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票 > 个股点评 / 内容





解剖“粤海发展事件”(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2月22日 08:58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1998年无论市场表现还是业绩表现,ST粤海发都上演了丑小鸭变天鹅的神话,然而到现在,我们不得不重新审 视,这类重组神话何以如此脆弱,经不起时间考验,也经不起事实的考验。

  ST粤海发的重组是典型的“输血”式重组。ST粤海发股本规模、资产规模都很小,“输血”很容易在业绩上“见 效”。重组最大的两个动作,一是收购造船公司,一是资产置换,从其中的种种安排可以看出,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业绩的确 费了不少心思。遗憾的是,这些安排并没能使ST粤海发一劳永逸,ST粤海发业绩回落的速度跟它“升空”的速度一样快, 而虚构利润曝光,更将那段短暂的辉煌也来了个彻底否定。

  纵观近年来上市公司重组案例,业绩提升大多靠大股东注入资产,甚至在市场看来,这已是理所当然的选择。然而越 来越多重组“触礁”的事实,表明这样的重组的确隐患重重。

  首先,着眼于短期内业绩“突变”的重组,极有可能隐藏不规范因素。评估高估、烂资产卖高价的现象在重组中并不 少见,像ST粤海发这样,大股东根本连产权和债权都没拿到,基本的法律程序都不具备,就拿“空壳”来跟上市公司进行置 换,无非是为了“端”出一份漂亮的报表。

  而关联交易缺乏约束,更为重组中的造假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此次证监会送达公告中的处罚对象--丁迅,即ST 粤海发重组的灵魂人物,当时既是上市公司董事长,又是深圳粤海集团的总经理,左手将海峰电子空壳股权送过来,右手又将 其接过去,其间隐藏的问题,显然缺乏有力的监控。1999年丁迅去职,虚假置换的问题才曝光。

  如果重组演变成了这样一种游戏--大股东以虚虚实实的手段来热闹一番,一旦真相大白,结果上市公司两手空空, 这样的重组,无疑对公司和投资者都是一种伤害。

  其次,上市公司从重组一开始就完全依赖大股东,这也决定了他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大股东的实力和支持对 上市公司的业绩有决定性的作用。

  深圳粤海投资入主ST粤海发时,粤海集团的雄厚背景,曾给人颇多想象,时任董事长的丁迅曾发出豪言,欲将“粤 海发展打造成集团在国内资本市场上的旗舰”。然而随着粤海企业集团债务危机爆发,集团进入漫漫无期的重组和剧烈的人事 变动,在此惊涛骇浪中,ST粤海发不过是一叶扁舟,无助地随波逐流。可以说ST粤海发重组陷入僵局,与粤海集团的变故 不无关系。

  而当初ST粤海发在大股东帮助下收购造船公司时,预计其1998年纯利不低于2000万元,结果当年实际利润 还不到这个数的一半,当初前景看好的泰园物业,据介绍在1999年5月后基本上已停止销售。眼下,ST粤海发的报表似 乎已没了重心。

  但问题并不止于此。即使粤海集团未陷入危机、ST粤海发的业绩今天仍过得去,我们仍然要发出这样的疑问,报表 重组是福是祸,没有真正的企业重建,ST粤海发的明天又会怎样?关键并不是大股东怎样怎样,而是靠输血救得了一时,救 不了一世,一旦注入的资产产生了问题,得了软骨病的上市公司,照样会陷入困境。

  天上不会掉“馅饼”。上市公司在重组中还须慎之又慎,加强规范运作,目光更应放长远。

  (本报记者郎朗)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票 > 个股点评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