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滚雪球:巴菲特式的趣味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4日 02:53  第一财经日报

  蒋飞

  曾任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的艾利斯·施罗德花费了整整5年时间完成了沃伦·巴菲特的授权传记《滚雪球》。这是一本关于投资的书,相信至少是在中国,会有众多的专业投资经理和个人投资者将其奉作圣经。但它可能更多的是关于巴菲特完整的人生,在书中这位传奇式的老人走下神坛,坦诚地向世人展示了他的全部。

  作者在书后的致谢中,首先诚挚地向巴菲特本人表示谢意——5年中,巴菲特花费了大量时间接受施罗德采访,并且放手让她接触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以及商业伙伴。巴菲特与身边的人之间保持通信的习惯,也为作者提供了翔实的材料。更可贵的是,除此以外巴菲特从来不过问传记的写作,这种信任和勇气,让施罗德由衷敬佩。

  所以书中的这位顽皮的男孩,这个对商业有着异常禀赋的高中生,那个迷恋漫画女主角的少年,还有时刻少不了红颜知己的男人,定然是最真实的巴菲特。我们对巴菲特那些投资法则早已耳熟能详,因为它们无数次被人们引用和讨论;但是这些万花筒式的花边新闻却让人耳目一新。如果若干年后有位剧作家要把这本传记改编成电影,那么书中俯拾皆是的有趣桥段会让他目不暇接。

  巴菲特广泛的社交,也让我们得以通过他的传记窥见形形色色的各国社会名流们的趣闻轶事,包括索尼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盛田昭夫,以及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等。以上两位都是被巴菲特一眼看作性情相投的人。巴菲特与盖茨之间更是建立了如同父子的特殊关系。盖茨如是说:“我与沃伦在一起,他就是大人,我就是孩子。”久而久之,两个人都开始适应彼此的新角色。

  巴菲特的成功要诀,用芒格的话来说,就是因为他是“一部学习的机器”。而巴菲特与盖茨在一起的时候,并不是向盖茨学习如何编写软件,盖茨也不需要理解金融市场里面晦涩难懂的术语。但是两个人的性格里面有太多的相似的东西,拉近了两人的距离。巴菲特教盖茨如何投资,并努力把盖茨培养成自己董事会智囊团的一分子。这种特殊的父子关系,恐怕是对于美国式成功故事的最有意思的注脚。

  施罗德同样也在书中详细记叙了巴菲特人生的低潮时刻,其中包括上世纪90年代他错过网络投资热潮,并且患重病住院的阶段。我们看到,巴菲特并不是神,他的专长在于搞懂糖果生产商,而不是去钻研网络新经济的盈利模式。人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即使是巴菲特,偶尔也会有昏招。

  如果是一心想找诸如“巴菲特的若干条忠告”,或者“巴菲特的若干要诀”之类语录式的投资法则,《滚雪球》或许不值得一读,因为它太过絮叨和琐碎,并且不像畅销书那样用框体和大字体的旁批时刻加以总结。但若是希望与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们一样分享巴菲特的睿智,并且体味巴菲特式人生的趣味,那么花点时间细读《滚雪球》应当是很好的选择。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