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花荣:在股灾中发财(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1日 11:18  赢周刊

  控制资金量超过公募

  大家最关心的还是花荣到底从股市赚了多少钱?

  他1991年进入股市,纵横16年不倒,至今仍活跃在一线,对花荣的财富,市场上流传着两个版本,一说是4亿,另一说是27亿。

  6年来到底从股市赚了多少钱?对此花荣始终不作正面回答,只是说“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多,但是已经没有生存的担心,在财务上已经自由了”。

  最终,花荣给出了两个可供参考的信息:一是2000年他离开券商单干时手上有200多万元;二是这一轮牛市北京的私募基金和职业机构中的最差表现者,也获得了七八倍的收益。

  由此可以看出,即便是顶尖操盘手,给人打工的收入也是微薄的。而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被称作北京私募军师代言人的花荣,在此轮牛市中的收益率,应该远远不止七八倍。

  对市场上关于他控制了一个规模巨大的私募基金的传言,花荣说:“我现在操作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私募基金,应该说是职业机构。大家成立项目公司,然后出资。大家都是老板,不过具体操作我说了算。”

  花荣介绍,现在参与他的项目的人来自各行各业的都有,如山西的煤矿主、房地产商、台湾老板、文体明星甚至是国有企业。他并未透露合伙人的具体资料,只是表示这些人大多是主动找到他的,其中不乏名人。

  对外界最关心的资金规模,花荣也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回答, 仅是透露:规模比一般的公募基金大些。

  除了关心股市,花荣的另一个爱好是书写财经小说。

  花荣的创作生涯从熊市开始,大牛市到来之际,花荣却没有停笔,又推出财经小说《操盘手》,因为里面涉及到大量中国证券市场上曾经出现的人和事,被外界普遍看作是一部自传体小说。

  可他谦虚地说现在提起笔就头疼,辛苦写一年就赚个十多万。花荣笑着补充:“可能是我文笔太差吧。”

  花荣说:他在证券市场打拼多年,一直想写一本类似交易史的书,碰巧有个朋友在2002年想拍一部关于股市的电视剧,后来电视剧没拍成,书倒是写出来了。花荣承认,《操盘手》的主人公乔峰确实有他的影子,比如他跟乔峰一样,参加了国内最早的一批“红马甲”培训班。

  除了写书,花荣的闲暇时间大多用来到处玩。全国的城市他去过200多个,国外也去过不少地方。他同北京很多私募基金和职业机构的操盘手一样,希望玩各种新鲜刺激的东西。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