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09年下半年经济刺激十大猜想 创业板或达200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6日 01:22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朱宝琛 马红雨 郝春明

  时至5月16日,2009年已走过了135天。中国在刺激经济、扩大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道路上迈出了卓越的步法,一些数据呈现向好的迹象。不过,在“中国成就”令世界瞩目的同时,危机并未远去,这场“逆周期战斗”还将持续一段时间。那么,在2009年下半年,我国将会继续采取哪些刺激经济的措施呢?又将如何作用于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呢?

  自2008年9月中央公布总计4万亿元的投资刺激计划之后,相关政策陆续启动。在2009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针对外界猜测,温家宝总理更意味深长地表示,“中国政府已经准备了应对更大困难的方案,并且储备了充足的‘弹药’,随时都可以提出新的刺激经济的政策”。上周,温总理借厦门考察之机再次强调,“应对金融危机远远不止4万亿投资计划,其他政策将在年内不断出台”。

  中央政府的持续表态,使得各方面对于“充足的弹药”浮想联翩。证券日报记者经过深入采访,结合相关专家的意见,对下半年经济政策路线图做出十个方面的初步研判,无论猜测准确与否,都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裨益。

  “双率”续降 利率至1.98% 存款准备金率至10%

  2008年下半年采取的经济刺激措施中,率先“冲锋”的就是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双率齐降的效应有目共睹。经过多方探访,证券日报记者得出第一个初步预期:双率再次打头阵的可能性很大。

  4月份,虽然持续高增的信贷规模显著下降,但如果把前4个月的数字相加,我们也不难发现,前4个月本币新增信贷达5.17万亿元。这已经提前实现了《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今年新增贷款5万亿元以上”的目标。

  那么,降息的必要性是否就降低了呢?不然。从4月份的CPI、PPI数据看,潜在的通货紧缩压力为继续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了充足的空间。首先,现在银行体系内和体系外利率水平相差还是比较大,这就会导致资金套利冲动;此外,现在的利率结构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在需要大规模投资的时期,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调整还是有必要的。

  也有专家认为,股份制银行超额准备金率已降至历史低位,未来在IPO重启及国债发行规模扩大后,银行的流动性必将会受到冲击。因此,采取结构性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策略更加适用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而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暂无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必要。

  当然,在国内经济回暖基础尚不牢固、国外经济难言见底的情况下,央行还需要预留一些“弹药”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大变局”。因此,在降息决策上,央行会慎之又慎,但这并不意味着不会发出这颗“子弹”。

  目前,金融界多位人士倾向于年内存款准备金率降到10%附近。时间区间上,一些经济界人士分析认为二季度末的可能性比较大。对于降息,不少机构认为2009年至少降息一次,而降息的最好时机应该是在二季度数据明确之后,至于具体数据,有分析人士指出可能会到1.98%。

  结构性减税 择机可打的财政牌

  尽管今年4月全国财政收入比去年同月减少,该月财政收入降幅比3月进一步扩大。这主要受企业所得税、进口环节税收大幅度减少,出口退税大幅增加,以及石油特别收益金减收较多等影响。

  那么,是否调节税收就没有余地了呢?

  去年下半年以来,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结构性减税的措施,如增值税转型改革、成品油税费改革、调整个人住房交易税收政策、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率并实行单边征收、提高出口退税率等,所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

  从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因来看,在企业界投资信心不足、居民消费信心匮乏的情况下,刺激经济增长的首要措施也莫过于减税。尽管减税不像大规模的政府投资那样对经济增长有较明显的直接作用,但可以把孕生经济增长动力的财力和资源真正还给民间,从根本上真正重振国内企业投资和家庭消费。

  当然,结构性减税具体可根据我国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相应调整税收政策,在优化税制结构的同时,开征一部分新税种,降低另一部分税种的税负,以达到刺激经济、扩大投资和内需的目的。

  因此,要刺激经济,运用“结构性减税”刺激经济,这张牌还是可以出的。

  地方债助力投资 发行规模可望达6000亿元

  随着政府投入逐渐增加,地方政府下辖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水务公司纷纷发债,发债量占今年已发行企业债大半。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大型投融资平台的违约风险相对较小,预计今年此类债券的规模将远超过往年。

  为刺激经济筹措资金,今年初中央决定由财政部代替各地政府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如今,地方政府债的发行工作也正有条不紊的进行。

  中央出台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对地方政府的资金配套能力提出了挑战,仅靠地方财政投入和银行增加信贷无法满足大规模财政支撑的需要。据测算,2009年地方政府的资金配套任务将达6000亿元,而其配套能力只有3000亿元。

  由于中国已推进其积极进取的刺激方案,来自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的限制已成为严重的问题,允许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目的在于举全国之力刺激经济发展。从发行规模上看,2000亿元的规模对解决地方财力匮乏能起到一定补充作用。

  完善社保体系 扩大居民消费的强大制度支撑

  中国人素以勤俭节约闻名于世,“高储蓄、低消费”,无论是加收利息税,还是降低存款利率都无法有效降低储蓄、带动消费。之所以如此,最根本原因之一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高国民医疗、教育、就业、住房等方面的保障水平,以减少居民的后顾之忧,带动和提升居民的有效需求。只有建立统一、完备、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居民的消费才会跳跃式增长。

  加大科技攻关 设国家投资技术中心 加快行业升级

  国家颁行的十大 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无疑将对我国科技创新提供新的强大推力。

  专家建议,对于一些产业领域的科技难题,可由国家出面,出一部分资金,作为大股东,再由企业出一部分资金,联合成立公司制的研究单位,国内外特聘专职和顾问专家,专向攻关一些特定的课题,研究成果由授权特定的企业有偿使用,从而形成该研究单位的良性自我供血机制。

  同时,可由国家出面建立技术中心,加大重点商业电子产品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快子行业的兼并重组,做深产业远胜于做大产业。国内不少鲜活的例子告诉我们,国家应加大做深产业的支持力度,并给企业以核心技术的支持,创造并购重组的有利环境,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制造。应利用当前的金融危机时机,象当年研制两弹一星尽全力使钱学森等科学家回国一样,积极挖掘国际技术领域的尖端核心人才。

  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国家加大了支持力度。建设创业板市场是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已经上市的科技板块股票来说,将逐步告别概念炒作的时代,因为,会有越来越多的拥有先进技术的公司上市,此后大家比拼的将是技术转化成真金白银的能力,而非仅仅是概念。

  创业板年底有望上市200余家

  5月14日,《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正式发布,标志着创业板主要配套制度文件已基本完备。在监管层“按部就班,积极稳妥”推进创业板的原则下,创业板推出的时间路径已经基本清晰。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体制变更和市场深化,中国目前有庞大的中小企业存量,也有非常强烈的民间创新力量。几千家企业已经在排队等候创业板的开市的钟声,创投界人士非常振奋。

  业内人士预测,创业板有望在8月份推出,首批上市企业会是50家到80家企业,年内推出不少于200家,创业板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将起到重要的“助推器”作用。

  产业提振加温 新能源 房地产有望走向前台

  国务院颁行的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是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抓手,兼顾了投资驱动、结构调整、刺激消费和体制改革多种因素。大范围的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依然是下半年经济刺激计划的重要看点。

  那么,除了这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还会出台哪些产业的调整振兴规划不断引起猜测。

  最近,国家能源局有关人士表示,该局正在研究制定新能源产业的振兴规划,实施期为三年。至于具体扶持政策,主要包括财政、价格、税收、技术研发方面的支持。

  其实,我国发展新能源产业具备很多优势。特别是水电和太阳能可开发资源量非常大。与很多成熟市场相比,中国在人力成本、运输成本、金属价格方面有明显的成本优势,生产流程和设计的灵活和简便也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据统计,中国企业在太阳能发电方面的生产成本比欧洲低25%到50%,而中国企业在风力发电行业的利润是其他国家的3倍。

  此外,关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规划同样值得期待。首先,房地产业发展需要国民经济中许多部门和行业提供物质资料,与之配合发展;其次,房地产业发展的结果可为国民经济许多部门和行业的发展提供前提和场所;再次,房地产品消费特别是住房消费是综合性消费、波及和带动生活消费的方方面面。 

  扩张信贷消费 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城市进一步扩容

  在今年年初的央行工作会议上,央行指出要鼓励合理发展消费信贷,落实和制定有关信贷政策措施,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支持居民解决和改善住房条件。

  事实上,消费内需乏力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结构中较薄弱的环节。在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扩散和蔓延的今天,如何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提振国内消费,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正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我们知道,长期以来,中国绝大部分消费者仍然抱有传统的消费观念,“无债一身轻”的观念仍然是统治消费领域和消费信贷领域的主导思想。消费观念不更新,消费信贷市场将很难有所发展,而这也恰恰需要我们合理的发展消费信贷。

  当然,未来要拉动个人消费信贷增长,主要还是要解除老百姓消费的后顾之忧,让老百姓放心消费。这就需要依靠社会保障的建立和健全,将医疗、失业和养老保障做起来,同时还要扩大覆盖面,提高老百姓收入。

  不过,值得欣喜的是,5月12日,银监会向社会公布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此举意在通过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以促进消费需求增长,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为扩大消费,刺激经济复苏,试点城市有望进一步扩容。

  六大区域振兴 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催化剂”

  我国区域振兴计划色彩纷呈。  

  5月14日,《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获批,这是在不到一月的时间里,继国务院通过建设上海“双中心”的意见,并将南汇并入浦东新区后,我国又确立的一处金融中心。

  在此之前,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今年4月汇聚国家多个部委和中部六省主要负责人的中国中部论坛,提出政府正从各个领域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中部地区加速崛起,以有效应对金融危机。

  因为我国二元经济特点仍然突出、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仍然存在如果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加以扶持,不仅针对性强,而且也可以较好发展该地区的经济,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

  对于未来的振兴区域,滨海新区尤其值得期待。天津滨海新区凭借辐射三北地区和东北亚地区的区位优势,被选中作为国家战略进行开发。目前国家对该地区采取全方位扶持的政策,定位为“北方的试验田”;而在去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的“武汉城市圈”综改方案则是国内第一个启动综改试点的城市圈(群)。重庆也有望列入金融综合配套试验区。

  解决三农问题:部委“联合作业” 系统规划 通盘考虑

  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多农民工无奈纷纷下岗,农民收入低的问题则“雪上加霜”。政府业已出台的补贴政策、免税政策、家电下乡等举措已经初见成效,但仍需出台进一步措施。

  解决三农问题,应是一历时很长的庞大的渐进的系统工程,需要科技、教育、金融、计划生育、劳动保障、卫生医疗等系统在严密计划的基础上协同推进。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应是大大减少农业人口的数量和比例,实现农业的机械化、产业化、现代化,同时也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过程。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加大投资农业公司的鼓励支持力度,加快农业期货品种的推出步伐,对建立稳定、高效的现代农业体系至关重要。

  对于农业人员分流来说,在职业教育培训的基础上,一方面是流向大城市加工、服务业,另一方面是流向中小城镇,由此相应的居住设施建设必须跟上。同时,政府应引导金融系统提供配套的资金支持服务。

  对于农业领域的上市公司来看,短期内或将受益鼓励政策和运营环境的改善,长期看,则会因有更多的竞争者出现使行业利润趋于平均。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