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定价与增长较量中寻觅成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31日 17:16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兴业证券研究所

  一、A股历史上的成长股

  为了寻找未来三年净利润持续高增长的股票,在熊市中以成长抵御估值下跌的风险,我们从A股市场历史上的高成长股入手,试图寻找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得出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结论。

  结论一:A股市场真是一个成长型公司的宝库

  从1993年到2007年短短15年间,多达600家公司达到“连续三年净利润增长超过30%”这一标准(也就是三年净利润规模翻了一倍多)。这意味着在上市满三年的1320家A股上市公司中,几乎每两家中就有一家曾经经历过这样爆发式的成长。这也给了我们继续下一步工作的信心:在中国这样一个GDP年增长率超10%的国家,寻找成长型公司似乎并不是什么难事。

  结论二:那些曾经辉煌的公司大多数都是时势造就的“英雄”

  A股市场10多年来“真正的成长股”并不多,也就是能够成功超越经济周期成长、壮大的公司并不多。不少曾经的高成长股,现在已经沦为绩差股。首先,按年度看,“连续三年净利润增速超30%”的公司家数和经济周期有明显关系。在1998-2000年经济增长处于低谷时期,高增长公司家数明显下降;而在2001年经济复苏以及2004-2007年经济高速增长年份,连续高增长的公司家数明显上升,特别是2007年达到135家之多。其次,为了剔除经济周期的影响,我们将增长率要求降低至20%,并把持续增长的年数要求拉长至9年(正好跨越从2000年开始的经济上升周期),满足要求的公司数量从420家陡然降低至1家,只有烟台万华实现了10年中每年增长率都超过20%的神话。这是一个令人遗憾的发现,但也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我们可以从经济周期角度出发,寻找孕育未来连续高增长公司的行业。

  二、孕育高增长公司的行业与经济周期

  1、一个例外:化工行业

  不管经济周期处于上升或者下降阶段,通缩或者通胀时期,化工行业总是出现在我们的连续高增长榜单中。子行业众多、发展周期各异,使得化工行业成为黑马的摇篮。

  2、1994-1996年,房地产(高新技术开发区类)

  1994-1996年,满足“连续三年净利润增长率超过30%”标准的36家A股公司中有4家是房地产公司,但不是住宅地产,而是张江高科等高新技术开发区。这与当时的经济环境有密切联系。从1991年开始,对外开放政策越来越明确,包括“三免两减半”等对外资优惠政策推出,1994年汇率一次性贬值30%,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1992、1993年FDI成倍增长,这种趋势一致延续到1996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与此相应的是开发区的大量建设,1991年开发区有117个,1993年达8700多个,即使在1993年5月份限制盲目建设开发区之后,开发区依然保持了蓬勃的发展势头。

  3、1995-1997年,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消费类行业以及交通运输行业

  1995-1997年,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消费类行业以及交通运输行业是高增长公司集中的地方。食品饮料行业的公司如伊利股份沱牌曲酒,交通运输行业则主要是强生控股巴士股份等出租车公司。这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内需消费快速升级不无关系。以医药行业为例,90年代是医药消费快速增长时期,城镇家庭人均消费保健支出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率,诸如三九医药等企业快速壮大。2002年以后随着GMP认证的强制执行、最高零售指导价的出台,医药行业进入严冬,企业增长也受到影响。

  4、1996-1998年,信息设备、信息服务、电子元器件等技术型行业及机械设备

  1996-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速下降,大部分行业表现不佳,信息设备、信息服务、电子元器件等技术型行业异军突起。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世界科技浪潮中,同方、长城这样的本土电脑制造商开始了自创品牌之途,以东软为代表的信息服务行业都高速发展。另外值得注意的行业是机械设备,主要是生产汽车配套设备以及特变电工等电力设备生产商,受益于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和政府对电力行业的投资。

  5、1997-2001年,房地产(住宅地产)

  1997-2001年,除了上面提到的电力设备、医药、信息设备、信息服务、交运设备,房地产行业再度出现在榜单上,这一次是以万科和北京城建为代表的住宅地产。一个根本的变化在于政策转变。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全面紧缩,政府开始对房地产业松闸,其中最重要的是允许按揭贷款以及停止福利分房。从此,房地产行业迈上长达10年的景气周期。

  6、2001年至今,房地产、工业品、原材料、消费、金融顺次启动

  2001年以后高增长企业的行业变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就更加明朗了。大规模的房地产建设拉动机械设备和IT行业发展,继而拉动上游建筑建材、有色金属、采掘等基础工业和原材料发展,商业贸易等周期性消费行业也开始获得高速增长机会,企业和个人对资金需求上升又推动了金融行业的繁荣。

  三、寻找成长股的线索

  在第一步得出目前A股市场高增长公司更多的依赖于经济周期和行业特性之后,第二步我们便从行业角度出发来寻找高增长公司的线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