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市标准保持不变 约50家企业静候创业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9日 17:18  新快报

  新快报讯 酝酿10年,创业板终于定下出炉时间。据近期已上报至国务院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暂行办法》)显示,该办法施行的时间初定在2009年5月1日。

  “如果顺利的话,国务院会在本月批准创业板的IPO办法,全国两会前(3月初)正式公布,之后还将有系列配套规则出台,这个时间大概需要两个多月,到5月份创业板应该可以正式推出。”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不愿公开姓名的人士分析。与征求意见稿比较,广为讨论的企业上市标准,未作修改。

  “现在中小板IPO未放行,而且排队预期时间很长,公司正在和投行研究是不是考虑上创业板。”一家原本拟上中小板的中关村企业老总对本报记者说。

  上市标准保持不变

  对于市场最为关注的核心及征求意见过程中争论的焦点——企业的上市门槛,《管理暂行办法》并未进行修改。

  《管理暂行办法》延续了征求意见稿中设定的两套定量标准:第一套指标要求发行人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第二套要求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0%。

  “去年虽然经济形势不好,我们公司仍保持着增长,达到中小板的要求都没问题。全国应该有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都能达到这个要求。”前述中关村一家企业的老总对本报记者说。

  前述接近管理层人士则认为,维持一个相对较严的门槛,可以使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具有相对固定的盈利模式,有利于控制风险。两套标准是为了适应不同类型创业企业的要求。

  “原来有个经验估计,中小企业板以传统行业的上市资源为主,基本特点是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大体在20%左右。创业板一般是高成长性企业,(这个要求)就提高到30%。”一位参与《管理暂行办法》制订的人士说。

  征求意见阶段,曾有政府部门提出对国家鼓励发展的软件开发、技术服务等行业中的企业,适当放宽净资产下限条件。

  设立投资者准入制度

  同时,为控制风险,本次上报的《管理暂行办法》“总则”中明确地增加了一条——“创业板市场应当建立与投资者风险承担能力相适应的投资者准入制度,向投资者充分提示投资风险”。

  虽然原则已定,但合格投资者如何具体界定,监管部门还需出台更明确的操作指引。

  从目前已有的制度看,主板和中小板已经开始推行合格投资者制度,如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台过《个人投资者行为指引》,以培育成熟、合格的个人投资者。

  为防控风险,对创业板投资者的准入“门槛”也会有其他具体要求,比如交易所将颁布的交易细则中,可能会规定交易规模的限制。如现在三板市场采用的是“3万股为1手、每次交易最低1手”,也就是说,如果1只股票价格为1元/股,则投资者买一手就需3万元,因此这一要求设置的是资金门槛。 (综合)

  约50家企业静候创业板

  新快报讯 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秘书长王守仁日前表示,创业板首批上市企业估计在50家左右。深圳证交所副总经理陈鸿桥则表示,目前报到证监会和各地证监局的拟上市企业有510家,其中三分之一的企业从创投机构获得了平均8000万元的股权投资。

  创业投资行业对于创业板抱着极大的企盼。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董事长靳海涛说,去年下半年以来,IPO“境外发不了,境内不让发”,创新投去年只完成5个IPO项目,即使如此在业内也是屈指可数。但靳海涛同时表示,今年上半年有望看到创业板的推出,创业投资将得到新的退出渠道。

  王守仁表示,深圳本地就有上百家拟上市企业,且以中小企业为主。“深圳的中小企业更‘抗跌’。”深圳市科技局副局长刘锦昨天说,由于具备相对较高的自主创新和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深圳的中小企业受金融风暴的负面影响小于预期。

    相关专题:

    聚焦创业板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