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东征:中小板五年经验为创业板稳推奠定基础

  本报记者 王丽娜 黄金滔 朱先妮 时娜

  深交所理事长陈东征昨日在中小企业板五周年座谈会上表示,中小企业板是分步推进创业板、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一步。中小企业板五年来的经验教训是可以认真吸取、充分借鉴的,也是深交所有信心平稳推出创业板的重要前提。

  加快多层次市场建设

  陈东征表示,继续全面推进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是中国经济发展对资本市场提出的客观要求。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一个基本使命,就是要为广大高科技、创新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服务,这也是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变迁和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反复强调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这次危机中,中小企业受到冲击最大,但在国家振兴政策中直接受益相对比较少。虽然从中央各部门到各级政府对于支持中小企业越来越重视,采取了加大贷款规模、提高担保力度等一系列措施,但仍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求。这里有一个不能忽略的问题,就是银行系统特别是大型国有银行,在积极探索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的同时,也必须基于商业化原则考虑防范和化解风险。而中小企业不仅需要生存和应对危机必要的短期贷款和流动资金,更多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还需要发展创业的资本金。只有通过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让整个金融支持体系发挥作用,才能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的支持。

  多层次市场建设须承担必要风险

  陈东征表示,建设多层次市场、特别是推出创业板过程中需要“十年磨一剑”,而风险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多层次市场建设必须承担必要的风险,应尽量避免、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重大恶性事件。高风险是资本市场固有的属性,不能谈到发展就忘记了风险,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资本市场风险在可控条件下的不断释放,是我国金融安全和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创业板即将推出,中国证监会也正在就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公开征求意见,多层次市场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创业板市场作为一个全新的市场,必然存在一些风险和不确定性。但是相对于支持中小企业、推进自主创新、解决劳动就业、促进产业转型、提升中国经济整体竞争力的巨大作用,这些风险是必须承担、也是可以承担的。不能指望所有的风险都解决后再推进发展,而是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其中,中小企业板五年来的经验教训是可以认真吸取、充分借鉴的,也是我们有信心平稳推出创业板的重要前提。

  参与各方须恪守“三公”原则

  陈东征表示,全面贯彻“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是多层次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市场参与各方必须恪守的准则。

  首先,对于想要进入创业板的企业家,中小企业板的实践证明,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后成败的关键,在于掌门人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遵守“三公”原则的关键是加强学习、树立诚信、珍惜机会。

  其次,对于各类中介机构,要强调的是眼界。中介机构是贯彻执行市场“三公”原则的关键环节,从中小企业板的实践来看,大部分中介机构已经具备了最基本的能力素质,但仍要把视野放得更远一些,不要仅仅局限在成本、利润这些简单的眼前利益,而要看到长远、看到发展,看到有了多层次市场的规范发展,中介机构自身才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发展。

  再次,对于深交所,交易所是多层次市场的枢纽,执行“三公”原则,最关键的一条是自律。无论是交易所还是交易所的员工,都绝不能谋取任何不当利益,更不能谋取任何私利。所以,也欢迎社会各界对深交所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保证多层次市场“三公”原则能够真正得到全面的贯彻和执行。

  最后,希望各类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在充分理解创业板风险的前提下,坚持审慎投资的原则,一个是避免上市首日盲目追高,再一个是要充分认识退市风险。主板市场多年来的经验教训表明,在对“壳资源”的炒作和“垃圾股”的追捧中,中小投资者都是最大的受害者。为此,创业板在制度设计中引入了直接退市机制,希望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

  陈东征表示,有了“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进一步全面贯彻,随着创业板平稳启动和中小企业板持续发展壮大,广大中小企业特别是自主创新及成长型企业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有了社会各界的坚持不懈、共同努力,三五年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必将初见成效,八到十年后必将大见成效。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