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郑伟鹤:重启中小企业板IPO 发展创业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3日 08:06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徐畅

  二级市场的低迷使得IPO这一传统退出渠道不断紧缩,近日,深圳市南海成长创业投资有限合伙企业(以下简称“南海成长一期”)将所投两个连锁经营项目通过转让或回购方式退出,并于3月16日向所有合伙人分配了相当于投资本金15%的现金。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经济下滑,IPO退出环境将会变得愈发严峻,在整体市场信心得到恢复之前,众多投资机构不得不重新考虑并购、借壳、业内转手等方式退出。

  南海成长曲线退出

  2007年6月26日,中国首家有限合伙制创投企业——深圳市南海成长创业投资有限合伙企业成立,募集资金2.5亿元,由深圳市同创伟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郑伟鹤、黄荔担任GP,由同创伟业和深圳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担任投资顾问。

  南海成长一期于2007年12月完成基金投资,共十二个项目。近日,南海成长一期将所投两个连锁经营项目通过转让或回购方式退出。其余十个项目,主要分布于新能源、新商业模式、新材料、新农业等行业;多数投资企业处于成长期。08年的业绩与07年相比均有增长,其中有6家企业业绩增长超过20%;半数以上企业拟以现金方式分红派息。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今年以来除了香港主板的少量上市之外,海内外IPO没有重启的迹象,创业板推出时间尚不明确。清科集团研究部主管郑杏果认为,在此情况下,南海成长一期的项目退出和现金分红是基于市场前景预期的逐步试探,对它自身也是适应实际情况的灵活尝试。

  南海成长一期执行合伙人郑伟鹤建议,应重启中小企业板IPO,建立并大力发展以创业板为主导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体系,加快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发行速度,使之真正成为解决中小创新型企业融资问题的主导力量,同时也为创投资本提供便捷的退出渠道。

  未来多元化或成退出主流

  事实上,南海成长一期的曲线退出折射出目前IPO的困境。由于审批程序相对简单、投资回报更为丰厚,IPO历来是国内外VC、PE投资机构退出的首选路径。但在国际金融市场萧条、境内外资本市场新股发行持续萎缩的大环境下,IPO退出变得越发艰难。

  2008年全年共有36家VC/PE背景中国企业IPO,同比降幅达到62.5%;平均IPO融资金融为9053.92万美元,同比下降73.5%;共有66家机构通过IPO实现退出,IPO平均投资回报率则为1.98倍,同比下降63.8%。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经济下滑,IPO退出环境将会变得愈发严峻,在整体市场信心得到恢复之前,众多投资机构不得不重新考虑并购、借壳、业内转手等方式退出。

  ChinaVenture分析师薛冰认为,危机所引发的资金链收缩、上市公司市值大幅下跌,使得各公司必须调整其财务战略,以确保其具有充足的财务弹性能够在恶劣的大环境下幸存下来。这一经济环境为众多手持充足现金的潜在收购者提供了难得的整合或者进入某些行业的良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