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谊兄弟:从娱乐国王到资本大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6日 18:23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旷野 北京报道

  财富故事:王忠军突击资本市场

  创业板首发大军中,最有“星”相的非华谊兄弟莫属。

  按28.58元发行价计算,王忠军、王忠磊两兄弟的账面财富分别为12.55亿元和3.97亿元。15年前王忠军用10万美金创办“华谊兄弟广告公司”,拉开了探索民营娱乐业的道路,15年间财富增长1567.75倍、相当于每年赚8361.33万元,造就了中国民营娱乐业的神话。

  不仅如此,两兄弟还一举将数位影视界明星带入了千万富翁俱乐部,其中冯小刚持股最多,账面财富8231万元;张纪中持216万股,账面财富6173万元;黄晓明所持180万股,账面财富将达5144万元;分别持36万股的李冰冰和康洪雷的身家也达1000万。

  现在的公司名字,缘于王忠军曾梦想自己有一天能拥有中国的华纳兄弟公司。其在一次演讲中笑言“我是个没文化的人,16岁当兵,没读过高中,大学上的是夜大,美国留学是去混的”。这句概括多少有些自谦。

  49岁的他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他名字中的“军”在人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还没来得及念高中的他应征入伍,军旅生涯之后,20岁的他被分配进入国家机关工作,开始与传媒相关,历任国家物资总局物资出版社美术设计、摄影记者、中国永乐文化发展总公司广告部经理。

  1989年,用王忠军自己的话说是“跟风赴美留学”,不过用“混”字描述这段生活并不恰当。五年的留学时光不仅让他收获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大众传媒专业硕士学位,还为他提供了第一桶金。学习之外他勤奋打工赚钱,主要是送外卖,据他介绍最多一天能挣到100美元。回忆起来他只有一个字——“苦”,五年的苦却换来了10万美元积蓄。

  1994年,已过而立之年的王忠军回国用10万美金创办了“华谊兄弟广告公司”,算是干回了广告这一老本行,其中最成功的生意是说服中国银行统一标识,并接到了这桩业务。后来由广告人到电影人的转变,并不是有心为之。

  首次“触电”是在1998年,一位圈中熟人告诉王忠军如今拍电视剧很赚钱,王忠军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制作了第一部电视剧,当时与英达合作拍摄了《心理诊所》,没想到广告人的优势在电视剧推广方面派上了很大用场,该剧盈利达到100%。

  于是,继续拍影视剧赚钱变为了顺理成章的事情。第二年,王氏兄弟和太合集团各持股一半成立了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公司(下称华谊兄弟太合),注册资金5000万元。

  他曾谈到:“当时电影行业内有钱人少,我带着几千万进入就是有钱人了。第一年投资了三部大戏,都是最有名的导演:冯小刚的《没完没了》、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姜文的《鬼子来了》。由于都是和其他股东合作拍摄的,真正算下来,华谊兄弟公司对三部戏总的投资不到两千万。”

  华谊兄弟的这三部大片没能让王忠军名利双收,除了《没完没了》,其他两部均呈小幅亏损,华谊兄弟在影视圈的名气却是从此大振,也是由此开始,王忠军开始和冯小刚结为战友。

  比哥哥小10岁的弟弟王忠磊,经历则相对简单,1990年从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毕业,后来与哥哥一起创业。

  商业模式:娱乐业与资本联姻

  华谊兄弟目前拥有三大业务:电影、电视和艺人经纪。

  董秘胡明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影视娱乐行业过去比较分散,如今众多导演、制作人和明星集中在华谊兄弟。在华谊兄弟人才的聚合中,公司的品牌效应起到了做大的作用。”

  2000年,华谊兄弟太合并购了金牌经纪人王京花所拥有的经纪公司,从而进入艺人经纪行业,同时网罗了李冰冰、范冰冰等明星。华谊兄弟太合还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两家专业化的分公司——华谊兄弟文化经纪有限公司和陕西西影华谊电影发行有限公司,前者负责艺人经纪服务,后者则专注于电影发行,全产业链模式呼之欲出。

  如今,王忠军认为公司正“充分实现公司电影、电视剧以及艺人经纪三大业务板块的协同效应”,并希望借此次创业板上市融资的机会“实现年产6部电影,覆盖全年四大黄金档期,冲击票房前十;旗下九大制片人工作室将以年产量600集精品的速度迅速抢占每日各大黄金时段,极力打造属于国人的‘娱乐王国’”。

  胡明以眼下正上映的新片《风声》为例介绍,“该片导演是公司的电影总监制陈国富,主演是公司艺人李冰冰、周迅、黄晓明、苏有朋、张涵予等,完成从编、导、制、演、发在自己体系内消化的电影,所有的演职人员都是华谊自己的人才。国内仅我们一家公司可以做到在自己体系内完全完成一部大制作电影。”

  一位获得配售的某基金投资经理指出,华谊兄弟发展至今,很大程度归功于公司管理层将文化娱乐产业与资本运作进行了较好的融合。

  自2001年初步打造出全产业链模式后,王氏兄弟在三年后引入了Tom集团和信中利投资集团公司两大股东注资并回购了此前华谊兄弟太合中的太合集团所持股份,于是2004年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正式成立,王氏兄弟持股七成跃升为控股股东。

  机构观点:关注成本控制

  一位获得配售的某基金投资经理向本报记者表示:“我们看好其所在的行业,而且对公司三块业务都很看好,未来2-3年预计盈利增幅都能维持40%以上。因此三个月限售期不成问题。”

  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历史上影视业务贡献的收入都在七成以上,艺人经纪业务所得则不低于公司收入的1/10。其中电影收入包括票房分账、版权销售和电影衍生收入,2006年-2008年的报告期内,电影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3.14%。同期电视剧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10%,艺人服务创收的年复合增长率略低为42%。

  中信证券传媒行业分析师皮舜在研究报告中称,“公司贯通上下游产业链,能实现影视和文化资源最优整合和利用。”

  申万研究所的新股分析报告指出,公司陆续推出高票房电影和高收视电视剧不断强化消费者对公司品牌认知,而高品质影视剧与创作团队、艺人之间又形成良性互动。

  对于部分投资者关注的成本控制及财务治理问题,胡明表示,公司将国外传媒产业成熟的管理理念与中国传媒产业运作特点及产业现状相结合,较早建立了国内领先的“影视娱乐业工业化运作体系”。他说“该运作体系的核心思想就是将公司各业务环节以模块化和标准化的方式进行再造”。

  申万预测华谊兄弟合理估值在29.3元。皮舜的预测更乐观,其给予公司综合合理价值区间为36.72元-41元。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