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自主创新需要本土资本市场发动机
蒋飞 陆媛
上世纪70年代时世界遭遇能源危机,是如何找到新的经济引擎的?很重要的一个推进器就是美国推出了“纳斯达克”市场,30年来作为大胆鼓励新创产业模式的融资平台帮助生物科技、互联网科技,引领了一场深刻改变世界的新技术革命。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依赖初级加工品制造高出口率的增长模式受到打击,如何寻找新的经济引擎?韩国推出了“科斯达克”,10年后一定程度帮助实现了以自主创新为特点的韩国电子产品遍布全球消费市场。
那么在始自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的新的经济引擎在哪里?2009年的中国,有许多人正在翘首期盼着创业板的推出,希翼着高新科技类的中小企业能够像美国、韩国那样,成为中国从危机中走出并借此调整产业结构、进行竞争力再造,从而引领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以创业板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
2009年2月,深圳。
深圳市人大的一场有关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座谈会上,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面前的冰火两重天,成为辩论焦点。一位参会者向《第一财经日报》描述了当时的争论。
“1月份1.6万亿元的新增贷款到底到哪里去了?中小企业最需要贷款,可是哪有银行敢贷?大企业最不需要贷款,可是银行挤破头把贷款送上门去!”
那么,为什么不肯把贷款发放给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呢?
中小企业规模小、抗击和承受风险的能力比较有限、表现出的不良率比较高,要使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它,没有思想上和认识上的到位是不行的。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2月26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的分析,就说明了传统银行体系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为什么仍然裹足不前。
看上去,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也有其道理。
“如果创业企业上市后,要想贷款就相对好办了,我们可以做股权质押贷款。当然,值此危机时刻,银行出于风险考虑,要把股权打很低的折扣,比如3折或4折,最高也就6折,以此为质押比例来发放贷款。”交通银行一位人士解释说。
还有一种情况,高新技术类的创业企业可以更为容易地获得银行贷款,那就是在获得来自风险投资的创业投资资金之后。
因为这意味着在银行决定放贷之前,风险投资已对目标企业进行过一系列风险甄别。
“风险投资进入高新技术的创业企业之后,银行会认为其有了一定的信用,担保公司也更愿意为其担保贷款。”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总裁李万寿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说。
目前似乎只有风险投资敢第一个进入新兴业态的创业企业做投资,而这一系列能够成为未来经济引擎的创业型中小企业也是受危机冲击最大、最需扶持的。但风险投资行业自身也需要退出渠道以获得持续发展。
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是优秀的中国本土投资机构,“但我们也需要创业板及早推出,以便于退出,形成良好的资金循环。投资创业型企业需要承担很高风险,上市后退出获得回报,方可以去投资其他初创企业。投资一个成功上市的企业带来的回报,会对冲抵消掉投资十个企业失败的带来的损失。”李万寿分析。
因此,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陈鸿桥表示,创业板的确可以成为中小企业新型金融支持体系的基础之一,带动创投行业的发展,增强创新型企业的借贷信用,从而扩大中小企业新型金融服务的基础,衍生发展出一系列新型金融工具,制造新的创业板生态链,突破传统金融体系无法给中小企业提供充足金融服务的瓶颈。
深圳创业投资同业公会副会长王守仁也认为,发展新型经济,不能依靠传统金融业,不能依靠间接融资体系。
在应对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中的“危”与“机”时,需要创造性地突破过去处理危机时的方法和传统经验。必须敢于和善于利用资本市场,陈鸿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当前要特别避免两种情形,一是避免低水平的循环与低效率的投资;二是要避免在处理金融危机的过程中积聚新的金融风险,创业板一定会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展示其特殊价值与特殊魅力,大有作为的空间。”
创业板不能再犹豫不决
新兴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危机中命运各异,有的则体现出了很好的抗危机能力,他们需要创业板支持其下一步发展。
北京一家生物科技公司正在创业板待选企业中排队,近来面对国际经济危机非但没有发生业绩衰退,反而接了多个大单,“春节后特别忙,去各地做新的大单,但是我们需要资金,特别着急着上创业板。”该公司人士上周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有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由于得不到银行贷款的支持,而不得不开始裁员,收缩本已扩大了的研发和生产。
深圳朗科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由留学归国人士创办的高新科技企业,拥有中国在IT存储行业的第一项原创性基础发明专利。但该公司因受金融危机影响很难融资而不得不裁员。截至去年10月,朗科累计全球专利及专利申请量达326件,覆盖全球几十个国家地区,迄今已获授权专利共计78项,并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起诉日本索尼、美国金斯顿和PNY多家外国企业,获得法律支持,与其签订专利授权协议。该公司专利授权收入占去年净利润的90%,达2800万元。
但就是这样优秀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于缺乏固定资产为抵押获得银行贷款,目前正在裁员、收缩战线。
不过,担忧创业板此时推出存在风险的声音近来也非常强烈。深圳证券交易所首任总经理王健提醒说,有些创业企业充满了虚假做账和骗局,创业板的推出应当谨慎和从严进行审查制度设计。
在他曾担任顾问的多个所谓创新科技企业中,他通过调查发现,做财务假账、“夫妻店”式管理、虚假专利申报、虚报业绩是较为普遍的做法。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企业中有的还是政府认定的明星企业,享受着土地、贷款等诸多优惠政策,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创业板坚决不能让这些垃圾企业上市。”王健说。
当前对于创业板的担忧有两个方面,一是会引发市场爆炒,一些不法企业会进行概念包装、投机炒作,可能使创业板沦为他们圈钱的工具;二是可能会对A股市场造成资金分流,从而给资本市场的稳定造成负面影响。
对此,一位创业板的设计者表示,创业板各项制度的设计上一定要从严,市场要进行细分,只有适合创业板的高新企业才能登陆,只有适合创业板的合格投资者才能进入,同时对保荐机构和保荐人加强督导责任和诚信记录。
王守仁表示:上述问题是中国式民营创业企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不应大惊小怪。要算大账,而不算小账;认同大道理,而不是顾虑小道理;改革开放需要大视野,而不是局部小视野。发展是硬道理,创新是火车头,不发展、不创新,才是最大的风险。中国人要相信自己有信心、有能力把创业板办好,而现在是借助创业板使中国再度崛起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相关 Related
美国科技竞争力与资本市场
上世纪70年代,在发生全球能源危机、产业结构面临重大转型之际,美国及时推出了服务于高科技产业的纳斯达克市场。
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经济停滞的实质是面对经济转型的困局,汽车、钢铁产量达到顶峰后出现下降,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现代通信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开始孕育,微软和英特尔都是在那时创立的。
面对这种新旧交替的经济格局,以及日本、德国在传统产业方面的追赶,美国政府决定培育和推进上述新兴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大力推动纳斯达克资本市场的发展,为新兴产业提供融资渠道,为新一轮科技周期的引领者们提供初始资本。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纳斯达克市场,美国的新一轮科技发展还会产生吗?或许有人会说历史不是通过假想来创造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微软肯定无法获得上市。
于1975年9月成立的微软公司,当时急需发展资金,但是作为新兴创业小企业,纽约证券交易所没有能够认识到微软的未来,以不具备纽交所上市条件为由拒绝了微软的上市。
1986年3月,是纳斯达克接纳了微软,于是微软得以上市融资。20年后,它从最初的年收入1.98亿美元成长为当下年收入500多亿美元的企业巨头。纳斯达克的培育之功不可埋没。
如果我们继续推迟推出创业板,中国是不是可能失去很多孕育中的中国“微软”呢?
在目前中国资本市场1600多家上市公司中,只有一家互联网企业,而最知名的百度、网易、新浪都是借助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的。
“我们为这种现象感到非常尴尬,感到痛楚,中国的自主创新应该依靠中国的资本市场。”从8年前就开始筹备创业板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人士慨叹。
中国经济的真正复苏和可持续发展,在于新一轮科技周期的出现,希望在于高新技术类的中小企业的茁壮成长。
王守仁认为,我们应寻找和把握机遇,创业板的开设和成功运作正是带动中国新一轮科技周期出现的强力引擎。
相关专题: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