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创业板首提退市 ST顽疾短期仍难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1日 08:49  东方早报

  昨日证监会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首度明确提出证交所应当建立退市制度。据早报记者多方了解,创业板上市、交易等规则正由相关部门制定研究。在退市方面,创业板将有严格规定,一旦出现较为严重的违规情况,将直接进行摘牌退市,创业板将难觅ST公司的身影。

  可查资料显示,证监会相关负责人曾指出,考虑到高风险企业的特性,会强化退市机制。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的看法是,在严格的退市机制下,业绩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很难像主板个股那样在二级市场一待好几年等着卖壳,而是会在最短时间内被要求退市,这样一来,可以保持创业板的质量。

  问题随之而来,被喻为“长生不老”的主板ST类“壳资源”是否会因创业板的破壳效应而受重创?

  在大多数股民看来,“壳资源”应该会朝着“贬值”的方向走。所谓“壳资源”,即经营亏损,面临退市风险的公司。其他想上市而无法获批的公司,此时可通过股权收购等手段成为已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这就是所谓的“借壳上市”。 

  在A股市场中“壳资源”价格不菲。而创业板一旦推出,由于相对于主板和中小板,其上市条件相对更为宽松,证监会还会为创业板专门成立审核委员会,审批速度也会相应提高,一些本欲借壳上市的企业会转而投向争取在创业板上市,完成融资。ST股、绩差垃圾股的壳资源价值大大削弱,退市风险增加,重组预期减小,也就失去了其主要的炒作价值。

  但浸淫于资本江湖的投行大佬们却告诉我们:“未必。”

  西南证券一投行人士断言,短期来看壳资源不会受到任何冲击。他的理由是,目前拟上市公司至少在2000家以上,而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在短期内最多安排几十家,因此仍有大量急欲上市的企业不得不到A股市场寻找“壳资源”。

  “此外,创业板对于中国中等规模以上的企业基本不具有吸引力。”他坦言,在接触中,这些企业会觉得创业板和他的定位不符,宁可苦守主板排队,或者是寻找壳资源洽购,“并且,很多壳资源长生不老的秘密很大程度还与这家企业的所在地政府有关”。

  由于要完成本地企业的资产证券化成本不菲,因此大多数地方政府并不愿意看到辛苦排上主板的资源就这样白白流失,会组织当地企业进行资产整合或救赎。

  从中长期看,等创业板羽翼丰满后,“它和主板所吸引的并购主体也不会相同。”长期企业并购咨询的一投行说。虽然主板市场也已进入全流通市场,但其收购成本相对依然较低。“统计数据显示,大多数发生在主板市场的并购案都通过直接收购完成。这也和中国A股上市公司股本结构复杂有关。”

  而创业板的上市公司主要是民营企业,股本小且全流通,股权较为分散,“但二级市场收购往往并不是建立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因而很有可能引起双方间的激烈对抗。”上述人士认为,“但我们相信,创业板退市机制的设立是今后股市制度改革的大势所趋。”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