,此举可节省大量广告费。同时,创业资本和创业板市场将主要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大量事实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通常是新技术产业化的结果,其生命周期大致可分为种子期、创建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对成长中期以前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与孵化,始终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创业投资和创业板市场既有分工又互相配合,共同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生命阶段的融资需求。

  外热内冷 IPO成本提高

  自今年3月31日中国证监会颁布并于5月实行《管理办法》以来,与创业板相关的配套政策也陆续推出,各地方政府的积极反映也让创业板重新成为热点。

  5月22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唐华日前表示,高新区金融办建立了拟上市企业后备库,锁定了20多家重点拟上市企业。这是建立在成都高新区共9600多家企业基础之上的筛选结果(高新技术企业占成都市的64.8%、四川省的52.7%)。同时,吉林省、湖南省筛选了上百家企业,按照拟申报市场、进展阶段等指标进行分类管理后,分别筛选出20和80多家企业,欲首发创业板IPO。

  然而,同个地方政府鼓励企业集中上市的热情相比,券商对此却并不太感冒。伦敦证券交易所北京首席代表姜楠表示,目前的问题在于,中国创业板中介服务还是由原来为A股主板公司上市的中介服务机构来操作,这些机构包括证券公司、投资银行、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在还没有专门为创业板服务的中介公司出现之前,高额服务费用恐怕会把中小企业拒之门外。

  目前,一个项目要有3000万收入,很多券商才会有兴趣做,这就限制了大部分规模企业的上市。

  假设一家创业板公司利润有1500万,发行市盈率是20倍,这家公司的总市值也只有3亿,按照IPO上市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小于总股本50%的惯例,募集资金可能还不到1.5亿。即使券商按照下限价格800万来收费,IPO成本也超过了融资金额的5%,对中小企业来讲,这种资金压力着实不小。

  对于这类公司,有券商投行人士表示有解决办法,那就是把首发估值水平提高到30倍或者40倍。但对于这样估值水平,除非企业有一个能让所有人信服的超高成长性,否则市场不会接受。即使有高成长性,高成长跟高估值之间有着怎样的比例关系,也需要挑战投行的智慧。

  “我们对项目利润的要求在2000万左右,如若不然,就需要企业有非常高的成长性。”上海某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无论是拟上市公司还是投行,对于上创业板的收费都不满意。拟上市企业嫌高,而投行则嫌无利可图,最终博弈结果是创业板门槛被大大提高。

  各地创业板兴衰谱

  美国创业板纳斯达克

  纳斯达克始建于1971年,迄今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也是世界第一家电子证券交易市场。纳斯达克市场实行做市商制度,同世界其他市场相比,流动性最强。一般来说,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的公司以高科技公司为主,包括微软、英特尔、戴尔和思科等,但现在的比重已经降低到30%以下。

  英国创业板AIM

  1995年6月,伦敦证券交易所成立替代投资市场(AlternativeInvestmentMarket,简称AIM),这是继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之后,欧洲成立的第一家二板市场。

  10多年来,从最初的10家上市公司、8220万英镑市值,发展到2005年年底时的1222家上市公司、358亿英镑市值,成为目前全球领先的创业板市场。英国创业板对企业没有经营年限的要求,也没有最低市值要求。

  中国香港创业板

  香港联合交易所于1999年推出香港创业板。创立之时香港创业板面临三大挑战:第一,香港本地的企业资源不足;第二,科网股独大,行业覆盖面过窄。当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时,创业板受到重创;第三,上市监管过于宽松,高管频繁套现。

  后来香港交易所和监管当局都对规范进行了修改,对上市公司盈利的持续性提出了要求,以及对公司高管出售股票有了禁售期,才使情况有所好转。

  加拿大创业板

  加拿大创业板于1999年11月由温哥华证券交易所和亚伯塔证券交易所合并而成,后来被多伦多证交所收购。门槛较低,是加拿大创业板最大的特点。企业不需有一定年限的历史记录和业绩,只要有一个好的管理团队和具有竞争力的项目就行。

  新加坡创业板

  新加坡早在1987年就建立了SESDAQ市场(新加坡股票交易所自动报价市场),在新加坡创业板上市的条件相对比较宽松,只需在新加坡设立一个创业公司;有三年或以上连续、活跃的经营记录,并不要求一定有盈利,但会计师报告不能有重大保留意见。在2007年11月26日,新交所推出“凯利板(CATALI.T)”市场,正式取代SESDAQ市场。

  日本创业板

  佳斯达克(JASDAQ)市场是日本最大的创业板市场,也是迄今发展最成功的创业板。

  佳斯达克市场成立于1998年,是日本模仿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在OTC市场基础上建立的。建立之初主要是面对日本国内的风险企业和一些高科技企业。2004年12月,日本佳斯达克升为证券交易所。

  2000年6月,日本纳斯达克在大阪证券交易所开张。而东京证券交易所于1999年11月宣布设立自己的创业板(Mothers),也叫“高增长新兴股票市场”,与纳斯达克日本市场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而“日本纳斯达克”在随着全球性IT(信息技术)泡沫崩溃、经营入不敷出及“水土不服”的情况下于2002年关闭,撤出日本市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