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CBS > 正文
 

宝洁公司以570亿美元换股收购吉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8日 23:16 新浪财经

  【MarketWatch旧金山1月28日讯】周五上午,宝洁公司宣布,该公司将以约570亿美元的价格换股收购吉列公司(Gillette Co.),两家公司合并後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产品生产商,旗下拥有从Pampers到Duracell电池等21个知名品牌,其年销售额将在10亿美元以上。

  宝洁公司(PG)将以每0.975股宝洁的股票交换每股吉列公司(Gillette)(G)的股票,根
据上述收购条款,宝洁收购吉列的价格为每股53.94美元,收购溢价比约为18%。

  周五盘前,吉列公司股价飚升11.6%,至51.00美元。宝洁公司股价下跌3.9%,至53.40美元。

  波克夏-哈萨威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Inc.)的董事长兼执行长华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为吉列公司最大的股东。巴菲特表示,“此次并购将创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产品公司。这简直是天作之合。为了进一步验证此次并购的价值,我们将在进一步购入吉列公司股票,这样到交易完成之後,我们将持有1亿股宝洁公司的股票。”

  波克夏-哈萨威(BRKA) (BRKB)目前持有约9600万股吉列公司的股票,换算为宝洁公司的股票为9360万股,占其股份的3.7%左右。

  周五,宝洁公司的董事长、总裁兼执行长拉弗雷(A.G. Lafley)向分析人士表示,吉列公司在业务创新方面的卓越能力是促使该公司实施上述收购的主要原因。

  拉弗雷认为,“创新是消费产品行业的推动力。吉列公司的业务和我们业务领域中,之所以三分之二的品牌位居行业领先地位,这主要是归功於它们在创新方面的优异表现。”

  舆此同时,CIBC世界市场的交易商向客户指出,宝洁公司透过此次收购获得了消费产品领域皇冠上的“钻石”。

  去年秋季,吉列公司股价还仅有约40美元。在过去两年中,宝洁公司股价则攀升了32%,这也令该公司拥有了强劲的收购能力。

  去年宝洁公司拥有11万雇员和将近520亿美元销售额,101年历史的吉列公司则拥有3万5000名雇员和92亿5000万美元销售额。

  吉列公司董事长兼执行长詹姆斯-济茨(James Kilts)将加入宝洁公司董事会,并成为主管吉列业务的副董事长。

  宝洁公司的董事长、总裁兼执行长拉弗雷(A.G. Lafley)在声明中表示,“此次并购将合并两家顶尖的消费产品生产商,而目前两家公司的业务都呈强势成长态势,也就是说合并的时机恰到好处。”

  拉弗雷(A.G. Lafley)认为,“吉列公司和宝洁公司都拥有类似的企业文化及互补的核心竞争力,在品牌、创新、产品类别和行销能力方面都具有非常理想的合作空间。”

  为缩减此次并购的稀释效应,宝洁公司宣布,该公司计画在未来12至18个月中回购总额在180亿美元至220亿美元之间的股票。

  吉列公司和宝洁公司则计画将其14万的雇员人数削减约4%。两家公司预计,它们的吉列公司的总部波士顿仍将保留主要的办公机构。

  波士顿市长托马斯-M-门尼诺(Thomas M. Menino)表示,波士顿正在对宝洁和吉列合并案进行评估,但目前还无法发表任何评论。

  宝洁公司长期以来都看好吉列公司的业务,认为其剔须刀业务是其宝洁公司消费产品业务的自然延伸。宝洁公司执行长拉弗雷(A.G. Lafley)的前任杜克-贾格尔(Durk Jager)就在五年前对吉列公司进行了秘密的恶意收购,但其收购企图却被吉列公司挫败。

  信用评级方面,周五标准普尔评级机构将宝洁公司和吉列公司的信用评级列入其评估名单,两家公司的信用评级都可能被下调一个级别。

  拉弗雷(A.G. Lafley)向分析人士表示,“本周初,我们舆标准普尔和穆迪公司进行了会谈,他们事先已获知了上述消息。在未来几周中,我们将舆他们举行更加深入的会谈,以便向他们公开有关此次交易的更多细节。”

  此次并购进行之时,正值众多消费产品生产商为市场份额展开激烈竞争之时,它们在行销、广告和研发方面都投入了越来越多的资金。

  舆此同时,商品的价格却在攀升,而消费者方面却难以接受产品价格的提升。关键的解决方案是透过企业并购刺激产品出货量成长,从而提升企业盈馀水平。

  吉列公司拥有对抗恶意收购企图的悠久历史,在1986年至1989年之间该公司挫败了多次恶意收购。当时的收购商是Ronald Perelman和Coniston Partners。吉列公司的首位女性董事会成员利塔-里查多-坎贝尔(Rita Ricardo-Campbell)在1997年出版的书籍中描述了吉列公司在上述时期对抗恶意收购的历程,其书名就是《对抗恶意收购:吉列公司案例(Resisting Hostile Takeovers: The Case of Gillette)》。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