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神州泰岳:寄生式生存的最佳样本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6日 21:39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商言 北京报道

  财富故事:团委书记的财富巅峰之路

  “赚钱算什么,赔钱却还坚持的人才牛。”现年47岁的神州泰岳(300002.SZ)主要创始人王宁如是说,也如是行。

  如今,这个“赔钱却还坚持的人”所创立的公司以高达18.33亿元的融资金额成为首批创业板上市企业中的“吸金之王”,而王宁本人也以13.9317%的持股比例(发行后)坐拥10.21亿元的身家。

  十亿身家的王宁在回顾上世纪90年代下海经商的抉择时称:“就是想闯闯,干一番事业。”斯时的王宁年届33岁,意气风发,自河北大学毕业后,已经从校团委书记任至河北大学出版社社长。

  意气风发的王宁将闯荡的地点选在了其出生地北京,但在下海之初,其首先遭遇的却是一连串的失败:从做中联集团的销售代理,到转战“联想”;从与人合伙做生意“赔个底儿掉”到在中关村的IT卖场站柜台。

  经历就是财富,在数次沉浮之后,王宁的职业生涯出现了重大转机:他被北京新海拓科技公司老板看中,做了新海拓的代总经理。

  此时,作为中关村“资深村民”的王宁已经在硬件领域摸爬滚打了数年,利润越来越微薄的现状促使王宁决定从技术要求不高但竞争激烈的硬件行业转向高端的软件行业。

  进入软件行业成为既定的战略,但选择IT服务管理领域却在一定程度上出于偶然。

  1997年,王宁创建北京神州泰岳科技有限公司,和许多技术实力欠缺的新进入者一样,王宁所带领的只有“硬件”经验的团队最初的选择是代理。

  1998年3月,神州泰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软件事业部,代理销售CA公司的IT服务管理软件,这个事业部就是今天神州泰岳的前身。

  回顾进入IT服务管理领域之初的想法,王宁称:“只是一个朦胧的感觉。当时,国内没人专门做这个事情。从市场进入点看,门槛较低。至于能不能在有限时间、有限现金流情况下做好,我们心里没底。”

  2001年,王宁及其合作伙伴决定成立神州泰岳软件有限公司;2003年,公司自主研发的系统网络管理平台软件上线,神州泰岳从单纯的“代理”变身为具有自主产权的IT服务管理软件企业之列。

  坚守最终带来了回报。2004年,一些国家机构开始动辄上千万的资金采购ITSM产品,市场开始逐渐升温,在这一领域深耕数年的神州泰岳应势而起,并迅速跃升为行业翘楚。

  2005年12月,神州泰岳收购了中国IT管理领域的另一领先者——上海联盈数码技术有限公司的IT服务管理业务。至此,新神州泰岳的市场份额跃上国内业务服务管理领域头把交椅。

  在创业板发行过程中,神州泰岳也正是凭借飞信业务而赢得众多机构的青睐,最终的发行价被确定为58元/股,这也就意味着其实际募资额将高达18.32亿,远超其最初计划的5.03亿元。

  公司股票发行受到热捧,作为创始人的王宁也将以13.9317%的持股比例(发行后)坐拥10.21亿元的身家,其个人创富传奇开始进入高潮。

  商业模式:单一业务存隐忧

  神州泰岳上市招股书显示,2006年度、2007年度、2008年度、2009年1-6月,公司来自电信行业的营业收入占公司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1.10%、82.99%、81.51%和92.02%,公司对电信行业的运营商依赖程度较高。

  中国移动研究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称,尽管公司主营业务的定位是向国内电信、金融、能源等行业的大中型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IT运维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但目前仍只是电信一枝独秀。

  神州泰岳预计,随着电信行业对IT系统运行效率要求的进一步提升,未来几年内公司经营业绩对电信行业的依赖程度依然会比较高。

  除了对单一行业的依赖,神州泰岳对单一业务——飞信业务运维支撑的依赖也非常大。

  招股说明书显示,神州泰岳是中国移动飞信业务的运维支撑外包服务提供商。2007年、2008年和2009年1~6月,该类业务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3732万元、9097万元和8928万元,占公司当期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42.23%、75.47%和76.30%,飞信运维支撑外包服务已经成为公司经营业绩的主要来源。

  这种依赖关系仍将持续:公司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拟投资于飞信平台大规模改造升级,投资总额为1.68亿元,占本次募集资金拟投资项目总额的33.51%。

  未来3年,公司业绩主要增长点来自于飞信用户规模持续扩张带来运维支撑收入的增长,国金证券陈运红指出,同时也受益于飞信业务外包模式向诸如农信通等业务的成功复制带来其他技术服务收入的快速增长。

  但是,对单一业务的过度依赖,其风险显而易见:如果中国移动飞信业务经营状况不佳或中国移动飞信业务运营主体在未来的合作过程中提出解除或不再与公司续签新的合作合同,或在合作过程中降低与公司的合同结算价格,都将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在网络路演中,当这一问题被再度提起时,神州泰岳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汪铖称,“新媒传信(神州泰岳全资子公司)与中国移动之间已形成了较为稳固的合作关系。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持续为中国移动以及广大飞信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定能形成持续的互赢的合作关系。”

  记者注意到,2009年4月,中国移动一改与供应商合同一年一签的惯例,其飞信业务运营主体与新媒传信签定了为期三年的飞信业务运营支撑服务合同,合同期限为2008年11月-2011年10月。

  招商证券分析师张良勇认为,依靠先发优势替客户建立的既有系统替换成本较高,替换可能性低,目前中国移动飞信业务支撑系统全部是神州泰岳开发,几十亿行的编程代码构成了很高的替换壁垒。

  机构视点:机构猜想百元股

  神州泰岳IPO受到了机构的热烈追捧,其通过网下发行向配售对象配售的股票为632万股,有效申购为55490万股,有效申购获得配售的配售比例为1.13894395 %,认购倍数为87.80倍。

  最终,其发行价格被确定为58元/股,对应市盈率68.8倍。尽管如此,该价格仍低于保荐人中信证券在《投资价值研究报告》给出的估值区间63.64-74.53元/股的下限。

  中金公司此前给出的估值则更是低于保荐人预期,其认为公司股价合理交易区间为49.4至53.2 元,对应09年26至28倍市盈率,理由是:公司业务增长的单一性以及2011年后收入增长的不确定性。

  相比之下,天相投顾给出的估值则更要乐观得多。其认为,假设2009年到2011年移动飞信用户数量增长率都是50%,按照预测的2008年到2011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59%计算,公司2009年的合理动态市盈率为59倍,上市后的合理价格为104.43元。

  对于未来收入增长的不确定性,天相投顾认为,长期从事飞信的运维服务,使公司对飞信的系统有较深的了解,这是其它竞争对手在短期内无法做到的,中移动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也会优先选择和其续约。

  神州泰岳的业务确实很有发展潜力,九鼎德盛首席分析师肖玉航对记者表示,但接近70倍的发行市盈率依然过高,而如果像某些机构所说在开盘当日冲上百元,其市盈率将达百倍以上,这样的股票最好还是别碰。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